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人輸在不像自己,而你勝在不像別人

01

我慢慢發現,這個世界總會有一些人,不管你做什麼他們都會看衰你。

前段時間報名了一個英語閱讀每日打卡的活動,到現在已經堅持了將近快20天。按道理這完全是我自己的事情,每天讀完後就是在朋友圈打個卡而已,影響不到任何人。

但上週卻發生了一件讓人不愉快的事情。在單位吃午飯時,恰巧和幾個同事坐在一起,平時並不熟就是遇見打個招呼的關係,可那天他們卻對我格外“熱情”。

“看你每天學習英語很勤奮啊!”“可惜在咱們這樣的單位、城市學啥都沒用呦。”“真羨慕你這麼閒,我每天要忙死了!”“你有那麼多時間怎麼不去考公務員啊?!”

面對這些人的殷勤關懷,我真想說一句:“關你屁事!”

我當然聽得出他們話語中的隱射,無非也就是想說幹嘛每天要瞎折騰,專門弄的自己和別人不一樣。

可對不起,像你們那樣每天行屍走肉的活着,我實在做不到。

02

這讓我不禁又想起2年前開始寫公衆號時,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有的人告訴我你現在寫作是浪費時間,不如多學學人情世故;有的人和我說寫作能掙上錢嗎?掙不上錢你還不如去幹微商;有的人一臉認真的開導我說,看你寫作天賦也一般,回頭是岸;當然,還有的人在背後罵我文藝狗,裝X,等等。

但當我寫作了2年之後,積攢了總共上萬讀者,並開始受到很多出版社邀請合作後,這些聲音慢慢消失了。

當然,更多的原因是我現在根本不在乎別人怎麼看待我做的事。

在舒適區呆着固然安全,但同時也意味着你就要隨大流,放棄自己的思考,在一條看不到盡頭的長隊中渾渾噩噩的等待着自己的終局。

不,你要跳出來,哪怕做一個別人眼裏的小丑。

03

之前看過一本書名叫《人在彌留之際的五大憾事》,是澳大利亞的一位臨終關懷護士所寫,其中有一條是:“我希望能過屬於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按他人的期望生活。”

可惜的是,大多數人走過一生,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這一生都活在別人的眼裏和期望裏。

想想也是,從小到大我們都被灌以一件事情是否“有用”而去選擇,學奧數有用,因爲它能讓你當數學家,學畫畫有用,因爲它能讓你成爲藝術家,學書法有用,因爲一手好字能讓你在高考里加分。

可學這些東西是否有用?我不置可否,我只想說如果一個人從小就以是否“有用”來衡量自己的人生,在模仿他人的道路上摸爬滾打,那麼他怎麼可能做自己,做不了自己怎麼可能活的舒服。

如果你天生是感性的人,就不要模仿他人的理性;如果你天生是率真的人,就不要去模仿他人的事故。永遠不要拿別人的地圖,找自己的路。

04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從30歲時就開始堅持跑步,每天至少都要跑上10公里,有人就說村上的成功源於他的自律。

可村上春樹卻在他的自傳中《當我跑步時我談些什麼》說:

“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麼說,我都認爲自己的感受纔是正確的。無論別人怎麼看,我絕不打亂自己的節奏。喜歡的事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怎麼也長久不了。”

簡單的來說就是因爲村上春樹是因爲熱愛才去堅持,而非相反。

那麼,我們該怎樣判斷自己是否對一件事情熱愛呢?有一個方法可以一試,叫做“心流”。就是看你在幹這件事情時能否感到忘我,甚至感受不到時間的存在。

就像村上春樹說的:喜歡的事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怎麼也長久不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