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體驗之定量調研:讓問卷無可挑剔

調研問卷,寫出來簡單,寫好了難。

由於用戶通常被動的接收問卷,所以問卷設計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數據的回收率、資料的真實性、實用性、和最終結果的導向性,於是問卷設計就顯得非常重要。本文從理論到實例,完整給你解讀,如何寫好一份調研問卷。

問卷法是定量調研的典型方法。是根據調查目的,將所需調查的問卷具體化,使調查者能順利獲取必要信息資料,並便於統計分析的方法。

問卷類型與基本結構

一、問卷的類型

1.根據調查所用方法可分爲:訪問調查問卷、電話調查問卷、郵寄調查問卷、網絡調查問卷

網絡問卷:利用電腦或手機中的問卷平臺,通過網絡在線發放問卷。成本低、見效快, 是目前常用的使用方式。

訪問問卷:調查者到用戶所在社區或單位,對用戶當面進行詢問,然後把答案寫在問卷上(多數爲調查員來填寫)。

電話問卷:打電話給被訪用戶,調查員根據回答把答案填寫在問卷上的方式。時效快、效率低。

郵寄問卷:將問卷郵寄給用戶,對方填完後回收,不需要會見用戶本人。問卷較爲正式,成本較高。

2.根據問卷填寫方式可分爲:自填式問卷、代填式問卷

自填式問卷:是由被調研者自己填寫的問卷。具有節省人力和時間、避免被調研者公開露面等優勢。

代填式問卷:詢問被調研者,由工作人員來填答案的問卷。可保證問卷表填寫的質量、內容規範。

3.根據問卷結構可分爲:無結構型問卷、結構型問卷

結構型問卷:按照特定的提問方式和順序進行填寫,不能對問題字句或順序進行改動。

無結構型問卷:圍繞着核心主題,提出若干問題,可以打亂順序進行。一般用在帶填式問卷。

二、問卷的基本組成部分

1.問卷標題:要開門見山,直接點明調查的主題和內容。

例如:標題不要模棱兩可的說“汽車調查問卷”、“營銷調查”,甚至“調查問卷”;而要簡明、切題的說:“關於汽車消費需求的調查”、“連鎖企業市場營銷調查”;

2.問卷說明:又稱卷首語,它可以讓被調查者消除顧慮、引起重視或興趣,引導其積極參與。它包括說明調查目的、要了解的問題、調查結果用途、調查主辦單位、感謝語等。文字清晰簡明、預期誠懇。

資料來源:《市場調查——理論 分析方法與實踐案例》馮利英等編著 ;資料分析;勁草蒹葭

3.問題和答案:主要包括“被調查者情況”和“調查的主題內容”兩大部分。

“被調查者情況”包括年齡、民族、家庭人口、婚姻狀況、文化程度、職業、單位、收入、所在地區等人口統計學問題,但在實際問題設置中,只選擇與主題相關的進行詢問即可,比如,主題與消費無關,則不需要問“你的月收入是多少?”這類問題。

“調查的主題內容”主要包括人們的行爲、行爲後果、態度、意見、感覺、偏好等的內容。對於使用產品的用戶體驗調研中,往往可以從“用戶”和“產品”兩個角度出發,來構思提綱主體。

構思問題內容的思路

以“人們對自我形象態度和習慣的調查”爲例 梳理問題內容框架

4.編碼:每個問題和答案都需要有編碼,便於錄入與統計。

5.調查證明的記載:包括記錄調查員的姓名、訪問日期、時間、地點等。以便覈實和備存調查任務執行和完成情況。

問卷組成部分


問卷設計的原則、方法

三、問卷設計的原則

1.目的性原則:圍繞調研主題密切展開,突出重點,避免可有可無的問題。

2.可接受原則:使用符合被調查用戶的身份、水平的用語,避免難堪、反感或敏感性話題。

3.順序性原則:由難到易、由簡入繁的展開。

例如:行爲型問題放在前面、態度型問題放在中間、敏感型問題放在後面;封閉型、半封閉問題放在前面、開放型問題放在後面;注意邏輯順序:可按時間順序、類別順序等合理安排。

4.簡明性原則:無關緊要或沒有統計價值的問題不要列入,避免重複;時間簡短、問題和答案都不宜過長,整篇問卷回答控制在30分鐘以內;問卷排版要佈局清晰、易讀。

5.匹配性原則:所有問題答案要便於檢查、數據處理和分析,所提問題應事先考慮到對應結果,適當做分類和解釋,使資料便於做交叉分析。

問卷問題設計與答案設計

問卷一般是在背景調查後展開,其中所問的問題,應該是在充分調研背景資料後,沒有找到答案或感到困惑的內容,所以要具備一定的目的性和針對性。

問卷中的詢問技術

1.開放式問題、半開放式問題、封閉式問題

開放式問題:是指不列出答案,讓用戶自由作答的問題。能開拓調查者思路,適合獲取啓發性或補充性答案時列出,能讓被調研用戶充分表達意見和看法,但注意要圍繞你想挖掘的話題展開,提問不能過於寬泛籠統,否則會導致不易回答、或言之無物。

比如,你目的是規劃“智能手錶需要的功能”,最好不要問“你覺得什麼樣的智能手錶最好”,而要問“你喜歡智能手錶有哪些功能?”或“你對智能手錶的一些功能有什麼建議?”

