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職場人,不知道這點真的很吃虧!

是這樣的,有位部門Leader跟我們反饋說,部門內有個同學執行力挺好,但就是感覺不靠譜。 我問:怎麼個不靠譜法? 他說:就比如,給他交代一件事情後,如果不問他,就再沒下文了,事情總是要推着做,感覺不好。 後來我們找這位同學溝通,告訴他工作中的閉環思維,他馬上就知道爲啥領導對他不認可,也知道從什麼地方改進,很快就上道了。

看了一篇文章《一個人靠不靠譜,就看這三件小事》文中提到:我所理解的靠譜就是你把這事交給他之後完全不用操心後續,因爲你知道他肯定能落實,就算沒辦好,也能及時給你一個回饋,這就叫靠譜。

一個人靠不靠譜,就看這三點:“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迴音。”在學術上叫做“閉環思維”。

相信每個人聊天時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聊着聊着對方突然不說話了。如果對方隔了一段時間回覆你第一句話就是交待他剛剛因爲什麼事情沒回信息。這就是一個簡單的閉環。

約定時間給到反饋很多人從業很長時間都不知道閉環思維,以至於,做的事情很多,卻不能得到領導的認可。 閉環思維強調的是如果別人發起了一件事,你不管做得如何,都要最後閉環到這個發起者。 比如,如果上級交代了一件事,作爲下屬應該竭盡全力去完成,而最後不管完成的質量如何,都應該在約定的時間內給領導一個反饋,這就是閉環。 一個真正的閉環是怎樣的呢?舉個例子,你的領導讓你在一週內撰寫一個XX方案,那你可能需要和領導對方案的內容和要求進行溝通,達成共識。後續可能需要進行大量調研,然後撰寫符合領導要求的XX方案,然後就通過郵件發給了領導。 過了幾天你領導問你:方案寫好了嗎?你肯定是一臉無辜:領導,我已經發給你了啊。 如果你在發完郵件後,再通過口頭、微信或電話等方式告知領導方案已發,等領導有時間時對方案進行解讀並徵詢領導的修改意見,會不會更好呢?這時,才真正做到一個閉環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