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們往事——中俄朝三國交界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引子
一、魂斷界橋
(一)《尼布楚條約》(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
(二)《瑗琿條約》(1858年,咸豐八年)
(三)《北京條約》(1860年,咸豐十年)
(四)《中俄勘分東界約記》(1861年,咸豐十一年)
(五)《烏蘇里江至海交界記文》(又稱《中俄東段交界道路記文》,1862年,咸豐十二年)
(六)《中俄琿春東界約》及《中俄查勘兩國交界道路記》(1886年,光緒十二年)
(七)張鼓峯事件(1938年)
(八)朝俄友誼橋(1951年,1959年)
(九)《中俄國界東段協定》(1991年)
二、琿春的救贖
(一)我家大門常打開——門外卻被人鎖住了
(二)開幾個側門
(三)柴扉日暮隨風掩,落盡閒花不見人
三、等待戈多

引子

在中國版圖的東北方,有一個叫琿(Hún)春的縣級市,隸屬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琿春市內流經一條河,名爲圖們江。“圖們”二字音譯字滿語,意爲“萬水之源”。圖們江發源於長白山天池,幹流全長505公里,最終注入日本海。作爲一條界河,圖們江前490公里爲中朝邊界,最下游15公里爲俄朝邊界。琿春市的縣界,同時也是中國國界,東向終結於圖們江下游15公里處。

如果上述文字描述不夠形象,且看筆者拍攝的一張不侵犯版權的照片。這張照片包含三個國家(所謂“一眼望三疆”):中國(中),俄羅斯(左),以及朝鮮(右);包含三個國家的邊境線:粗略而言橋上游是中朝界河,橋下游是朝俄界河,更往下直通日本海(據說天氣好時能夠在盡頭處看到);包含一座邊界連通鐵路橋,江面上較明顯的高護欄處三段屬俄羅斯,矮護欄處五段屬朝鮮。這座橋不僅會時不時地走過一輛龜速火車,上邊還鋪設了一條由俄羅斯提供服務的國際通信光纜,使得朝鮮擺脫了境外數據線路對中國的依賴。

圖1 龍虎閣遠觀朝俄國境友誼橋

這座小橋的經濟效益微乎其微,但卻成功了阻攔了橋兩側任何大型船隻通行的可能,成爲中國最東北部缺乏國際通行航線之痛的最形象代言。

一、魂斷界橋

中朝俄上述邊界的形成系通過一系列邊界條約以及外交事件形成。下圖拍攝於龍虎閣內,大體勾勒出了中俄雙方邊界形成的過程。

圖2 中俄東北境劃界歷史

(一)《尼布楚條約》(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

事件的源頭需要從韋小寶的拜把子兄弟索額圖說起。16世紀後期,沙俄開始對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殖民。當其觸角往東南方向伸到一定程序時,不可避免地與大清帝國發生了衝突。

最早一次與羅剎國之間的戰爭發生於順治九年。五年之後,羅剎國建立了雅克薩城和尼布楚城,前者後來成爲了韋小寶與羅剎國蘇菲亞公主幽會的場所。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在平定三蕃之亂之後,皇帝派正紅旗將軍朋春率5000人於5月22日從璦琿起兵,並於3日後攻佔雅克薩,後撤軍。羅剎國在清國撤軍後背棄誓言,重返雅克薩城。於是清軍於次年再攻雅克薩。此次進攻不如去歲順遂,但終於圍城十月後攻克。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清國派出的侍衛內大臣索額圖、國舅佟國綱在尼布楚(現俄羅斯涅爾琴斯克)與沙俄簽定邊界條約,即《尼布楚條約》。

《尼布楚條約》關於兩國邊界作出瞭如下約定:從黑龍江支流格爾必齊河到外興安嶺直到海,嶺南屬於中國,嶺北屬於俄羅斯;西以額爾古納河爲界,南屬中國,北屬俄國;雅克薩地方屬於中國,拆毀雅克薩城。

政治正確的聞一多先生認爲《尼布楚條約》系不平等條約的始點,在此之後中國“先後喪失之土地,失養於祖國,受虐於異類”。俄國也認爲這是一個不平等條約,只是出發點不大一樣。俄方認爲俄國以失去大片領土的代價與清國達成了和解;由於簽署了《尼布楚條約》,導致從來不屬於中國的阿穆爾河上游左岸和額爾古納河右岸大片俄羅斯的土地被劃歸中國。

(二)《瑗琿條約》(1858年,咸豐八年)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份中國歷史上失地最多的不平等條約,該條約確認生效後使得中國完全失去了對黑龍江以北約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並且烏蘇里江以東40萬平方公里土地由中俄共管。這份條約即中俄《璦琿條約》。

