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唱片行》,为了爱情,你可以等待多久?

看了本书,推荐给大家,《一个人的朝圣》作者蕾秋的又一作品—《奇迹唱片行》。

《奇迹唱片行》是作者蕾秋·乔伊斯(Rachel Joyce)在《一个人的朝圣》大卖后的的又一感人力作。中国读者对她了解有限,早在出版小说之前,雷切尔为BBC第四广播电台写了20多部剧本,获得过英联邦图书奖、提名布克奖,并在2012年被授予“年度新作家“。她的书已被翻译成三十六种语言,有两部小说正在电影制作筹备中。

《奇迹唱片行》由蕾秋亲身经历改编,作者走访众多音乐人以及查阅大量文献,以求在小说中高度还原,呈现立体的唱片行场景,从陈列、塑封机到试听间等。当然,最重要的是音乐本身传递给我们的感受。

《奇迹唱片行》讲述了一段关于音乐、一见钟情和等待的故事。小说的翻译非常好,我尤其喜欢书名,从英文来看,直译就是“音乐商店“的意思。但是在这样一家简陋、生意悉稀疏的黑胶唱片店里,男主人公弗兰克公凭借对音乐的热爱和了解,总能推荐最合适的音乐给需要帮助的客人,度过种种难关。这不得不称为一种奇迹,尽管我们都怀疑音乐是如何治愈一切的,比如世界难题:失眠、背叛、夫妻冷战。但是在奇迹唱片行,我们才知道,希望总是有的,不是吗?

书和乐单

《奇迹唱片行》的故事背景在1988年英国的联合街,这是一条破旧颓废的街道,零星点缀着唱片行、礼品店、纹身店和面包店等。男主人公弗兰克贫穷孤单,经营着一家只出售黑胶唱片的商店。弗兰克只售卖黑胶唱片,他一直在坚守他心目中的音乐。时代的冲击下,很多人选择去做弄潮儿,但是也有人坚守那些古老而美好的东西。联合街上这些互相依靠的店铺在时代的浪潮中一个个倒下,但是他们有关于这条街道的记忆,有关于弗兰克和伊尔沙的爱情故事。

女主人公伊尔沙·布劳克曼在白天昏倒在唱片店店门口,引起联合街上各位店主的注意,她也由此进入了弗兰克的生命。伊尔沙说自己根本不听音乐,这对弗兰克来说不可思议,但并不妨碍爱上她。爱情就是这样吧,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看看弗兰克为爱情做的傻事儿:爱她,所以想为她写诗、唱歌、弹琴,做任何事儿好让自己配得上她,但唯独不敢承认爱她。

伊尔沙和弗兰克之间的桥梁是音乐课,弗兰克因为有位音乐狂人母亲——佩格,他从她那里得到了音乐的启蒙,也拜母亲“所赐“,他失去了一段懵懂初开的爱情,从此他再也不相信自己能再爱上别人。而神秘的伊尔沙其实是位小提琴手,因为手指关节出了问题,不能再拉琴,这也让她万分沮丧,甚至决定去做保洁员。直到遇上了弗兰克。他带给他温暖。她小心翼翼的来到他的唱片行,两人的关系就像跳探戈一般,试探、前进、后退。

当伊尔沙告诉弗兰克她爱他的时候,他用了世界上所有错误的答复回应。没有其他的原因,正因为她是他的真爱,他是如此害怕拥有心底最深的渴求,以至索性一劳永逸的摧毁它。弗兰克的母亲佩格告诫过他:如果你要从我身上学些什么,记住这一点:爱情并不美好。和爱保持距离,弗兰克,离他越远越好。所以弗兰克当时的选择是不作回应。

等弗兰克勇敢的面对自己的内心,想要找回伊尔沙的时候,他却失去了她,同时,唱片店也因起火而付之一炬了。当心和身都无处安放,我以为弗兰克会给用音乐自我疗愈,但没有,他成了行尸走肉,为了生存放弃了一切——梦想和爱。

但...

我们可以为一段爱情等待多久?1个月、1年、5年、10年?

伊尔沙爱了弗兰克21年,而弗兰克也蹉跎了21载,物非人也非,但伊尔沙毅然决定重返英国去找他的弗兰克。伊尔沙像一位单相思的少女般激动、焦虑、急不可待,再次见面,佛兰克仅一句:“你会留下吗?“,我们便心中大石落地,他们终于可以共度余生了。

看完《奇迹唱片行》,不禁会想,当我们处于一段关系中,我们最期待的是什么?我的感受是:世界看似无情却是温暖的,有人看似冷漠,也许爱得深沉。谢谢作者给我们展示了爱的又一种方式。

这本书中,我尤其喜欢弗兰克的妈妈佩格讲述的《泛泛蓝调》,她笃定的认为这首即兴演出的曲子会获得所有人的喜爱,就算是不喜欢爵士乐的人也不例外,让人迫不及待想听听。以及她分享的各位音乐家不堪的生活和不羁的玩笑。随书附赠了音乐单,大家可以照单选曲,听听看。

还有一句安东尼神父的话也送给大家,他面对总是帮助别人的弗兰克微微一笑道:“你期望别人能改变,弗兰克,但你自己呢?你究竟在害怕什么?”

是呀,我们在害怕什么?

希望大家有机会打开此书,伴随着乐单来进入这个故事,回忆自己并不如烟的往事和爱情。

参考信息:

如果你也看了《一个人的朝圣》,就会发现,和《奇迹唱片行》相比有着相同的描写手法,蕾秋笔下的男主人公都不是大开大合的性格。哈罗德和弗兰克的性格非常相似:不善言谈、内心坚定。既无力又坚定的男人,他们并非会主动引导自己的生活,相反,他们有时都太被动了,甚至逃避。想在这样的男人身上得到甜言蜜语或者轰轰烈烈的爱太难了,女性难免会因为爱上这样的男人而感到被冷待,被伤害。但他们真正的爱情从来就不是干柴烈火后的沉寂,而是一条大河,水波不兴,不论何时都会被包裹着,永不枯竭。两部小说都是以非常艰难的方式开始,而最终圆满,哈罗德历经生死,徒步穿过英国看望老友,而弗兰克则是灵肉分离的苦等了21载。最好的人和事总是会穿越我们的心灵,最终走到我们面前。在叙事上也都是两条线,一是现在正在经历的事情,二是伴随着对过往的追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