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虎部落的馬場、馬術表演和蒙古包

——從大興安嶺到呼倫貝爾(六)

上一篇:白樺林和額爾古納河

離開額爾古納河就算是進入牧區了,在眼前展現的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

呼倫貝爾大草原很有特色:遠處有一些緩緩的山坡,公路兩側平展展的,一望無際地都是綠色的草地,而且這草都不怎麼長。也許是剛剛進入夏季不久,草還來不及長長吧,總之是一點也體會不到那種“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感覺。

司機說,“風吹草低見牛羊”?那是詩中寫的,草原上沒有那麼深的草,即使是秋天也不可能有那種情形了,現在牛羊太多了!是啊,現在畜牧業發展,全國將近14億人幾乎沒有不喝牛奶或奶製品的,草長得過牛羊的需要嗎?

我有點失望,是不是我們就看不到稍微深一點的草了?

司機讓我別急,馬上就到馬場了,我們可以騎馬到俄羅斯邊界旁邊的草地,那裏的草比較深,因爲那裏是馬場圈起來的,牛羊進不去,所以草就長起來了。

一會兒就到了一處有幾個大蒙古包的地方。在一個較大的停車場停好車,司機說,這裏有個正規的馬場,除了騎馬還可以玩卡丁車、射箭。遺憾的是,這個馬場叫什麼名忘了。

兩個孩子首先就被卡丁車吸引住了,吵着要先玩卡丁車,於是大女兒夫妻帶着外孫女、小女兒帶着外孫嘻嘻哈哈分別上了兩輛卡丁車,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歪歪扭扭地開出了停車場,往草原深處走去。

可能是前不久下了雨,停車場還有爛泥和一灘灘的水,我們老兩口選了處乾淨的地方等着他們。也就不到二十分鐘吧,他們回來了。這時車已開得明顯穩多了,只是車上都濺有不少泥點子。浩浩興奮地大聲告訴我們:“太好玩了!一蹦一蹦的。”薇薇解釋說,草地上沒有路,不平,所以卡丁車一蹦一蹦的。孩子嘛,就是圖個新鮮和刺激。

接下來就進入馬場了。買好票,趁等上一批騎馬的回來的時候,服務員讓我們先穿好防護服,並仔細地給我們介紹騎馬的要領。

一會兒,七八匹馬馱着遊客回來了,馬倌幫助他們下馬後就招呼我們上馬。這些馬很高大,要用手幫助才能把腳伸進馬鐙,然後抓住馬鞍費很大的力才能跨上馬背。好在這些馬也很老實,不亂動,不然就後果難料了!女人們則一個個都要扶上去了。薇薇膽大,一個人騎一匹馬;浩浩則由一個年輕馬倌帶着騎。

爲保險起見,我們的隊伍一前一後各有一個馬倌照應着。在前頭的馬倌引導下,我們的馬隊出發了。

馬鞍子比較硬,有點硌屁股,而且馬走的時候腰部一聳一聳的,顯得有點顛。我緊緊地抓住鞍子前的扶手,悄悄用腳夾緊馬肚子,想讓馬跑起來過過騎馬奔騰的癮;誰知道這馬只是小跑了幾步就不跑了,仍然跟着馬隊不緊不慢地踱步。唉,看來是經過了訓練的,不會由着遊客的性子來的:萬一控制不住,從馬背上摔下來了,就糟了。還有這是一個馬隊,不會有單匹馬離羣的。我只得作罷。

走進草原深處了,果然草更深了,起碼可以算是“淺草才能沒馬蹄”吧。不,有的地方更茂盛,甚至可以遮沒馬腿的一半了。草地裏有水,馬走過的一條隱隱約約的“路”幾乎成了一條水溝。看來這裏也可以算是溼地了。

走到圍有鐵絲網的地方了。馬倌說,鐵絲網外是禁區,接近俄羅斯界,不能靠近的。馬隊折轉頭從另一條“路”返回。我有點不甘心,跟馬倌說,我們能不能稍稍跑一下?馬倌點點頭帶頭小跑起來,浩浩立刻興奮得尖叫起來,總算是跑過一回了。我們一隊八匹馬一溜小跑跑向草甸子外,僅一兩分鐘,就又恢復了漫步。其間繞過了幾個乾草堆,說是給馬和牛羊儲備的過冬糧沒有吃完呢。

