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让你找到心中的那个自己!

“内观”课程,我是因为06年的时候,在朋友参加后了解的。

我曾经问朋友:“为什么要参加这个课程?”

他说:“修炼内心。”

我说:“课程的形式是怎么样的?”

他说:“10天9夜,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不与外界有任何交流,旨在找到自己。所以,在课程进行时,不允许有任何语言交流,眼神交流等,只是一直打坐,与内心在一起。”

我当时不解,我无法想象我连续10天不聊天,不上网,不和人交流的情景。

于是,我当时就将自己判了死刑,我认为我100%不可能做得到。

我弱弱的问了朋友一句:“如果我当时犯了规矩,例如:说话。结果会怎么样?”

朋友说:“你会被劝退,而且一年内不允许再报名。我这一次参加,就有一个人在第4天就受不了,就走了。”

13年的时候,感觉到事业,生活有些瓶劲。

于是,在冥冥中,我想到了福建内观。

匆匆忙忙的打开了网站,认认真真的填写了报名表格,却显示报名人数已满,我成为候补人员。

候补就是指:报名的人若请假或其他原因不能来的,就把名额给我。

由于我报名的课程是临近春节的,所以很幸运的是,一个星期后收到了允许参加课程的邮件。

最后,我背起了书包,只身一人到了福建,修炼了10天9夜。

这里面的收获和语言,确实无法描述的。

回来后,很多人问我这10天的训练是如何进行的,怎么样才能在家学习。

我个人的建议是:直接到福建,参加10天的训练。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呀。

鉴于大部分人的时间因素,无法成行。所以我在这里分享一下葛印卡老师的方法。

内观技巧——内观只是一个生活方式

为什么说:这整个技巧不过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如何安详的生活,如何和谐的生活,在内心产生安详与和谐,并将这种安详与和谐的振动,散播到周遭环境中,以致当人们和我们接触时,也能感染到一些安详与和谐。

当我的心中没有和谐或安详--我心中非常烦躁--这是我对于围绕着我的环境所作的贡献,我使得我周遭的整个气氛变得烦躁,而任何接触到这个气氛的人,也感到烦躁-─无法感到安详与和谐。

所以这整个技巧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行为规范,如何适当的生活,免于伤害自己或他人,保持自己的安详与和谐,并保持我们周遭气氛的安详与和谐。

现在,让我们谈谈有关这个技巧,人们在此做些什么,他们如何修练,一件很重要的事是,你必须探讨你自己内在的真相─-这个心身现象,整个心身的范畴-─这是一项精细的工作。

要如此深入探讨一件事物并不简单,所以你周遭须要一个非常宁静的气氛,如果到处都是干扰,将很难使心变得集中和在内部工作。

这是为什么当课程进行中,外人不准进入禅修中心的理由。并不是说,外人不能碰或不该来-─并非这样,不过是要避免各种干扰。禅修中心保持安详和宁静是应该的。

当一个人开始自我探讨,这个身体结构是什么,这个心灵结构是什么,人被要求坐下来,安静的坐着,闭上眼睛和嘴巴,现在没有身体上的活动,也没有语言上的活动,现在让我们看看,这个身体,有些什么在发生。

第一件你将遭遇到的事情是呼吸的气息,呼吸自然的进进出出,这是当你开始修练时,将会注意到的最显而易见的真相。

你先由这里开始,你只是开始观察你的呼吸─-入息、出息、不要把它变成一种身体的运动,你不该调整你的呼吸或控制你的呼吸。

有其它的技巧认为控制呼吸是有帮助的。

但在这里你不该控制呼吸,而是只观察呼吸。

如果它是深的,你就觉知─-它是深的。如果它是浅的,你就觉知-─它是浅的。如果它经过这个鼻孔,你就只是觉知-─经过这个鼻孔,或者经过那个鼻孔,或者经过两个鼻孔。

你正在发展你觉知,系念的能力,对于你自己心和身的真相的系念,当你进行-─当然,当你修练时会有许多困难。

由于旧的习惯,心开始东飘西荡,但只要你耐心的继续修练─-很快的,你会了解到这个呼吸不只是一种身体的功能,它同时也和心有着关联。

你将注意到当你在观察你的呼吸时,过去的思绪可能出现,未来的思绪也可能出现,而因此你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性情绪,一些愤怒、仇恨、或恶意。

