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成長

醒得太早了!

我突然間特別想寫一些文字,於是開始思考該選一個怎樣的角度,該取一個怎樣的題目。想到了看過的青山七惠的一本書《一個人的好天氣》,那麼,我隨便取個題目就叫《獨自成長》吧!

我不太記得《一個人的好天氣》這本書的詳細內容了,我只知道,整本書我看得很糾結又感到很意外,整個故事的展開就像白開水,你覺得缺少味道,可是你卻放不下它,因爲它能帶給你止渴的感覺。我試着去揣摩與回味這種感覺,直到現在,我才能依稀辨別出來,也許這就是生活的味道。

周嘉寧的一篇文章叫做《一個人住的第三年》,我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中了這篇文章的毒,總而言之,幾個月前,我在自己的期待之下開始了獨居生活,因爲我希望在結婚前能有一到兩年的獨自生活,能充分享受自己(連男朋友是誰都不知道的我考慮這麼多是不是太過分了(⊙o⊙)!)。我從來沒有一個人住過,獨居讓我感到興奮,但很快我就感到孤獨,沒有人跟我說話,世界偶爾安靜的可怕。可喜的是,我又很快就習慣了,並且感到格外的愜意。

每個週末我都花半天時間把客廳、臥室以及衛生間打掃得乾乾淨淨,東西擺放的整整齊齊,屋子的清爽讓我感到格外的舒適。但奇怪的是,我又會覺得落寞,好像屋子缺少一點煙火氣。

每個週末我都會學一道新菜,然後把它放在香哈菜譜這個app上,我可以收穫到很多贊以及鼓勵,這讓我更加有興趣。網友們都特別的善良,如果我說這道菜有些糟糕,他們都會以正面的態度迴應我,你知道嗎,有人給你積極的迴應多麼的重要,儘管那些人你一個都不認識。我記得直到大學畢業,我還因爲做飯炒菜這些事和媽媽鬧過矛盾。媽媽說,你做飯都不會,以後總要吃虧的。我信誓旦旦地告訴媽媽:“現在什麼年代了,女生不會做飯又怎麼了,你看着,我會找一個很會做飯的老公的。”(哎呀,這裏好想笑)卻不曾想過,在我開始獨居生活後,我竟然開始喜歡上做飯,做飯可麻煩了,卻又很滿足。

每個週末,會很耐心的打理我的植物。我以前一直覺得自己是個情感細膩的姑娘,直到我養了植物以後,我才發現那都是假像。連仙人球都會養死的我顯得特別笨拙,這不,在養死了好幾盆植物以後,我終於選擇了水培這個方式。在某寶上以每盆9.9元的價格買了好多盆,依次放在隔板上,房間顯得格外有生機。我依次給它們換水,依次小心翼翼的擦拭着它們的葉子。它們沒有再死去,至少現在沒有,原來養植物要如此用心,原來如此用心養植物會很開心。

每個週末…………

每個週末一個人幹很多的事,偶爾也會去同事家裏吃頓飯,也會出去逛逛,但更多的是,獨自一人。

我享受着獨居的愜意,我甚至有時候會想,原來一個人生活也不過如此嘛!要是讓我一直這樣過,我也是會承受的住的。但反過神,這樣的想法會讓自己覺得有一絲恐懼。我越來越習慣這樣獨居的生活狀態,也就越來越難作出一些改變。自己的確就像一個旁觀者一樣,在生活着,就像《一個人的好天氣》給我的感覺,是白開水,沒有味道卻很解渴。

才幾個月而已,往後還會有很長很長的時間。會遇到生病或者出現蟑螂這些各種問題,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我不能再繼續將自己封閉。一起工作的辦公室裏有個師姐,她也是一個人住,我常常會對她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我總覺的,有一些不知道怎麼表達的感受她應該會明白。週末裏,若是全天都沒有出門,在一天的最後,看到微信步數裏,她和我相差不多的又少的可憐的步數裏,會自以爲是的認爲這是同類。

你說我在成長嗎?真的,我自己都不知道,不是說,獨居可以讓自己遇見自己,從而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嗎?其實,我並不知道。難道是時間太短的原因嗎?我只是知道,自己變得有些複雜了,忘了怎麼在人與人之間去簡單的表達自己的喜歡與不喜歡,也忘了怎麼去接受喜歡。我開始去簡單的回憶,我和我的閨密們成爲閨密,是因爲,我發自內心的表達對她們的欣賞,是因爲我始終會堅持自己的原則,更是因爲我們彼此在不斷的寬容與原諒。我人生中第一次認真的喜歡上一個男孩,是因爲他總是逗我笑,逗我笑,笑着笑着就喜歡上了,喜歡上了才發現原來他可以這樣的美好。可是現在去喜歡一個人爲什麼要給自己加上那麼多的枷鎖,爲什麼要將自己封閉,爲什麼在不多與外界接觸的同時要感嘆愛情這個玩意並不眷顧自己。打開自己的心,走出去。

哎呀,天亮了,我必須得收拾收拾去上班了。用了幾十分鐘寫了一些我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的東西,但是,我現在覺得心情不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