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乒乓球的發力與人品

古人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酒品如人品,棋品如人品,字如其人,文如其人。可見,如果你有一雙善於觀察和發現的眼睛,你就能從人們從事的各種活動中發現人品在其中的影子,尤其是在沒有正規教練教授過的俗稱野路子的把式中,人品幾乎是赤裸裸地躺在那裏供人欣賞,我們從現實的具象中窺見人們最隱密的內心世界。

本人是一個鐵桿的乒乓球愛好者,對於那些業餘愛好者的通病也就相當瞭解且實際上自己也是從不斷修改錯誤動作的過程中走過來的,而本人的心理也就是在夜以繼日的乒乓球學習中不斷地成熟起來,從而漸漸地打出了健康有力的球來。下面我就分類闡述一下在乒乓球擊打中的發力問題如何對應與人的品性。

1,不發力,只借力。

這類人是最多的,我們知道這樣借力擊打的方式是最穩妥的擊球方式,它雖然對對手威脅不大,但是卻可以最大可能地保證自己不失誤,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不做事的人永遠不會犯錯。這樣的人缺乏膽量,一生沒有什麼大的理想,總處在防守的狀態,遇事喜歡觀望和猶豫,是一個循規蹈矩者。

2,用手發力

這樣的發力方式由於沒有核心發力區,只是局部發力,所以只能發上一部分很有限的力量。類似於我們生活中經常可以碰到的靠做表面工作標榜自己能力強和靠陰謀詭計來發力的人,這樣的人喜歡走捷徑,怕吃苦,所以這種用手擊打的“高效率”擊打方式深受其喜歡。

3,不該發力的時候發力,該發力的時候不發力。

這種人類似那些偏離主業,忽視正務的人,對事態的發展沒有判斷識別能力,不根據實際情況一味蠻幹的人。

4,正手發力不暢或者反手發力不暢

這種人的品質上有明顯的短板,可以從事一些局部的工作,所以很難達到完美人生要求的全面性。

完美的發力是將力量從腳蹬地發出,通過轉腰扭胯,大臂帶動小臂傳到手上,這其中身體是柔軟的,力量彷彿是從身體裏被甩出來一樣的,而且發力距離短,動作幅度不大,發力集中,用整塊身體去撬動一個焦點的發力,發完力以後又迅速還原,且可以控制是發大力還是發小力,即避免業餘選手的一味發死力。

隱隱約約感到發力是我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我們的人生能否過的有意義似乎與發力關係密切,此中的深意欲辨已不知從何說下去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