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推廣應向周鴻禕取經

    寫這樣一篇東西,在標題中就點名天翼,根據經驗推測,往往會帶來兩種後果,一種是有朋友會認爲這是一篇正話反說的軟文,變相給天翼做廣告;還有一種,就是有朋友讀完後,會認爲我在***天翼,居心不良。

    其實不然。

    寫關於天翼的話題,是一種偶然。前兩天,和一個朋友去南京,在路上閒扯,無意中扯到了天翼,這朋友說,他去年辦了個天翼手機,當時是電信局的朋友推薦他辦的,抹不開面子,就支持了一把,辦了一個天翼套餐,可是,天翼採取的是捆綁模式,把家庭電話、寬帶上網同手機話費捆綁在一起,一個月小二百的費用,後來覺得費用高了,想停機,可是,由於家庭電話、寬帶都和天翼捆綁,停機很麻煩,總之,最後弄得心裏感覺不爽。這一點,筆者有同感,一度也想辦個天翼3G,去電信諮詢了,好像是198元每月的套餐,可以免家庭寬帶費用,開始有些心動,但是,一算賬,覺得不划算,一來手機辦了政務通,平時工作、生活中聯繫的朋友,基本也是政務通,互打免費,一個月正常話費百兒八十就夠了,除非出發去外地;二來,家裏寬帶目前包月30元包100小時,也用不完,後來就打消了換天翼的念頭。

    說起來,天翼這個品牌,推出來也有一兩年了,剛開始時,廣告鋪天蓋地,氣勢洶洶,這很正常,作爲中國電信的移動品牌,又打着3G的大旗,肩負着和中移動抗衡的宏大願望,至少是希望能夠分得一杯羹,所以,發動一輪廣告攻勢,以塑造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也屬正常的商業謀略。可是,現在看來,天翼在注重品牌推廣的同時,沒有針對消費者心理,採取有效的營銷措施,是一種失誤,中移動之所以能夠在移動通訊市場一枝獨大,一方面,當然是由於它是市場先行者,已經圈住了相當份額的用戶羣,另一個方面,中移動在市場攻略方面,確是有兩把刷子的,一個最成功的例子,就是集團短號的推出,筆者用的政務通就屬於這樣一款產品線,政務通用本地互打免費的模式,把機關工作人員基本都鎖定了,使得他們很難再去換其他運營商的服務,而鎖定了這個用戶羣,和這個用戶羣相關的親戚朋友圈也都紛紛想方設法加入政務通,一來省錢,二來六位數的短號,易記。

    天翼的前身好像是原中國聯通的CDMA,一開始問世時,也是大張旗鼓的宣傳,甚至採用充話費送手機等措施,可是,兩年下來,在市場中雖不能說一敗塗地,至少也是灰頭土臉,小日子過得挺難。後來,CDMA到了電信手裏,起了天翼這個名字,名字很大氣,可是,在營銷推廣策略上,換湯不換藥,新瓶裝舊酒,所以,到現在爲止,起色不大,小打小鬧。

   在移動通訊領域,一個用戶一旦有了一個用了很久的號碼後,很難再啓用一個新號碼,除非是換個好號碼,何況中移動的網絡覆蓋確實業還不錯,所以,如果在費率和服務方面,天翼沒有殺手鐗,很難撬走移動通訊的老用戶。這一點,天翼運營商應該明白,如果把眼光放得長遠些,真的希望佈局3G時代的數據服務等業務,那麼,應該在天翼話費方面,採取合規措施,大幅度讓利給用戶,甚至可以學習周鴻禕,基礎語音通話免費又怎樣?你的設備已經上了,收費招攬不到用戶,資源閒置,職工也要發工資,有什麼用?居然還搞什麼捆綁,小家子氣,弄得用戶很不舒服,要捆綁,你先免費,圈到一定用戶後,再考慮捆綁的事,那纔是大謀略。俗話說,捨不得孩子套不得狼,等到免費把用戶圈到過億數量級,單是互聯網數據業務等增值費用就是可觀的收入了;而且關鍵是,圈到了用戶,纔是決勝的根本,因爲,用戶是上帝,對於移動運營商來說,這是絕對的。(陸建國)

友情鏈接:

北京私家偵探

上海搬家公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