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離職高峯期

每年春節之後,軟件(互聯網)行業就是一個離職高峯期,本來打算在2月下旬寫這篇文章,由於最近工作實在太忙,直到這兩天F辦理離職手續,才讓我痛下決心趕緊寫。亦或是這個司空見慣的問題讓我有太多想說的,反而竟然不知道從何說起。不管怎麼樣,一定要寫,一吐才快。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用這句話來形容軟件行業的人事是挺恰當的。每當春暖花開的時候,就是與一起朝夕相處的同事傷離別的高潮。我們不必去說(埋怨?)整個大環境怎麼樣,也沒有必要去評判個人。我只是就事論事,談談自己對職業規劃和在職場中發展的想法。

 

我相信,技術(或者說靠自己的拼搏與知識積累)一定可以賺錢,並且可以過上比較體面的生活。我的關鍵詞是:心態、思考、積累、忍耐力、專家和行業

 

做技術需要一個很長(很多年)的積累期,尤其是最近幾年我感受特深,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我們面對高房價,與身邊同學、老鄉(尤其是春節回家)時的比較,高勞動強度等,心裏很難平衡。幾年以前,遇到這種情形我也會容易搖擺,說白了,就是心態不好。簡單點講,就是“太急了”。當走過這些年後,才發現以前是自己錯了,那時我認知世界的座標系出現了一點偏差。

思考,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態度。例如我玩植物大戰殭屍,受到了如下啓發:

1、***兼備,防守好了然後纔會有進攻是最好的防守;(打好基礎,先生存後發展)

2、每一種場景都要有不同的作戰方案,不能僵化於某一種單一的形式;

3、有錢好辦事,沒有太陽花那啥都製造不了,生活也是一樣;

4、關鍵的時候還是需要猛火力,四發槍+火焰比一羣單發槍厲害多了;

5、要留有餘地,此爲考慮到風險,即有時候認爲沒有問題所以沒有選擇某些武器,結果被破壞後就沒招了;同時在自己的最後方一定要有空地去擺放武器去對付偷偷摸摸的來襲者。

然後我發現它同現實中工作與生活的場景何其相似!這些法子在生活中完全具備借鑑性。同樣的,再推廣,是否遇到每個事情都會去橫向展開,去反思?這樣經年累月,應該是會有大進步的。

 

技術人在職場中,最需要問自己的是:我要什麼(即我最想得到什麼)?常見、且直白的回答就是,錢。那麼,錢從哪裏來(即如何才能得到高薪)?我的答案是,成爲專家!也就是通過經年累月的積累,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專家也是分類的,技術型、管理型、業務型。因爲此方面的內容涉及面太廣太大,只提一下。想強調一點是,朝哪方面發展,因人而異,即你適合做什麼。

技術專家——親手做,反覆做,遇到阻礙點要繼續try,不要停;對基本原理有一針見血的理解並能很容易講清楚,例如SOAP協議是什麼,即RPC+HTTP+XML:採用HTTP作爲底層通訊協議;RPC作爲一致性的調用途徑,XML作爲數據傳送的格式,允許服務提供者和服務客戶經過防火牆在INTERNET進行通訊交互。

管理專家——具備大局觀和良好的情商,純熟的運用最基本的幾個方法:比如STAR法則;PDCA5W1Hto-do-list等等。

業務專家——行業知識很值錢,如果你比用戶更懂他們的業務,那也是一項核心競爭力。忌諱的是今天在做門戶網站,明年改做金融軟件,再過兩年又去做物流軟件或ERP。啥都會,但啥都不精。(只是有時候也沒有辦法,生存擺在第一位,吃飯比發展更重要)

 

人要離開原公司,無非就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待遇低,二是乾的不開心。這是一句被人講過太多次的話。有些小事,是可以忍一忍的。凡事意氣用事,絕不會有什麼出息。關於這一條,我不解釋。不屑於去解釋是因爲我以前吃過太大關於這方面的虧。

 

這是一個快速發展的產業,當大多數人還沒有完全搞清楚互聯網是怎麼回事的時候,移動互聯網來了。手機以後肯定是一大應用,它的前景要大於平板,平板大於PC(含筆記本)。但凡有機會,就朝這方面轉吧。即使再努力,如果沒有符合大“潮流”,將會事倍功半。借勢而爲即是這個道理!移動互聯、雲計算、大數據,這些肯定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早日進入,哪怕代價是降低收入也在所不惜。就看有沒有這個魄力和勇氣,我就是通過這種方式進入的。

 

另,時刻記得“直擊目標”,重點關注你的目標,與目標無關的事情不做、少做。

     最後,是金子總會發光。水到渠成,當瓜熟蒂落時,自然有人主動找你,double很正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