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花唤取春同住


我是听风说的,李树开花了,开在立春时。

听了风的音讯,我有点惶惶,之前都没传来过消息,李花竟那么突然地闪身一现,不经意地就黎稷彧彧,不经意地就现身树下那朵最艳的蘑菇旁,冁然而笑。所有的葳蕤,所有的鲜艳,都只能浅躺在那一簇簇纯白的笑靥里讪讪,讪讪在白似雪娇如玉的笑靥里。

春雨飘过的那天,李花甚至还没绽苞,我还在惦念着李树隔壁的那株茶花,晤谈甚欢,估摸着也该欢颜毕露了,谁曾想却让李花抢了先。

茶花倒不以为然,哲学家似地冒出一句:晚霞未必逊朝阳。“闲着也是闲着,”茶花略含笑意,“不如趁着春光旖旎我未忙时,你我浅斟低酌几杯吧!”远处的山面荡起层层绿浪,迢递而来荡得我的心坎坷不安:“呵呵,几许苍茫几许烟雨,江干话别他日定有重逢时——您和蟹爪兰觥斛交错吧,我和李花寒暄则个、寒暄则个!”

李花在家乡算是舶来品了,近些年才识庐山真面目。我作了作揖:敢问仙乡何处师承何人?小李倒也客气,拱了拱手反问我:“您呢?”

我的老师张东华先生。先生嘱我写东西要“再在章法和内涵上丰富下,不炫技。”快餐文化时代,人人却都只求眼前菜式能一博眼球,哪管其中营养,味精越加多菜品越美味。全然遗忘了荤素菜皆本有鲜味,那才是现下快餐文化所极力标榜的“从前慢”,慢慢炖,慢慢地甘而甜。却是红尘嘈杂世事嘈杂人心也嘈杂,章法已乱,内涵更难求,谁都不肯慢下脚步的今天,学生我也只能亦步亦趋,实在愧对老师厚望,越写也不成样了。

写作本为欢心舒心,倘若沽了名誉,比着谁谁今年发表了多少,谁谁今年得了某大奖,谁谁今年大作受关注度空前高涨,那我倒宁愿折回身和茶花一醉方休。沉醉不知归路至少往来无白丁,春风里斜躺溪边柳树下看小桥没菰蒋,麦深不见人,李花深处遥见古时人。

古时,黄庭坚疑惑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试问若有人知春去处,岂知李花唤取春同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