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北的地方——北極村

——從大興安嶺到呼倫貝爾(三)

火車跑了一夜,天亮後從車窗可以看到有成片的紅松林和白樺林,我知道,進入大興安嶺地區了。

上午10點後纔到漠河站。下車就遇上下雨,雨中伴風,氣溫可能只有十多度了,身上還是穿的短袖,頓時覺得冷得受不了了,便停下來打開箱子找衣服穿。穿上早就準備的衝鋒衣,身上暖和了,纔打着雨傘出站。

在出站口女兒就跟預請的司機兼導遊打電話,告知早就在等我們了,急忙按司機的電話引導找到車,然後上車上路。

本以爲到了漠河就在縣城住下的,卻被司機告知還要到北極村去,有幾十公里呢。於是先找一家餐館吃飯。拿過菜單,見有多種不同餡的餃子,來到東北餃子的原產地了,何不就吃一頓餃子?於是點了幾種不同的餡,店員現包現煮,一會兒就端上桌了。地道的東北手工餃子,味道確實不錯,價錢也還公道。

打着飽嗝上車,打了個盹就到了北極村景區門口,停車買票。由於預訂了住宿,車可以開進去。於是一路進去直接到了住宿的客店,放好行李稍事休息,我們就出來了。

說是“村”,其實已經是一個小鎮了,有橫豎的街道和星羅棋佈的旅店、飯館,基本上是新建不久的。看來是改革開放後,國人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旅遊的人越來越多,且南方人都想來看看我國最北的地方究竟是怎樣的,所以來這裏的遊客就絡繹不絕了。爲順應這些變化,一個小小的漁村就慢慢變成一個頗具規模的村鎮了。沒有高樓大廈,全是一兩層的民居式的房子,其中還有不少頗具特色的“木格楞”,還有尚未完工的在建房子。看來,還得擴大規模才能完全接納越來越多的遊客了。

北極村就在黑龍江邊上。我們順着黑龍江南岸走了不遠,就看到好幾處木格楞房子,其中一座木格楞牆上掛了個牌子叫“中國最北一家”。我們便興致勃勃地在這裏照起像來。剛剛下過雨,地上還有積水,積水顯出了房子的倒影。我們的司機兼導遊說:“我來跟你們拍,拍出倒影的效果來。”拍完一看,效果還真的挺好的,看來司機是個攝影高手。

到了北極村,幾乎人人都會想到一件事——找北,我們當然也不例外。司機說,最北端有個北極點,在黑龍江邊的紅松林中;我們便向黑龍江邊走去。

順着指示牌的導引,先來到一個廣場。臨江立有一塊大石碑,上面鐫刻着“神州北極”四個大字,由於署名寫的是草書,只認出是個姓愛新覺羅的人寫的,名叫什麼我們沒認出來,估計是個皇族的什麼書法家,字寫得很是遒勁。

江北便是俄羅斯。一眼望去,對面是懸崖峭壁;收回目光,發現江水是黑褐色的。司機告訴我們說,黑龍江沿江都是松樹,松樹的落葉一層層腐爛,雨水落下來透過厚厚的腐殖層,就變成了黑褐色,然後流入江中,所以黑龍江的水長期是黑褐色的,只有下雪上凍了,江上看不見江水,纔是白皚皚的了。

我恍然大悟:“哦,難怪叫‘黑龍江’呢,原來這條江是一條黑色的龍!”

“對對對。”司機連聲肯定。

真是長知識啊!不到黑龍江邊來,怎麼能瞭解到黑龍江的水是黑褐色的,瞭解黑龍江名字的來歷呢?


在“神州北極”的大石碑前拍了照,離開這個廣場,順着指示牌的導引沿黑龍江邊的木棧橋往西北走,來到一個小場子。場子中央畫有陰陽八卦的圖案,圖案正中安放着一個可以轉動的巨大的湯匙,這是放大了的我國最早的指北針。在八卦圖的周圍分八處寫有吉祥的字樣,如“幸福”“健康”“快樂”“愛情”“聰明”“財富”等等。遊客推着匙把轉圈跑,然後鬆手,看匙把指向什麼字,就預示着自己今後會擁有這一項。由於全是吉祥的話語,所以無論停在哪裏,遊客都是高興的。可見設計者也是揣摩着遊客的心理來做的,真是用心良苦啊!