整個過程大約半個多小時,我們就回到了原處。馬打着響鼻,在原地轉着圈,似乎也仍然意猶未盡。不過,我們還是得下馬了,下一批遊客又在等着呢。

中午就在附近的一個特大蒙古包裏吃飯,裏面擺了十幾張桌子,還有吧檯什麼的,裝修十分豪華,菜品樣式也多,我們吃得十分滿意。

飯後繼續進發。不久就到了一個叫巴爾虎蒙古部落的地方。剛停車就聽有人在喊:馬之舞表演馬上要開始了,請遊客們抓緊買票進場。趕得早不如趕得巧,我們趕緊買票進場了。

進去一看,裏面是一片很大的圍起來的草地,估計有好幾個足球場那麼大。靠北邊有個簡易看臺,看臺前是一塊長二三百米寬幾十米的沙地,東西兩頭繞過草地形成了一個橢圓的跑道,看來馬是要在跑道上奔跑了,看臺前的沙地就是表演區域。

從草原深處過來了一羣馬,到了跑道後,只見兩個手持套馬杆的漢子一邊一個驅趕着馬羣奔跑起來。跑過看臺時,馬羣猶如一朵朵不同色彩的雲在狂風驅趕下呼嘯着從眼前一飄就過去了。馬蹄濺起了沙土,幸好是前不久下過雨,沙土是溼的,要不然揚起的塵土就會遮天蔽日了。

馬羣奔跑了兩個圈後在東頭的空地上停下來了。這時一羣穿着蒙族盛裝的青年男女在表演區跳起了蒙族舞蹈。在馬頭琴悠揚的樂聲中,他們一會兒像是騎着馬在奔騰,一會兒像是雄鷹在翱翔;他們還不時跳躍起來,落地後靴子濺起的沙土沾在裙子或蒙古袍上,又隨着旋轉的舞姿甩落在地上。這些舞蹈我們在電視上也曾看過,但是卻從來沒有受到如此的感染,因爲這是在草原上,在藍天白雲下,是這些在馬背上長大的青年於生育撫養他們的土地上盡情地抒發他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

表演了幾個舞蹈節目後,“馬之舞”的重頭戲——馬術表演開始了。只見一個個騎手驅馬從看臺前跑過:有的在馬上跳躍忽前忽後,有的從地上一躍上馬然後橫臥在馬背上,有的一隻腳勾住馬鐙倒吊在馬的一側或藏身於馬腹,有的甚至站在馬背上猶如一杆不倒的旗幟……忽然有姑娘把一根根黃白藍紅的哈達等距離鋪在地上,騎手從一頭策馬飛奔而來,突然俯身一側,伸手把哈達一把撈起,然後揚起手,五彩的哈達在他手上隨風飄舞。隨之又有騎手駕馭着兩匹馬並排而奔,只見他兩隻腳分別站在兩匹馬的背上,隨着馬的飛奔他在馬背上不停地起起伏伏,卻穩穩地站着,像是在馬背上生了根!看臺上頓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這個騎手太了不得了,表演得太精彩了,也太危險了!須知這是兩匹馬在奔跑,必須駕馭它們同時起步同時揚蹄同時落地,而且必須同一頻率同一速度,一旦有一丁點失誤,後果就不堪設想啊!

一個多小時的精彩表演結束了,遊客們在看臺上起立,熱烈地鼓着掌,目送着馬羣走向了草原深處,目送着演員們和騎手們騎着馬向大家揮手告別,久久不願離去。

司機招呼我們離場,然後引領着我們走向旁邊的巴爾虎民俗園。

園內有若干個蒙古包,蒙古包之間有石子鋪就的小路連接,路邊放有勒勒車等遊牧民族的交通生活工具。進園之後就有一名導遊引領,我們被首先引進了一個教大家說簡單蒙語的蒙古包。我們像小學生那樣在幾排小馬紮上坐下來,一個穿着蒙族服裝的年輕女教師教我們說藍天、白雲,阿爸、阿媽,牛、羊、馬……浩浩饒有興致地跟着念,老師表揚了他,他更得意地大聲念着。我們年紀大的,一出蒙古包就全忘了。

