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的記憶

最近出差,多出了大把讀書時間,帶出來的書有些速速讀完,有些不感興趣不想再讀。一時無書可讀,於是從噹噹上找書。

翻着翻着發現一本烹飪書,作者是羅生堂。曾經看過他的書,一位五星酒店的大廚,對於如何做菜,尤其是川菜很有心得。

他在書中不僅告訴你這道菜如何做,還會告訴你爲什麼要這樣做。這一點很不同於普通的食譜書,簡單羅列所需食材和烹飪步驟,一道道菜看似簡單,但當自己做出來味道卻又天差地別,可又不清楚是中間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看了他的書,我才明白,做菜這件事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懂得了烹飪之道才能真正提高烹飪之術。

前兩年,我也曾認真地想學做菜,感覺會做菜和會寫文章一樣,是件很酷的事,是件可以曬朋友圈得到很多讚的事,於是欣欣然地嘗試做了幾頓。

結果,當我滿臉油煙地端出一盤菜時,發現好像並不是那麼回事,色香味都很勉強,花了時間、精力卻沒有得到正反饋,很快我就放棄了。

總結教訓是,做菜是一件非常考驗耐心的事,從買菜、洗菜、切菜到炒菜,好比一個系統工程,裏面不僅有串行,還有並行,環環相扣。尤其在炒菜環節,又受各種細節影響,比如油量、油溫、火力、時長等,如果這些拿捏不準,是非常影響味道的。所以會做菜的人絕對是熱愛做菜的人,得是真愛。

於是,我發現自己在做菜這件事上,非常缺乏耐心,比如肉絲切得粗細不等,蔬菜摘得長短不一,總是一個環節沒有完成就想着下一個環節,經常手忙腳亂。

爲什麼我在做菜這件事上缺乏耐心呢?我想可能是,在潛意識裏我並沒有覺得做菜是件重要的事,不認同它的重要性,因此在分配注意力上,做菜這件事的優先性要低很多,導致做菜時常常心不在焉、急於求成,並不能真正地沉浸其中,專心地做好每個步驟。

但是,最近我又升起了想學做菜的心,這源於《小森林》這部電影。劇中市子獨自居住在深山小屋,認真地照顧着自己的日常起居飲食,雖然媽媽沒有陪伴身邊,但是媽媽做過的飯菜味道卻一直陪伴着她,想起媽媽時,她就做一道媽媽曾經做過的菜,這種味道的記憶讓我很有感觸。

十幾年後,我的孩子也會長大離開家獨自生活,那時的他會認真照顧自己嗎?這是不是取決於現在的我呢?

如果他從小看到的媽媽就是認真對待飲食的,媽媽做的飯菜是讓他記憶深刻的,這是不是會讓他留下味道的記憶,讓他感受到即使獨自一人也要認真生活的意義?

當他在外學習工作時,想起媽媽做的飯菜味道,如果離家近回家吃上一頓,如果離家遠不便回,是不是可以自己做上一頓,以解思家之情。

希望我可以學會做菜,爲家人,留下種種味道的記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