我們一家子每個人都興致盎然地玩了一次,外孫浩兒卻嫌玩一次不過癮,拖着姐姐幫他推動湯匙轉圈,連續玩了幾次,匙把分別指向了“聰明”“健康”“財富”,本來還想再玩一次,但我們擔心時間不夠,不停地催促,他只好意猶未盡地跟着我們離開了這裏。

前面是一個由各種不同的木製“北”字組成的長廊,走過長廊就是最北的北極點廣場了。廣場四周有無數個“北”字:有寫在樹上的,有刻在石上的,有的安插在地上的;有木頭的,有不鏽鋼的;有的是顏體,有的是小篆,有的是隸書,有的據說是唐太宗所書。從古至今,幾乎包攬了所有能找到的名家所書的“北”字,可謂“北字大全”了。

廣場正中有一個巨大的“北”字雕塑,是小篆體,無論從哪一面看去,都是一個完整的“北”字。底座有若干級臺階和一個平臺,上面鐫畫着一幅巨大的中國地圖,這個“北”字雕塑就在地圖的最北端。許多人在這裏拍照留念,我也不能免俗,也拍了張照片。

繼續往前走,經過一片紅松林,名曰:“天然氧吧”。的確是名副其實,這裏的空氣實在是太好了!紅松高大挺立,疏密相間,其間有供休息的木頭拼成的長“凳子”。有趣的是,在一處路口設置了一道由紅松做成的“門”,有寬窄不一的通道,分別標着“苗條”“瘦子”“正常”“胖子”等,引得遊客嘻嘻哈哈地選擇從不同的通道穿來過去,相互打趣,樂不可支。

走過“天然氧吧”,見前面有一處地方遊客聚集得較多,急忙過去一看,原來是一塊界碑。界碑上赫然寫着“中國  138(1)2014”紅色的字,很顯然,這是2014年才劃定的國界,然後立下的界碑。爲什麼在2014年才劃定這裏的國界呢?以前有爭議?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劃定的?我們不得而知。站在界碑旁向江對岸看過去,對岸是一片矮山間的開闊地,影影綽綽看得見有個哨所矗立在那裏,想必那個哨所也是才建幾年的吧。

由於下着毛毛雨,氣溫較低,加上時間也不早了,我們就原路返回旅店了。

豐盛的晚餐在等着我們,黑龍江的魚,東北名菜蘑菇燉小雞等,一個個吃的肚皮滾圓。

第二天早餐後,我們乘遊覽電瓶車先到最北的哨所去看。沿途看見隱蔽的哨所在江邊林木叢中,司機說中蘇關係不好時這些哨所日夜有士兵在其中警戒;現在建了現代化的哨所,這些隱蔽的哨所就廢棄了。不一會兒,到了最北的哨所,我們停車在哨所門前下車觀看。門口設有警戒線,遊客不能越線,更不能進去,我們只是在門口拍了照片就返回鎮上,直接到最北的郵局去。

最北的郵局人很多,也許是大家都想買幾張明信片寄回去作個紀念。郵局內有各種各樣的明信片,有供書寫的櫃檯。另外還有賣各種郵政紀念品的櫃檯,甚至有賣玩具的櫃檯。可見如今無論是什麼地方、什麼單位部門,都以商業——賺錢爲主,一個個用盡各種方法來從別人的口袋裏掏錢。不過,最北郵局倒是充分估計了遊客的心理,所以他們這裏纔會這麼熱鬧,真是生意興隆啊!兩個女兒都分別給自己的孩子買了明信片,並填寫了家裏或其他打算寄去的地址,投進郵筒,我們才意興闌珊地回到旅店。

收拾好行李,我們就要離開北極村了。車到村口,發現有一塊大碑石立在路旁,上書“北極村”三個大字。我們便立即要求司機停車,要在石碑前拍照留念。拍完照,就離開了這個我國最北的地方。

這裏還會再來嗎?估計是不會再來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