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項目合同管理、信息(文檔)和配置管理

第十四章 採購管理

1、採購管理包括哪些過程?(記)

1) 編制採購計劃

2) 合同計劃編制

3) 詢價、供方選擇

4) 合同管理

5) 合同收尾

2、編制採購計劃過程的成果是什麼?

1) 採購管理計劃。

2) 採購工作說明書,每個採購工作說明書都來自與項目範圍基準。

3、判斷:每個採購工作說明書都來自於項目範圍基準。

對的。
4、結合P388頁表14-1,工作說明書應該清楚地描述哪些內容?

1) 清楚描述工作的具體地點

2) 完成的預定限期

3) 具體的可交付成果

4) 付款方式和限期

5) 相關質量技術指標

6) 驗收標準等內容

5、編制採購計劃過程的技術、方法有哪些?

1) “自制/外購”分析

2) 專家判斷

3) 合同類型:固定總價格合同、成本補償合同、工時和材料合同

6、工作說明書與範圍說明書的區別?(記)

工作說明書:對項目所要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的敘述性的描述。

範圍說明書:則是通過明確項目應該完成的工作而確定了項目的範圍。
7、常見的詢價文件有哪些?

1) 方案邀請書:徵求潛在供應商建議的文件。

2) 報價邀請書:徵求潛在供應商報價的文件。

3) 詢價計劃編制過程常用到的其他文件:徵求供應商意見書(RFI)、投標邀請書(IFB)、招標通知、洽談邀請以及承包商初始建議徵求書。

8、詢價的方法和技術有哪些?

1) 投標人會議。

2) 刊登廣告。

3) 制定合格賣方清單。

9、請描述我講的招標文件、資格預審文件出售日期及常用的一些日期。(根據錄屏總結)

從招標文件開始發售之日起至投標之日截止,最短不得少於20日;

甲方需要對招標文件進行修改的,至少需要提前15日;

乙方需要對招標文件進行修改的,至少需要提前7日;

招標文件至少需要買5日;

確定中標人後,30日內一定要簽訂合同;

資格預審文件至少需要買5日,從資格預審文件停止出售之日起到資格預審文件截止之日5日。

資格預審文件需要修改的甲方提前3天,乙方提前2天。

10、政府採購法規定了哪六種採購方式?每種的前提條件是什麼?

1) 公開招標公開招標是政府採購的主要採購方式。

2) 邀請招標:一是具有特殊性,換句話說採購貨物或者服務只能向有限範圍的供應商採購的;二是採取公開招標方式的費用佔政府採購項目總價值的比例過大的。

3) 競爭性談判採用競爭性談判方式進行政府採購應當具備以下四項條件之一:

採用招標的方式後沒有供應商投標或者沒有合格標的或者重新招標未能成立的;

技術複雜或者性質特殊,不能確定詳細規格或者具體要求的;

採用招標所需時間不能滿足用戶緊急需要的;

不能事先計算出價格總額的。

4) 單一來源採購;採用單一來源採購應當具備下列情形之一:

只能從唯一供應商處採購的;

發生了不可預見的緊急情況不能從其他供應商處採購的;

必須保證原有采購項目一致性或者服務配套的要求,需要繼續從原供應商處添購,且添購資金總額不超過原合同採購金額百分之十的。

5) 詢價適用採購的貨物規格、標準統一、現貨貨源充足且價格變化幅度小的政府採購項目。

6) 國務院政府採購監督管理部門認定的其他採購方式。

11、供方選擇的工具和技術有哪些?

1) 加權系統

2) 獨立估算

3) 篩選系統

4) 合同談判

12、採購審計的目標是什麼?

找出本次採購的成功和失敗之處,以供項目執行組織內的其他項目借鑑。

 

第十五章 信息管理和配置管理

1、《計算機軟件產品開發文件編制指南》中,文檔從重要性和質量要求方面可分爲什麼文檔?

非正式文檔和正式文檔
2、《計算機軟件產品開發文件編制指南》中,文檔從項目週期角度可分爲什麼文檔?更細緻一點,可以分爲哪14類文檔?

從項目週期角度可分爲開發文檔、產品文檔、管理文檔;更細緻一點還可以分爲14類文檔文件,具體有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開發計劃、軟件需求說明書、數據要求說明書、概要設計說明書、詳細設計說明書、數據庫設計說明書、用戶手冊、操作手冊、模塊開發、卷宗、測試計劃、測試分析報告、開發進度月報和項目開發總結報告。
3、根據圖15-1圖表編號規則,第1位、第2位、第3/4位、第5/6位,分別代表什麼含義?

第一位,生命週期法各階段

第二位,各階段的文檔

第三、四位,文檔內容

第五、六位,流水碼
4、軟件配置管理包括哪四個主要活動?(記)

1) 配置識別

2) 變更控制

3) 狀態報告

4) 配置審計

5、配置管理活動和流程主要包括哪些內容?(記)

1) 制定配置管理計劃

2) 配置識別與建立基線

3) 建立配置管理系統

4) 版本管理

5) 配置狀態報告

6) 配置審計

6、配置管理計劃的主要內容包括哪些?

1) 配置管理軟硬件資源

2) 配額制項計劃

3) 基線計劃

4) 交付計劃

5) 備份計劃

6) 配置審計和評審

7) 變更管理

7、所有配置項的操作權限應由誰嚴格管理?基本原則是什麼?

所有配置項的操作權限應右CMO(配置管理員)嚴格管理,基本原則是:基線配置項想軟件開發人員開放讀取的權限;非基線配置項向PMCCB及相關人員開放。
8、配置管理過程構造小組包括哪些成員?

1) 小組負責人

2) 技術支持專家

3) 配置管理技術專家

4) 配置管理系統用戶代表

9、配置庫有哪四種類型,分別存什麼?(記)

1) 動態庫:存正在開發的配置實體。

2) 受控庫:存當前基線和控制對基線的變更。

3) 靜態庫:用於存檔各種廣泛使用的已發佈的基線。

4) 備份庫:每天、每週或每月的不同備份。

10、配置項的版本號規則包括草稿、正式、修改,請分別描述之。

1) 處於“草稿”狀態的配置項的版本號格式爲0.YZYZ的數字範圍爲01~99)。

2) 處於“正式”狀態的配置項的版本號格式爲X.Y(X爲主版本號,範圍1~9Y爲次版本號,範圍0~9)

3) 處於“修改”狀態的配置項的版本號格式爲X.YZ(X.Y保持不變,增大Z值;狀態成爲“正式”,將Z值設置爲0,增加X.Y)

11、功能配置審計是進行審計以驗證哪些方面?

1) 配置項的開發已圓滿完成

2) 配置項已達到規定的性能和功能特定特性。

3) 配置項的運行和支持文檔已完成並且是符合要求的。

12、物理配置審計是進行審計以驗證哪些方面?

1) 每個構建的配置項符合相應的技術文檔。

2) 配置項與配置狀態報告中的信息相對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