原创 兩個心理學概念

最近在看心理學方面的書,重溫了兩個很有意思的概念,“習得性無助”和“自證預言”,想要展開說說。1,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是一個放棄的反應,是源自“無論你怎麼努力都於事無補”的想法的行爲,它出自馬丁•塞利格曼著名的心理學實驗。之前無論做什麼

原创 以美食之名

我從來都不是一個對“喫”很感興趣的人,但現在對美食的興趣好像越來越大了。由於天性和成長環境的原因,我從小就對“喫”沒有太多的興趣。份量充足、營養豐富就是我對食物的全部要求,只要能喫飽我就覺得不錯了,至於喫的什麼,口味好不好根本就無暇顧及,也

原创 生命周曆

前幾天買了一張“生命周曆”,費了不少功夫才最終在全網只找到一家。開始還覺得價格有點小貴,還在猶豫要不要買,可當我真正觸摸到實物之後,立馬覺得這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它的樣子類似一張表格,橫行有8、90行,代表年齡,豎列是52列,代表52個星期,

原创 像機器一樣決策

前兩天我發了一條微博,大意是:腦子裏無端冒出了一本書的名字,《像機器一樣決策》,還以爲是以前在哪裏看到過的,於是連忙去搜索,搜完之後才發現,其實根本就沒有這樣一本書,書名完全是我的原創,於是我感到了陣陣失落以及些許疑惑,這麼有意思的話題,怎

原创 也想“躺平”,但我不配!

最近“躺平”這個詞挺火的,據說出自一篇網文《躺平即是正義》,看它被炒到那麼高的熱度,我也忍不住想來湊湊熱鬧,也想說幾句。文章大肆宣揚躺平的好處,說“只有躺平,人才是萬物的尺度”,聽起來相當過癮。是啊,比起沒日沒夜的996加班,比起爲了車子、

原创 虛無主義者

我發現自己正在無可遏制地變成一個“虛無主義者”,甚至或許已經是了。印象中最早聽到關於這個詞的詳細說法是在早年間流傳網絡的“老羅語錄”裏,當時他在某一個段落裏講到過“極端的理想主義者跟虛無主義只有一步之遙”的觀點。講述過程中他對最終成了虛無主

原创 重讀希臘神話

最近心血來潮,重新把希臘神話故事又找出來讀了一遍,還是很好看。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對希臘神話產生了興趣,然後就一直綿延至今。還記得大學時候,有一次從圖書館借了一本老舊的《荷馬史詩》,後來就如飢似渴地看,直到晚上宿舍熄燈了也不願放下。藉着

原创 讀《欲罷不能:刷屏時代如何擺脫行爲上癮》有感

最近讀完了《欲罷不能:刷屏時代如何擺脫行爲上癮》。當初一看這題目就決定一定要看看,結果還是隔了很久才把它讀完,看來這閱讀上的拖延症也是積習難改了。看完之後挺有感觸,因爲在知道這本書之前我就發現自己的生活很大程度上被“屏幕”給控制了——準確來

原创 重看《阿凡達》

前幾天去看了正在重映的電影《阿凡達》,雖然劇情已經相當熟悉,卻還是覺得很精彩。至今仍然記得當年上映時的火爆,雖然我沒去影院湊熱鬧,不過後來還是在網上看了兩遍,這次算是補上了當年欠下的電影票。事實上我已經很久沒進過電影院了,我甚至想不起上一次

原创 第10次搬家

上週末我又搬了一次家,從大學畢業離開學校算起,這是我這些年以來的第10次搬家。關於搬家、關於房子,還是有些想說的話。光看數字的話,10次還真的挺多的,我想很多人也許一輩子都沒搬過這麼多次家。大致算了一下,平均每一年半換一次住處,的確算得上“

原创 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

“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曾經困擾了我許多年。畢業以後我幹過各種各樣的工作,數量多到兩隻手都數不過來的地步,常常是一份工作幹了幾個月之後就覺得沒意思,於是就想着重新換一份。那時仗着年輕,根本不會考慮其他因素,反正是自

原创 三刷《徒手攀巖》

週末三刷了奧斯卡獲獎紀錄片《徒手攀巖》,看完之後,依舊震撼。 故事的主人公Alex,從小熱愛攀巖,在經過長達8年的準備之後,於2017年6月3日無輔助徒手攀上美國優山美地國家公園3000多英尺(約975米)高的酋長巖(El Capitan)

原创 如果時間可以買賣

《奇葩說》最新一期的辯題是:如果時間可以自由買賣,你支持嗎?很有意思的辯題,以至於我覺得值得專門爲此寫一篇文章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那麼,我的觀點是:支持。原因也不算新奇,我試着說明。首先,我認爲一件事情可不可以做大致上需要滿足三個條件:成年

原创 三刷《人生七年》

幾天前無意中刷到一條消息,大名鼎鼎的紀錄片《人生七年》的導演邁克爾·艾普特去世了,後來又瞭解到這片子竟然又出了最新的一集,於是,我第三遍看完了整個系列,再次產生了許多想法。這部紀錄片最早是從1964年開始拍攝的,當時導演爲了驗證“出生階層到

原创 新年伊始,再次出發

剛剛看了一下去年發佈的最後一篇文章,是在2020年5月2日,時隔8個月之後,我終於又回到了“簡書”,感慨。按照去年的寫作計劃,我原本應該寫52篇文章(每週一篇),剛剛數了數,一共才寫了15篇,連1/3的目標都沒有達成,這很像是我生命中諸多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