咸豐元年,洪教主與他的好朋友兼小學老師馮雲山創設太平天國。咸豐三年,太平天國攻佔並定都金陵,改名天京。這一邪教政權佔據着中國南方最富庶的地區長達12年之久,直至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被曾文正公的胞弟九帥“曾剃頭”、“曾鐵桶”、“曾老饕”曾國荃攻破(太平天國石達開餘部此後還在西南地區流竄了8年之久,但已不成氣候)。

不幸的是,清帝國內憂之餘,外患又起。咸豐六年,英法聯軍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直至咸豐十年多份北京條約和天津條約簽訂才結束。

中國內憂外患之時,北極熊化身多拉A夢,向中國伸出了“援手”。咸豐八年,英法兩國艦隊攻佔了渤海岸邊的大沽,逼近京津。這時,俄國東西伯利亞總督尼古拉·穆拉維約夫率領哥薩克部隊,聲稱要“助華防英”,在兩艘炮艦護送下來到璦琿城內與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談判,要求廢止中俄《尼布楚條約》對兩國邊界的規定。

沙俄並非到咸豐八年才提出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爲界的請求。早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沙俄的“探險隊”就已事實上強佔廟街(非如今香港之廟街),並於咸豐六年以廟街爲中心設立了濱海省。咸豐七年,沙俄派海軍上將普提雅廷進行“外交上的遠征”,乘兵船到天津向清政府提出以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爲界的要求。咸豐皇帝此時面臨巨大壓力,但依然對此要求予以拒絕。

咸豐八年,英法聯軍攻佔大沽,大清國京城臨敵。沙俄趁火打劫,終於逼得黑龍江將軍奕山簽署《璦琿條約》。條約規定:(一)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中國領土(60多萬平方公里),劃歸俄國;(二)江東六十四屯仍由中國人民“永遠居住”,歸中國官員管理,俄人“不得侵犯”;(三)烏蘇里江以東約40萬平米公里中國領土劃爲中俄“共管之地”。

咸豐皇帝對於奕山之舉大爲不滿,不僅對《璦琿條約》的內容不予認可,還將奕山革職,召回北京。然而,皇帝的震怒對於洋人而言卻沒有什麼威懾力。兩年之後,璦琿條約的效力還是迫於壓力被北京朝廷認可。

圖3 瑗琿條約部分內容(非原件)

(三)《北京條約》(1860年,咸豐十年)

咸豐皇帝終身不願見洋人。據傳此舉系因其腿腳不便,認爲自身形象有損大清國威。此種隱隱的自尊心終於只是自欺欺人。洋人依禮儀求見而不得時,只能在堅船利炮的保護下,於咸豐十年攻入北京。咸豐皇帝堅持已見,留下相貌堂堂的族弟“鬼子六”奕訢與洋人談判,自己則帶着一干親眷於熱河北狩去了。

英法聯軍大概沒有想到,這次戰爭兩國雖然出力最多,然而卻非最大的受益者。中英和中法北京條約加起來,實質條款無非是向英法兩國各賠償800萬兩,向英國割讓九龍半島,開放天津和大連爲商埠,歸還沒收的教會資產,並允許教會在華購置資產。

相較而言,沙俄獲得的利益就充實得多。冒充機器貓的北極熊通過與清國簽署《北京條約》,不僅使得《璦琿條約》得到認可,還將此前約定烏蘇里江以東40萬平方公里共管,調整爲該片區域歸俄方所有。《北京條約》與《璦琿條約》一起,使得中國通過法律形式確認,喪失了東北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洪教主在天京左擁右抱1169名妃嬪之際,聞得此信,心裏是否會有一絲愧疚?

(四)《中俄勘分東界約記》(1861年,咸豐十一年)

咸豐十一年,依照《中俄北京條約》第三條規定,咸豐帝根據恭親王的推薦,派遣正黃旗人成琦和俄國全權代表卡札凱維奇在興凱湖舉行會議,會勘中俄東界。成琦等人雖奉聖命,卻並未踏勘邊界,僅按照俄國單方面繪製的地圖及要求畫押鈐印,與俄方簽訂了《中俄勘分東界約記》,作爲《中俄北京條約》的補充條款。

(五)《烏蘇里江至海交界記文》(又稱《中俄東段交界道路記文》,1862年,咸豐十二年)

