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寫作業氣到哭?這麼做就對了!

總是有報道說家長陪孩子寫作業太折磨人,甚至有家長嫌棄孩子寫作業太慢,氣的得了中風。

有人說這已經成爲了一種社會現象,在我看來,其實折射的是教育焦慮問題。很多家長都是被放養長大的,生活的時代宣揚集體主義,抹殺個體;現在這個時代正好相反,突出個體,彰顯個性,而且這個時代變化太快,很多家長過去的經驗已經不能指導孩子了,很多家長自身都是在適應期,再加上找工作難,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社會輿論使得家長越發的焦慮。這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也是必然會出現的一種情況,需要我們用平常心去看待,不必過分的焦慮。


我姐姐自己從小是被父母放養長大的,她對小孩的功課從來不着急,老師要求家長檢查小孩的功課後簽名,她從來不檢查,只管簽名,還跟小孩說學習是你自己的事。頭兩年小孩的成績中等,老師讓她好好管管小孩,她口頭答應老師,卻一如既往放任小孩。到第三年學英語了,直接告訴小孩,媽媽沒學過英語,得靠你自己。小孩數學成績偶爾不好,她只是提醒一下,問問原因,不會的題給她講解思路。四五年級的時候,小孩成績突然突飛猛進,每學期都能拿回一個小獎狀,每天晚上覆習英語,還教我姐姐學英語單詞,自己的舞蹈也跳的很好,還去濰坊參加了比賽。每當鄰居爲了管孩子作業,大吼大叫的時候,我姐就悠哉悠哉的做着自己的事兒,或者做飯或者看書,而小孩兒,就這在樓下書桌前寫自己的作業,寫完作業就看書,看了書之後有時間還可以玩一會兒,小孩越來越有主見有自信了也更獨立了。



看到這,你是不是又要說看看人家的孩子!殊不知,人家孩子的父母也是這樣想的。其實,我們都是這樣,對外人挺好,對親近的人要求過高,耐心卻更低,尤其是對自己的孩子,永遠都是別人家的孩子怎樣怎樣好,自己的孩子哪哪都是缺點。

我們似乎都忘了,孩子剛出生的那一刻,孩子只是對你笑笑,揮舞着小手小腳,就讓你心裏滿足的不得了。他出生的哪一刻,你對他是有期待的,但你會對他過多要求嗎?你會要求嬰兒的他,以後要學習成績好,要考多少分?要找一個什麼工作?要找一個什麼樣的伴侶?組建一個什麼樣家庭嗎?不會的啊。

那你又是從哪一刻開始對他有要求了呢?是同齡人之間孩子學習成績攀比,還是對未來的不確定讓你害怕了呢?你對他開始有了要求,你的臉上你的心裏有了焦慮,你對他開始嚴苛,你覺得這是在對她好,你覺得這是因爲你愛他。

可是錯誤的表達方式並不能讓他感覺到愛,只會感到害怕,不被信任。你可以在每次訓斥之後,看看鏡子裏你自己的表情,也可以看看對面孩子的表情是什麼樣的?你的焦慮和恐懼會傳染給孩子,孩子越害怕越做不好,越做不好你越生氣,他就越害怕做的更差。


溫尼科特強調嬰兒的發育成長需要兩部分的母親功能,一個是母親對孩子愛的灌注,也就是原始母愛對孩子的滋養,另一個就是對孩子攻擊性提供抱持性環境,通過對他攻擊性的理解和接納來幫助孩子從非我到"我”的成長。孩子通過攻擊,看到母親這個客體並沒有變化,還在繼續愛他,在孩子的眼裏就會看到母親與自己的不同,原來媽媽並不和他一樣,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看到了母親在他攻擊性下的"倖存",也就體驗到了自己全能感的侷限,看到了媽媽的獨立,使孩子得以分化地看待自己。


簡單來說,就是無條件的愛孩子,給她安全感。你要讓孩子知道,你愛他跟她成績好壞沒有關係,不會因爲成績好才愛他,也不會因爲孩子這次成績差就不愛他了;給他信任感,相信孩子有能力去獨立負責自己的事了,逐漸學會放手,讓他知道學習是他自己的事,你相信他有能力管理好自己,要讓他學會對自己的事情負責。

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就是說如果今天你的孩子犯了錯,別急着發作,千萬不要把你一天的勞累和負面情緒遷怒到孩子的身上。你需要提醒自己,你不是孩子的敵人。先冷靜下來,安撫他,瞭解事情的真相,和他內心真實的想法。如果他犯了錯而不自知,你要告訴他、警告他,如果他已經自責的厲害,你罵他,只會更傷害他。這個傷害,輕則只會讓她緊閉心門,任何學校發生的事或是自己的小祕密都不會告訴你,重則,他有能力的那一天可能會主動逃離這個牢籠和這個家斷絕關係。

永遠記得給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最重要,在這樣的環境氛圍下,才更能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生命活力。

Ps: 對於輔導作業我的個人經驗,僅供參考。

錯誤做法:訓斥孩子:"你氣死我了,怎麼又沒寫完,我一會兒不看着都不行,快點寫!我看着你。"

通常結果:孩子並不着急,依然慢慢悠悠看。

正確做法:嚴肅、平靜地對孩子說:"孩子,寫作業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對自己的事負責,沒寫完不準寫了,該睡覺了,明天自己去學校跟老師解釋吧。"

(適當地讓孩子承擔,因自己的行爲,所帶來的一些後果。)

通常結果:孩子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很後悔,心裏可能會想:"這下完了,怎麼跟老師說呀,看來明天寫作業得快點了,不然還得挨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