而当你产生任何负面性情绪时,你立即会注意到你呼吸不再如此平稳,它已经变得有些粗重,有些快,而当负面情绪消失后,你会注意到呼吸又恢复正常。

喔!所以呼吸不只是一种身体功能,它和心有着关联,也和心的杂染有着关联。

而当你继续修练,当到第四天时,全身布满了感觉,不管是热、冷、痒、刺痛、颤动、脉动、或是粗、重、轻。

有些事情在全身发生着,某些生化或其它反应一直在发生,一些电磁或其它反应一直在发生着。

但是我们的心总是分散在表面的事物上,它不愿去观察我们内在的真相,因此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意识心并未觉察到它们。

现在这个技巧,帮助你愈来愈深入自己。

你开始注意到全身的感觉。当课程进行到第六,七,八天时─-这要看个人的情况,并非所有人都如此─-有些学员将发现整个身体结构,不过是振动、振动、振动、心和身不过是一些振动、生、灭、生、灭。

这必须去亲身体验,而非只是接受,在智力上或虔信上接受,那不会有帮助。一个人必须体验它,而当一个人开始体验,他将了解,「瞧!没有坚实的东西,并没有任何地方有坚实的东西存在。」

然后一个人再深入去了解在心和身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人注意到眼根─-振动、振动。耳根─-振动、振动。鼻根─-振动、振动。舌根─-振动、振动。身根─-振动、振动。意根─-振动、振动。我们凭借着和外面接触的六个根门,不过是振动、振动。

而任何接触到这些根门的事物,也都是振动、振动。

一个声音传过来,一个人注意到那是振动、振动。

一个形象或颜色或光线和眼睛接触它是振动。

一个气味和鼻子接触它是振动。

一个滋味和舌头接触也是振动,某样东西碰到身体它是振动,一个念头,思绪和心接触也是振动振动,每一样事物不过是振动、振动。

好!一个声音和耳朵接触,一个振动和另一个振动接触,而因为这个接触,开始了一个新型态的振动,另一种型态的振动也开始了,就像你敲锣一样。

不管你敲锣的那个部位,一个振动将从那个部位开始,但这个振动并不会局限在你敲的那个部位,整个锣都开始振动,所以当你听到声音或看到任何事物,或当你闻到味道,或当你品尝食物,或当你接触到任何东西,或当你想事情时,你整个身体结构会开始振动,振动存在于每一个地方。

心的一部份会说:「噢!有事情发生了,一个声音传来了,有些事情已经在耳门上发生。」

之后心的另一部份会说:「什么事?一些话,什么话?骂人的话?或者赞美的话?」这是心的第二部份,它的职责是去认出并给予评价,「骂人的话,『喔!非常不好。』,赞美的话,『啊!太棒了。』」它已经对这些话给予评价。

接着心的第三部份开始运作,这些原本的感觉和振动,都是非常中性的,但当你给予它们评价,「这是骂人,很坏」。

你会注意到所有这些振动都转变成非常不愉快,非常不愉快的振动。

而当你给予评价说:「喔!这些话是赞美的话,啊!太棒了。」你将会发现这些振动变成非常愉快的振动。

心的第三部份开始感受到这些振动─-愉快的、不愉快的、或中性的。

然后很快的,心的第四部份开始反应。

假使是愉快的振动,它就开始以贪求来反应,假使是不愉快的振动,它就开始以瞋恨来反应。

而这个过程一直持续的累积、累积─-继续、继续、继续一段很长的时间。

因此有一段长时间使你不平衡,心失去了它的安详,失去了它的和谐。

假使你只是观察它,「噢!话只是话,振动只是振动。看!它正在升起、又正在消失、正在升起、又正在消失。」你试着保持你内心的冷静、安详,你试着保持你内心的平衡,你试着保持你内心的平等,不加反应。

而这就是你如何开始改变你内心的旧习性,了解心和身的整个过程,心和身的相互作用。

以及由于不了解它,使得我们持续的累积我们的紧张和痛苦。而经由实际上和体验上的了解,我们摆脱了那使我们陷于如此痛苦的疯狂习惯性反应。

此篇文章,关于技巧环节,本人是抄录葛印卡老师的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

由于本人现在也习惯了每天5-6点起床,练习内观技巧,所以与大家共勉。


我是汤帅,专注传播和研究高效学习方法,欢迎交流。

QQ/微信:1137168268

微信公众平台:zhongzhituan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