《中俄北京條約》第一條規定:“兩國交界與圖們江之會處及該江口相距不過二十里,且遵天津和約第九條議會繪畫地圖,內以紅色分爲交界之地,上寫俄羅斯國阿、巴、瓦、噶、達、耶、熱、皆、伊、亦、喀、拉、瑪、那、倭、帕、啦、薩、土、烏等字頭,以便易詳閱。”

在成琦與卡札凱維奇於咸豐十一年簽訂的《自烏蘇里江至海的邊界地圖》上,也標明耶、亦、喀、拉、瑪、那、倭、帕、啦、薩、土、烏12個俄文字頭的界牌。其中,烏字牌定在圖們江入海處的江口東岸、日本海邊,圖們江下游東(北)岸至日本海沿岸的罕奇海岸仍歸中國,中國通過罕奇海岸將俄國和朝鮮兩國隔開。

但是,咸豐十二年(1862年)俄國交換給中國的《烏蘇里江至海交界記文》中僅規定設八座界牌,少了“烏”字等7座界牌。烏字牌的遺漏,使中國喪失了罕奇海岸的主權。據後人記載,此遺漏是因爲成琦鴉片犯癮,到吉林城補充鴉片,將立牌事宜託付俄方勘界代表包辦,俄方勘界代表趁機單方面繪製交界圖,並在該圖上將罕奇海岸劃在“紅線”以外,從而使俄國與朝鮮半島隔圖們江相連,封鎖中國通過圖們江出日本海的通道。

(六)《中俄琿春東界約》及《中俄查勘兩國交界道路記》(1886年,光緒十二年)

成琦這一泡煙,大概是歷史上最貴的吧。中國本應該通過對罕奇海岸的主權而將俄朝隔開,從而得以穿行圖們江下流。但是,《烏蘇里江至海交界記文》缺少的7座界牌使得中國喪失了圖們江下游的領土。任何一個細節的缺失都有可能會釀成無法挽回的過錯,凡事不可不細查啊!

二十多年過去之年,咸豐末年草草立下的界碑更是淹沒在荒草中,沙俄也不斷交地其實際佔領土地南移,甚至私自遷移界牌。鑑於上述情況,光緒十二年正月(1886年),清廷派遣會辦北洋事宜大臣、都察院左都御史吳大澂與幫辦吉林防務大臣、琿春副都統依克唐阿同俄國勘定邊界。

圖4 北洋事宜大臣、都察院左都御史吳大澂

光緒十二年九月十五(1886年10月12日),經過四個半月、總共八次會議後,中俄雙方簽訂了《中俄琿春東界約》及《中俄查勘兩國交界道路記》。同日,俄方向中文提交照會,即史稱《俄國關於中國船隻出入圖們江口事的照會》。該照會記載:飭令本屬各宮,如有中國船隻由圖們江口出入者,並不可攔阻等因,箚飭前來,將此照會貴副都統,願此事我兩國和好益敦可也。該照會作爲了《中俄暉春東界約》的附件。

通過上述界約的簽署,在吳大澂的努力下,中文雖然沒有爭回成琦因抽大煙而丟失的領土,但總算是保住了航道的通行權。

吳大澂前往暉春與俄談判的路上,在歷經兩個多月“苦不勝言”的長途跋涉後到達古塔城(今黑龍江省寧安市城關鎮)西,與前來迎接的老友寧古塔副都統容山(又名容峻(俊)峯)一行相見,作得《登抱江樓題詩一律兼呈峻峯都護》詩一首:

憶昔臨江築小樓,與君樽酒話中秋。
自從一去三年別,那想重來兩日留。
舊事思量紀龍節,新圖商榷定鴻溝。
國恩未報歸程遠,敢把閒情寄白鷗。

吳副都統一舉爲國爭得圖們江出海權,雖然此後因甲午戰爭仕途不暢,卻已報得國恩。如今其塑像長年立於暉春圖們邊境,永爲後人紀念。

(七)張鼓峯事件(1938年)

張鼓峯並非一個人,其本是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山峯,因山下水泡子形似朝鮮族樂器長鼓而得名。後不知何故,“長鼓”諧音爲“張鼓”。這個小山峯位於蘇聯、中國和朝鮮三國的交界處,是個疆界模糊、不易明確的爭端位置。

918事變後,日本佔領中國東北,並扶持建立僞滿州國。僞滿依據1909年的中方地圖和1911年的沙俄參謀部縮尺八萬四千分之一地圖,認爲邊境線在張鼓峯東側,張鼓峯則屬於琿春縣界;而蘇聯方面則依據1886年琿春界約主張邊境線從張鼓峯山頂穿過,位於149高地。這爲雙方日後衝突埋下伏筆。