接着我們先後參觀了各有特色的蒙古包。成吉思汗祭祀包裏有成吉思汗的塑像及其他幾個王公大臣的塑像,四周牆壁上布展着成吉思汗功績的圖片;蒙古族的發展史包裏展有蒙古族的發源地、遷徙路線和發展概況;牧羊犬和蒙古獒包裏有各種牧羊犬和蒙古獒的標本;羊毛氈包裏有怎樣製作羊毛氈的圖片展示以及各種用羊毛氈製作的工藝品,如在羊毛氈上烙制的畫,羊毛氈做的被子、挎包、衣服等等……

園內最高處還有一個高高的敖包。以前我聽歌曲《敖包相會》以爲是歌唱青年男女在一個什麼蒙古包裏的會面,現在才知道敖包其實是一個用石塊壘起來的高高的圓堆,頂端插有柳條等,形似烽火臺,原來是草原上人們用石頭或土塊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標誌,後來逐步演變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禱豐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徵。敖包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在蒙古牧民心目中都佔據着很重要的地位,它能保佑牧民平安無事、人畜興旺,象徵着吉祥。人們每逢外出遠行,凡路經過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馬向敖包參拜,祈禱平安。還要往敖包上添幾塊石頭或幾捧土,然後才跨馬上路。我們也按照導遊的指示,圍着敖包轉三個圈,並往上扔了一些石頭或土塊。

從敖包下來,我們來到一個餵養和模擬擠牛奶的地方,孩子們自然是十分積極地體驗了一番。接着我們又到一個蒙古包內去穿蒙古族的服裝。包內周圍掛滿了各種顏色各種式樣的大大小小男男女女的服裝,蒙古袍、裙子、帽子等等一應俱全。我們各人挑選了一套中意的,穿上出來拍了照,然後脫下掛回。

最後進入一個蒙古包喝奶茶。一個蒙古族大媽笑吟吟地向我們問好,然後給我們每人一個杯子,倒了一點點奶茶,讓我們先嚐嘗。她說這是真正的牛奶煮的奶茶,跟商店裏賣的不一樣,不知道我們是否喝得慣。我小心地啜了一口,有一股羶味,更有一種濃濃的奶香。於是我伸出杯子,接了滿滿的一杯。熱乎乎的奶茶喝下肚,渾身都舒暢起來,我覺得的確是不虛此行了。

走出巴爾虎蒙古部落時間已經不早了,司機一邊忙着開車趕路,一邊打開了音響。降央卓瑪的歌聲在車內響起來,頓時竟覺得歌聲有一種遼闊的感覺。我們不由得隨着她的歌唱哼着:

……

呼倫貝爾大草原,

白雲朵朵飄在我心間。

呼倫貝爾大草原,

我的心愛我的思戀。

……

看看車外一望無際的草原,再擡頭看看蔚藍的天空,白雲朵朵就在頭頂飄着,好像伸手就能夠着,甚至可以撕下一片來做衣服。太美了!真正是歌裏唱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我的心愛我的思戀!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路邊還可以看到羊羣、牛羣或是馬羣,旁邊並沒有人在看着。我說,這麼晚了,怎麼還不把這些牛羊趕進圈呢?司機說,就讓它們在外面吃夜草的。它們都有自己的領地,不會亂走,也不會有人來偷的。即使走失了也找得到,都有各自不同的烙印或記號呢。哦,是的,騎馬時就看到馬屁股是有個烙印的,原來是各家的記號。

看見黑山頭的燈火了。我問,是《木蘭詩》中的那個“黑山頭”嗎?司機說是的。我不禁念起了詩句:“旦辭爺孃去,暮至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看來,花木蘭替父從軍不僅到了呼倫貝爾大草原,可能還到了更北的地方。

突然司機說不對,預訂的住宿點不在黑山頭鎮。於是掉頭返回,在剛剛路過的有一片蒙古包的地方停了車。我們下車後看見一個大門上有“安達情蒙古部落”幾個字。進去辦好入住手續後,正巧趕上門外的場子上舉行篝火晚會,我和老伴出去看了一會兒,覺得沒什麼特色,就進屬於我們的蒙古包了。

一個蒙古包就是一間客房,裏面跟一般的酒店沒什麼區別,一樣有席夢思牀,有淋浴,有馬桶等,也有窗戶,只是在周圍牆壁上掛有成吉思汗的畫像和牛羊草原的油畫。

由於白天玩得很累,這一晚睡得很香。

下一篇:忘不了滿洲里的燈火輝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