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刷新你對高效閱讀的認知

1、“讀完一本書和”真正學到知識“完全是不同的兩回事。


2、絕大多數的人還處在飽受閱讀之苦的狀態中:看不下去,沒有毅力堅持,看完就忘。

如果瞭解“認知心理學”就會讓學習少走彎路。


3、書籍中的知識是如何進入我們大腦的?

知識進入我們大腦會經歷三重關卡:感覺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


如果把“大腦”比作一個公司的話,“知識”就像一個面試者。需要經過三層重重的考驗才能被“大腦”這個公司所吸收。


感覺記憶:

就是信息進入大腦的第一道關卡。

什麼是感覺記憶呢?比如我們平時眼睛看到的東西、耳朵聽到的聲音、手指觸碰到物體的感覺,這些都是感覺記憶。不過,大部分的感覺記憶,我們是察覺不到的。

短時記憶:

一旦感覺記憶裏有信息吸引到我們的注意力,這些信息就會進入我們的短時記憶,也就是我們的工作記憶,並被我們意識到。

不過信息要想真正留存在我們的大腦裏的話,還得進入長時記憶才行。

4、長時記憶就永遠不會忘記嗎?

答:不是的。有的長時記憶可能保留一輩子,但是有的可能幾個月就忘了。

5、爲什麼看完書感覺沒有學到東西?

這裏的原因就是沒有設置閱讀目標,或者說閱讀目標不清晰。

這就跟“知識”這個求職者來投簡歷,但是逛了一圈,發現這家公司沒有適合自己的崗位,就離開了一樣。大腦沒有招到合適的人,自然空空如也啊。

6、大腦的短時記憶很有限,如果我們同時啃好幾本書,大腦的短時記憶就會超負荷,很多知識便無法很好地被我們吸收。

還有如果難度太大,很多知識也很難被我們吸收。這也就是爲什麼我們讀書讀不下去的原因。


7、閱讀效率低(看了就忘)的原因是我們沒有管理好我們的注意力。如果閱讀效應低,知識轉化率就低。

8、怎樣讓知識長期的存在大腦裏呢?

答案就是,得讓大腦經常調用知識,把知識不斷運用出來才行。

9、當我們吸收的知識越來越多,卻沒有形成體系化的結構時,知識就會變得混亂和分散。


10、總結:書中的知識要存儲進大腦,先是會變成不易被我們察覺的感覺記憶。通過集中注意力,變成短時記憶,再經過複述和吸收,最終才變成長時記憶。

在這個過程中,還需將知識不斷從長時記憶裏調用出來,運用到生活中,它才能真正留存在我們的大腦裏。


閱讀中還會遇到這三類問題:

看不進去

看完就忘

收穫感低



導致的原因就是:

看不進去——感覺記憶:目標管理問題

看完就忘——短時記憶:注意力管理問題

收穫感低——長時記憶:知識運用問題


解決方法:

目標管理問題(看不進去):用興趣記錄表和目標管理表來解決。

注意力管理問題(看了就忘):用速度劃線法和一元筆記法解決。

知識運用問題(收穫感低):用功能查詢法和趣味行動法解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