1938年時,日本已經與德國、意大利簽訂決定書,軸心國態勢初步形成。1938年7月,關東軍特種情報機關截獲了一份蘇聯遠東軍司令發出的一份密碼電報,內容爲:“應在香山洞(位於張鼓峯東北方約12公里處)以西的高地佈署兵力”。此情報使日方決定藉此機會試探一下蘇聯軍力的虛實,同時向夥伴德國表明簽署共同反蘇的同盟決心,自此開始策動軍事挑釁計劃。

圖5 遠觀張鼓峯

1938年7月30日至1938年8月11日間,蘇日雙方在張鼓峯附近發生軍事衝動。在爲期10多天的衝突過程中,蘇軍派出軍力4.7萬人,237門火炮,285輛戰車,以及250架軍機;日軍則僅出去了不到1.6萬人,37門火炮。雙方兵力十分懸殊。後以蘇軍792人死亡,約3300人受傷,日軍526人死亡,約900人受傷的代價,雙方達成和解,簽署了《張鼓峯停戰協議》。

戰役結束後,精疲力竭的日軍第19師團從前線撤退,蘇軍則趁機進佔了張鼓峯上的全部陣地,將其劃爲“蘇滿界山”,並將其在洋館坪一帶的控制區推進到圖們江邊,僅給中國居民留出一條通往防川的狹窄“通道”。日軍爲避免蘇軍進一步滲透,也爲了便於防守,爲了保證其側翼安全,防止蘇軍以海參崴爲基地從海上打過來,遂在防川以下堵江並封鎖圖們江口,斷絕了水上交通。這一次“日俄戰爭”後,中國通向日本海的大門被關閉。

(八)朝俄友誼橋(1951年,1959年)

張鼓峯事件後,蘇聯開始從西伯利亞鐵路的巴拉諾夫斯克站新建到克拉斯基諾長度190千米的支線鐵路,並於1941年完工。二戰結束後,蘇聯繼續修建該條鐵路,將其延長至圖們江入海口的哈桑站,總長度達到238千米,並於1951年9月28日竣工通車。

中蘇之間的友誼顯然並沒有蘇聯本國的利益重要,即使在雙方關係最好的時候也是如此。日本戰敗後,對圖們江的封鎖並沒有中斷。爲了連接朝鮮,蘇朝兩國隨後跨圖們江建起一座木製便橋,1952年通車接入了朝鮮鐵路網。1959年8月9日,砼橋墩的鋼樑橋替代了木橋,稱爲圖們江“朝俄友誼橋”。

這座友誼橋的修建起到的作用並不僅僅是連接朝蘇兩國這麼簡單,其更重要的作用是將中國與日本海之間的唯一通道攔腰截斷。在此情況下,即使蘇朝雙方允許中國船隻通行,也只能通行噸位非常有限的船隻。

(九)《中俄國界東段協定》(1991年)

1991年5月,中蘇兩國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關於中蘇國界東段的協定》。該協定在蘇聯解體後,自一九九二年三月十六日起正式生效。根據上述協定的規定,蘇方同意中國船隻(懸掛中國國旗)可沿圖們江通海往返航行,與此航行有關的具體問題將由有關各方協商解決。根據相關學者說明,蘇方對此附加了限制,僅允許季節性捕撈的漁船,而不準商業運行的船隻出海。自此以後,中國對圖們江最後15公里的使用狀態便再未發生變化。

二、琿春的救贖

在隋唐時期,琿春地區的防川即已是“日本道海上絲綢之路”的中國一端。唐屬渤海國曾建都於琿春八連城。彼時琿春已成爲享譽東北亞的著名國際商埠,其轄地包括海參崴等地區。到了清帝國時期,琿春隸屬於魏瓔珞陷害的玲瓏被乾隆皇帝流放之地:寧古塔。清順治十年,琿春列入封禁區。1991年,歷史再次輪迴,國務院批准琿春爲國家級對外開放城市,琿春市開始對外開放。

(一)我家大門常打開——門外卻被人鎖住了

無論中國開放的心情有多麼迫切,琿春地區複雜的歷史以及三國的不同國情使得任何單方的努力註定無法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

琿春市政府的網站上有這樣一副圖,非常形象地表達了這個尷尬的地緣政治格局下,其希望實現的目標。首先,琿春把自己定位爲一個國際化的城市;其次,琿春把自己定位爲東北亞的門戶,當然是指中國面向東北亞的門戶;第三,這個門戶面對的主體包括:俄羅斯,日本,韓國,朝鮮,以及蒙古。

