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的主要特點及其書寫技巧

草書與篆丶隸丶楷丶行諸種書體比較而言,其特點可主要概括爲:簡易流美。抒情寫意。

其結體省筆丶變形,刪繁就簡,使書寫趨於便捷爽利。省略點畫細節,以概貌約形體,打破平衡,變形誇張其勢,使發揮情性更有餘地。


書寫運筆以使轉爲主,以點畫爲輔。打破勻速,突顯節奏變化。

孫過庭《書譜序》雲,"草以點畫爲情性,使轉爲形質″。"草乖使轉不能成字″。


草書的起始階段,也是實用型的。所謂"倚馬可待"立等遂取,所謂"匆匆不暇"而作草。前者爲環境條件所限,後者爲時間所迫。現實生活中對機動便利的要求,促成了草書體例的形成。

畢竟"草"之隨機隨意性,最終難逃"不登大雅之堂"的命運,跳出實用範疇,成了文人墨客的公餘炫技之便。由於其脫離了謹嚴的規矩束縛,也便成就了它的另類藝術風格。盛唐出現"顛張"丶"醉素″的狂放大草書,可以說完全走出了實用。再以此用於魏晉前後的簡牘丶翰扎之書寫,那就是格格不入了,與小草書都完全是兩碼事了。


草書的書寫創作,從技法丶技能上說,也應把握其特有的規律丶原則性。孫過庭有言,"草不兼真,殆於專謹″。凡事過猶不及,草得沒了節制,就是了草丶草率了,就是病(殆)了,就是過失了。所以他強調,"草無點畫,不揚魁岸"。光突出照顧草書書寫的使轉流便,便無氣魄丶態勢之張力。這是特別要注意到的,不少朋友逆反心理,不願對楷書功夫夯實,其實是對草書創作能力的弱化。

草書的字內功丶字外功之要求都是很高的。"無間心手,忘懷楷則,自可背羲獻而無失,違鍾張而尚工"。忘懷楷則,決不是不要規矩,不下基礎功夫。而是要求基礎沉厚,功夫純熟,"心不厭精,手不忘熟","若運用近於精熟,規矩諳於胸襟,自然容與徘徊","瀟灑流落,翰逸神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