半開放式問題:列出可能性的答案後,追加一個“其他”答案,且可自由填寫的問題。適合有部分標準答案,但還需要再擴展一些可能性的情況。

封閉式問題:是指問卷提出的問題,已經設定好了各種可能的答案,只要用戶從中選擇即可。當有標準化答案,不需要複雜提問時使用,能夠快速作答且便於統計。

2.直接性問題、間接性問題、假設性問題

直接性問題:直接詢問就能得到答案的問題,常用於詢問個人基本情況或已經存在的事實。如:“你畢業/就讀的學校是_______”、“你最喜歡的服裝牌是_______”

間接性問題:需要間接提問,通常是被調查者有顧慮、不願或不真實回答的問題。

資料來源:《市場調查——理論 分析方法與實踐案例》馮利英等編著

假設性問題:假設某一情境或現象,向用戶提出的問題。需要驗證方案或假設結論時,可利用這種提問方式.例如:“如果每個母嬰室的空間,僅供容納媽媽和寶寶兩個人,您覺得合理嗎?”“如果購買電腦和手機,您只能選一種,您會選哪種?”

3.事實性問題、行爲性問題、動機性問題、態度性問題。

事實性問題:要求用戶回答有關事實的問題,在爲了獲得事實資料時使用,提問必須清晰、易理解。如:“一天中,您通常在什麼時間刷微博?”、“您的教育程度是__?”、"您的性別?"、“您的年齡?”等。

行爲性問題:對用戶行爲特徵進行調查。例如:“您是否擁有汽車?”、“您是否曾出鏡旅遊?”。

動機性問題:瞭解用戶行爲的原因或動機。例如:“您爲什麼購買汽車?”、“您旅遊爲什麼會選擇出鏡遊?”

態度性問題:關於用戶對某事的態度、評價、意見等問題。例如:“你是否喜歡蘋果手機?”、“您對新款iPhone X的評價處於哪個分數?”

問卷中的答案設計

1.單項選擇法。只能選擇一個答案。每個答案互相排斥、且所有答案加在一起包含了所有可能性。包括:二項單選(只有“是”“否”兩個答案)多項單選(有三個以上答案)

2.多項選擇法。提前備好2個以上答案,用戶可選擇其中一項或幾項。但爲了答案儘可能涵蓋所有人的看法,通常會加一個“其他”選項,爲避免答案過渡分散,總體選項不超過8個。

資料來源:《市場調查——理論 分析方法與實踐案例》馮利英等編著

3.順位法。列出若干答案選項,由回答者按重要程度決定先後順序。利於對用戶的意見、動機、感覺等因素做衡量和比較性表達。

4.回憶法。通過回憶,來了解用戶對不同事物印象的強弱。

(圖例)

5.比較法。用對比提問的方式,要求用戶做出肯定回答的方法。適用於對質量和效用等問題做評價。

資料來源:《市場調查——理論 分析方法與實踐案例》馮利英等編著

6.態度量表法。把定性問題定量化,讓用戶對題幹所列內容進行強度測量的方法。

資料來源:《市場調查——理論 分析方法與實踐案例》馮利英等編著

問卷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1.問卷表述要客觀、準確、具體,避免抽象、籠統和有多重含義,不能帶誘導性和傾向性

如:“您認爲今年市場供應和物價怎樣?”問題籠統又在問兩件事。又如“這款手機的功能好在哪裏?”誘導用戶默認這款手機功能好用。

2.對於敏感性問題,不要直接提問,可採用假定法、轉移法。

如:“假如對人口生育不加限定,您認爲多子女和獨生子女哪種情況更有利於培養子女成才?”假定法,更利於回答。

3.答案設置即要互斥、完全劃分,不能有交叉,同時答案完備。

如:a 水果  b 桃子。水果中包含了桃子,是不互斥、又交叉的答案。

如婚姻狀況,僅分爲“已婚、未婚”,則不完全,應列出“已婚、未婚、喪偶、離婚、分居”五種備選答案。

4.問句要考慮時間性。時間過久的問題容易使人遺忘。

如“你家去年的家庭支出多少?衣服多少?生活費多少?”

5.問句要具體,一句一個要點,不要一次問多個問題。

如“您爲何不看電影,而看電視?”兩個問題要點,無法回答。

6.要避免問題與答案不匹配。

如“問題:您經常看哪個電視欄目?”  “答案:經濟生活  電視紅娘  電視商場  經常看 偶爾看  基本不看”。後三個選項不是電視欄目。

7.問題要明確和精確。

比如“您的住房有多大?”而應該問“您的住房有多大面積”不然用戶可能會回答,住房有多少間。

8.問卷題目設計必須要有針對性。考慮調查人羣文化水平、年齡層次、協同合作等的可能性。

如:文化背景較低的鄉村或老人,語言儘量通俗;專業較強的職場白領,語言儘量專業。

最後

當你根據以上技巧寫好問卷,一定要先找人試答一下,檢測是否有需要調整,直到修改完畢,再正式發放填寫。

以上,你學會了嗎?試着去編寫一份問卷吧,切記實踐出真知哦~~

總結一下問卷調研步驟是:確定調研方式→明確調研目的→規劃問題內容→擬好問卷標題→撰寫卷首語→設計問題和答案→問卷試答及修正→正式發放

參考文獻:

[1] ]唐小飛. 市場研究方法與應用,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姚小遠,杭愛明 市場調查原理、方法與應用, 2015. 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

[3] 馮麗英,額爾頓陶克濤,鞏紅禹. 市場調查—理論、分析方法與實踐案例. 2003. 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