圖6 琿春市政府網站背景圖

蒙古不必說,跟琿春沒有什麼太多關係。琿春與朝鮮之間只有一江之隔,修一座橋比建一個港口更有效(事實上目前也正在修橋,只是進展似乎不大順利)。但是,受限於聯合國制裁,即使想有什麼大的動作也很難。琿春與俄羅斯之間直接有陸地相通,有沒有港口意義不大。因此,就對外貿易而言,琿春最大的意義在於與韓國和日本之間的海運。

於是,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琿春義無反顧地打開了自己的大門。然而,這扇門卻是內開的。更無奈的是,在這扇內開門外,還有一層防盜門,而且防盜門的鑰匙還不在自己手上。

(二)開幾個側門

1992年,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倡導下,中、俄、朝、韓、蒙共同啓動了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項目。琿春市最早被定爲圖們江區域的開發地區,並於1999年將開發地區擴大到延邊州全境。2009年8月,國務院正式批覆實施《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以長吉圖爲開發開放先導區》,並確定琿春爲長吉圖開發開發開放“窗口城市”。

與中國其他開發區不同的是,出於多方面的考慮,《規劃綱要》沒有給長吉圖特別具體的優惠政策,而是明確提出要在“沿邊地區與內陸腹地優勢互補和聯動發展”、“開拓陸海聯運國際運輸新通道”、“探索沿邊地區跨境經濟合作模式”三方面進行“先行先試”。但是,沒有海港的琿春就是一個方的圓一樣,與開放本身存在着天然的矛盾。到如今,《規劃綱要》要求的時速200公里的快速鐵路已經通車,但琿春卻依然只能“借港出海”。

根據吉林省發改委當時的設想,琿春在無法通航圖們江的情況下,可以“借港出海”。於是,國務院批准《規劃綱要》後,2010年3月,延邊取得朝鮮羅津港10年租用權;2014年5月吉林省與俄羅斯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合作建設俄羅斯扎魯比諾港。目前我國主要使用的爲羅津港。

羅津灣地處朝鮮北部的圖們江下游地區,爲不凍港,總面積爲38萬平方米,琿春市距該港公路只有93公里。由下圖可以清楚看出,在琿春沒有海港的情況下,前往中國東北的船隻只能走大連港和丹東港。琿春作爲中國東北部連接日本海最近的地方,如果能夠獲得一個出海口,將會帶來多大的便利。

圖7 中國東北部邊境地圖

(三)柴扉日暮隨風掩,落盡閒花不見人

然而,租借的港口畢竟仍屬其他國家,而且這個國家是朝鮮。因此,雖然中國租借了羅津港,但其運力卻受到了極大的限制。事實上,延邊地區雖然有大量從韓國進口的貨物,但走的大部分卻是大連港。琿春作爲窗口城市,其打開的也只能是一扇小小的窗戶。真正能夠給中國東北部帶來巨大利益的開放大門,仍然因爲圖們江下游複雜的地緣政治而依然無法使用。

更無奈的是,朝鮮的開放具有太大的不確定性,使得這本來就開得不大的側門面臨隨時都可能因一絲小風而關閉的風險。商人厭惡不確定性的天性,使得其情願花更多的成本繞遠一些走大連或者丹東,也不願意爲了省一點運費而冒險走朝鮮。延吉遍地可見韓國商品,但多數從大連進口這一事實,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說明了這一問題。

圖8 從韓國進口的玉米片食品標籤

元稹兩句詩正好應了此景:柴誹日暮隨風掩,落盡閒花不見人。

三、等待戈多

貝克特塑造了戈多,卻不給觀衆解釋戈多是誰。上帝?死亡?甚至是摩托車運動員?貝克特說:我要是知道誰是戈多,早就在戲裏說出來了。圖們江能否對中國開放到底取決於什麼,也如戈多一般,有多種不同解釋。中美關係?中俄關系?中朝關係?地緣政治?歷史?甚至是朝俄友誼橋?圖們江底的淤泥?

除了不知道戈多是誰以外,還有一個不確定的地方在於,誰也不知道戈多什麼時候來,甚至會不會來。雖然中國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但是誰也不知道圖們江什麼時候能夠向中國開放,甚至會不會開放。

如果將中國比作雄雞,琿春就是這隻雄雞的喙,卻被朝俄友誼橋綁得嚴嚴實實。如今中美俄朝四國關係愈發微妙,牽一髮而動全身。希望四國領導人的智慧能夠早日解開這個歷史與地緣政治的死結,使得雄雞能夠開口啼唱,鳴聲直抵日本海。


圖9 再看朝俄友誼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