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研究類碩士學位論文寫作思路

理論研究類學位論文是學術色彩比較濃的論文,是在某一學術問題或理論上具有新的科研成果或創新性的見解而形成的學術專業性較強的論文,或是對某種已知的理論在實際應用或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的總結而形成的研究論文。理論研究類學位論文其實是學術論文的類型之一。它的最重要的特點就是獨創性,也就是說在你所研究的題目範圍內,前人沒有研究過,或者雖然接觸過,但你在他人的基礎上,進一步加以研究,提出了新的看法,論據確鑿,言之成理。
一、總體思路
客觀地講,理論研究類的學位論文對作者的理論基礎功底要求較高,並且對創新性要求很強,所以要寫成一篇成功的理論研究類論文,相比較其他類型的文章而言,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但也正因爲它有難度,才獲得了喜歡挑戰的學員們的偏愛。所以,理論研究類學位論文在學員中也有一定的市場。
從總體上講,做出一篇理論研究類學位論文需要較長時間的持續投入。一個可供參考的基本思路是:學員首先應根據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知識積累,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問題,在導師的指導下,可以閱讀與此問題相關的文獻,最好是研究前沿的文獻,並據此確定選題。此後,作者可以沿着選題的方向,擬定研究提綱,閱讀中外有關的研究文獻資料,對之進行評述,然後建立自己的模型或觀點,形成初步的論文結構,在理論基礎上,再運用規範分析方法和實證分析方法對模型或觀點進行論證,得出自己有創新性的結論,並整理成文。
二、選題
選題的原則和技巧請參照《專題研究類學位論文寫作思路》中的相應介紹。
應進一步指出的是,理論研究類學位論文應尤其注意選題的。在理論研究中,大的題目很容易陷入膚淺、沒有價值的困境。就是要研究某些重要問題的某一個小的側面,一篇學位論文能夠比較徹底地解決一個小問題,就可以被認爲是一篇非常成功的理論研究論文。所謂,則是希望學員們最好研究學術前沿問題。這是因爲,一是前人研究較少,需要蒐集和佔有的資料不需要很多,容易把資料蒐集齊全;二是容易出新成果、得出新的結論、提出新的理論,可能會成爲一家之言,或開闢一個新的研究領域。
三、論文的基本內容構成
對一篇規範的理論研究類學位論文而言,內容構成因研究問題的不同而不同,碩士學位論文,但一些基本的或主要的部分應包括如下一些內容(當然,此處不代表正式行文的順序,某些部分可以展開,某些部分也可調整):
(一)導言
在理論研究類論文中,導言其實是一篇文章精華的濃縮。對於作者來說,導言是陳述自己觀點的喉舌,而對於讀者或論文評閱人來說,導言是他們瞭解一篇論文的窗口。一般來講,導言應當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
問題的提出
一篇好的論文必須是善於提出好問題的論文,這是論文創作的第一步。作者應當在論文開頭就開門見山地用儘可能簡潔的語言陳述自己所發現或提出的問題,並闡明該問題的理論意義或現實應用價值。如果這不是一個新問題,那麼作者應進一步闡述自己重新研究該問題的原因:是前人沒有很好地解決,還是作者發現了一種新思路或解決方法。
2.
論文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這一點對一篇理論研究類論文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論文的是否具有原創性其實主要就體現在其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是否有創造性上。所以,作者應在這一部分闡明解決自己發現的問題的新思路(基本思路)、新方法、新的框架或新的模型,以及他們的價值所在。
3.
文章的結構安排
在導言的最後,應簡要地介紹一下論文的結構安排,包括除導言之外的各章節及其主要內容,這些內容介紹大都可用一兩句話簡要概括。
(二)文獻回顧和評論/文獻綜述
任何一篇理論研究類論文的產生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之上的,對前人的文獻進行比較系統的回顧及評論,不僅是對前人貢獻的一種尊重,其實也是一種檢驗自己研究成果的創新程度的方法。對前人相關文獻進行檢索與回顧,主要是要搞清楚前人已經做了哪些研究?進展到何處?提出了哪些理論觀點?有哪些觀點與實踐相比是不合理的?有哪些觀點是需要進一步研究與實踐檢驗的?有哪些問題還沒有解決?要對前人的研究進行恰如其分的評價,指出他們沒有做過的相關研究,以及你所做的創新。
對文獻進行綜述或評價的過程,其實就是你充分佔有、消化材料過程,這對文章的質量是有重要幫助的。
(三)論文的研究框架或基本模型
基本框架或基本模型是用來論證作者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框架或模型的選擇和研究技巧將直接決定了作者對這一問題的論證過程的可信性,以及據此框架或模型得出的基本結論的價值和普遍性。在選擇了研究框架或基本模型後,作者需要在本部分對它們做出必要的理論描述,並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研究假設、研究步驟,以及某些必要的限制條件等。
(四)模型擴展或實證分析
對一篇純理論研究類的論文而言,這一部分的任務就是對上述基本模型的主要假設或理論結果作進一步的擴展,或對基本模型的各個子問題逐個進行論證。後一個任務無須多講,而前一個問題則有一些基本技巧:一是把基本模型的某個或某些假設(限制條件)放鬆,再得出模型修正後的基本結論;二是把基本模型本身擴展,如把離散型的模型擴展爲連續型的模型、把靜態模型擴展爲動態模型等。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使基本模型的結論具有更廣的適用範圍,或使文章更有可讀性。
實證分析現在也逐漸地滲透到了工商管理和微觀經濟學領域的論文研究過程中。具體而言,實證分析包括兩種類型:一是比較詳細的案例分析;二是對樣本數據的計量分析。後者是標準意義上的實證分析模式(參見附件-1)。實證分析的結果可以使論文的結論具有更大的現實應用價值。
(五)討論和結論
這一部分的目的是對論文研究過程中發現的一些創新觀點進行總結,經過比較與討論後形成論文的主要結論。一般而言,這部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用簡練的語言對論文得到結論及其意義做一個歸納總結;二是對論文未能解決的問題、模型或研究框架的侷限性以及進一步的研究方向做出說明。這種開放性的研究態度對學科繁榮和後來者的後續研究是必需的,也是作者本人學術態度和價值觀的直接映射。
四、附錄
附錄裏的兩個附件是理論研究類學位論文的兩個範本之研究框架,並不作爲科學的寫作大綱或嚴格的標準,僅供參考。
附件-1:《跨區域經營戰略背景下的領導風格與績效關係研究》(目錄樣式)
附件-2:《基於信息不對稱的營銷理論研究》(目錄樣式)

附件-1
跨區域經營戰略背景下的領導風格與績效關係研究
(目錄樣式)

導言:研究背景及問題的提出 1
第一章  文獻回顧 3
第一節 領導風格 3
第二節 跨區域經營戰略 10
第三節 組織承諾 19
第四節 績效 22
第五節 綜合評價 26
第二章  研究框架 27
第一節 研究目的與總體構思 27
第二節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29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步驟 33
第三章  數據說明 34
第一節 數據的獲得 34
第二節 問卷及統計方法說明 35
第三節 計量分析結果 36
第四章  討論與結論 60
第一節 研究結果討論 60
第二節 主要結論 64
附錄 69
參考文獻 73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表的科研成果目錄 75
後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