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英德,500美元問鼎百事CEO,牛掰在這些地方

文 I 鳶落   圖  I 源自網絡

01

人都渴望自己能逆襲,書寫神話,但能做到的少之又少,畢竟每個人的天賦、能力、際遇、努力、家庭出身不同,結果也不一樣。

有人含着金湯匙出生,先天幸運,後天努力,比如美國總統川普的女兒伊萬卡,當然鮮衣怒馬;有的人則是草根逆襲,靠自己的努力、品德,一步步從普通人打拼到金字塔頂尖,比如馬雲。

上週讀完《盧英德:500美元問鼎百事CEO》,今天與大家分享書裏的精華內容。

盧英德和馬雲一樣,也是從草根逆襲到金字塔頂尖的人物,她的成就可以寫一本書,而她的成功祕訣總結起來,就是以下幾個原因。

02

有一個好的家庭,是一個人的財富

盧英德1955年10月28日出生於印度,祖父是退休法官、父親是會計師、母親是全職家庭主婦。祖父和父親讓她接受嚴格的傳統教育,但母親卻實施開放性的教育。

媽媽從小教盧英德鍛鍊自己的思維能力,晚餐前,母親會給她和姐姐出題,讓她們談論當下的時事熱點,並以領導人的身份來思考解決方式,獲勝者有小獎品。

在傳統和開放教育環境中長大,盧英德既有優異的學習成績,也有主見和遠見。23歲,她已是未婚大齡青年,但決定去美國留學深造,父母不支持,還是尊重她的選擇。

懷揣着500美金的盧英德孤身一人來到美國,拿獎學金、打工,生活清苦又窘迫,但她喜歡這裏自由的空氣。

盧英德最大的成功,不是因500美金改變一生,而是有個好媽媽。不僅培養她的思辨能力,還讓她成爲一個光環之下的普通人。

盧英德得知自己即將成爲百事CEO後,迫不及待回家與家人分享。但媽媽在她還沒開口的時候說,你去買點牛奶吧。

盧英德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說,媽媽,我有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她還沒說完,母親就打斷她,不行,你先去買牛奶吧。

盧英德很不開心,她問母親:傭人去哪了,她今天請假。怎麼不讓我老公去買。不行,他太累了,還是你去。

盧英德買回牛奶,跟母親說自己要成爲百事CEO,母親卻沒有表現出特別的喜悅,只是淡淡的說,我不管你是不是要成爲百事CEO,但你要記住,你回到家裏的時候,你的身份首先是妻子、母親、還是我的女兒。你要做好自己現在的角色,把你的皇冠放在院子裏,不要帶入屋裏。

盧英德因爲媽媽的影響,無論受到外界怎樣的讚揚,她都能與家人、朋友、同事保持良好的關係,而不是高處不勝寒。

一個人再成功,如果與身邊人的關係非常糟糕,那人生也是有遺憾的,或者說,他們心智不夠成熟,不能很好平衡家庭與事業的關係。

03

努力是一個人最好的升職法寶

盧英德在印度管理學院碩士畢業後,因能力出色,先後擔任英國紡織公司託塔爾子公司、強生孟買辦事處的產品經理。盧英德對充滿刺激和挑戰的商界非常癡迷,希望在商界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但隨着工作時間越來越長,她發現自己在印度管理學院學到的知識不夠,想要在跨國公司發展,以現在的知識水平是不可能的。她開始翻閱外刊來拓展視野,提升知識水平,因此改變了自己的一生。

在翻閱報紙的時候,她發現耶魯大學管理學院的招生廣告,她非常心動,當時的盧英德是大齡剩女,沒結婚,但依然決定出國,而不是選擇婚姻。

其實,一個人的婚姻與年齡沒有太大的關係,你到了法定結婚年齡,並不意味着你就能擁有一個情投意合的伴侶,一段讓人羨慕的婚姻。

如果到了合適的年齡還沒遇到,不要着急,可能老天覺得你還有更大的成就,讓你先好好學習。

盧英德的想法得到了在美國好友的支持,她遞交申請,最後不止得到通知書,還有獎學金和政府援助。

不管在任何時候、任何崗位,盧英德從來沒忘記學習,才讓她越走越遠。

她每週都要讀五六本書,每天晚上11點到凌晨2點,就是她讀書學習的時間。有天賦,還更努力的人,當然成就非凡。

盧英德在商業上取得巨大成功,的確有天賦的因素,但比天賦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恆的學習和努力,否則再好的天賦也不會創造奇蹟。

04

品行決定了你能風光幾時

盧英德不管在哪,是什麼位置,她從來沒有覺得自己有多厲害,誰都不如她,而是非常謙虛,向他人學習。

贏得百事CEO後,與她一起競選的白懷民決定,如果不能勝出,他就離開百事,另謀發展。

盧英德成爲百事CEO之後,沒有大擺慶功宴,而是馬不停蹄的飛去找正在度假的白懷民,言辭懇切,希望對方留下來。她承諾會提高白懷民的待遇,給了對方一張紙,寫下願望,自己會盡力滿足。

白懷民被盧英德的誠意感動,留下來,成爲百事公司副董事長,他幫盧英德完成了百事管理與業務機構的重組。

盧英德成爲百事的掌舵人之後,從來沒有高高在上、趾高氣揚,而是非常謙虛,與前三位卸任總裁保持良好的關係,向對方諮詢問題,總能得到及時回覆,對方還會直接飛過來見她。

盧英德的身邊人對她的評價都非常高,不是其業務能力,而是爲人處世。

 盧英德的傳奇人生,除了能力,與她的品行是分不開的。

一個人的能力決定了他/她能走多遠,而一個人的德行決定了他/她在那個位置多長時間。

05

要嘗試自己不敢做的

人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工作起來會得心應手,但也很容易當局者迷,而陌生的領域,也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1994年,盧英德因在ABB和摩托羅拉成績斐然,接到了通用CEO傑克韋爾奇和百事CEO韋恩的加盟邀請。

而當時的通用是500強的前十,CEO傑克韋爾奇是非常有眼光、能力的企業家,能力比盧英德還強。如果盧英德去了,光芒會被韋爾奇掩蓋,她很難有什麼關鍵性的突破。

對百事來說,盧英德是最理想的人選,但問題也有,盧英德擅長工業領域,百事是食品,她以前從未接觸過。

但百事的CEO說服盧英德,認爲盧英德是最理想的人選,他們內部有非常出色的技術專家,可以協助她,盧英德不用具體負責,只需要統籌規劃就好。

盧英德思慮再三,選擇百事,做了充分的調研之後,她做了幾件大事。

1、給百事瘦身,把賺錢的快餐行業剝離百事,專注發展可樂這個核心產業。

2、推出健康飲品,可樂很好喝,但是副作用也很明顯,盧英德上任後,百事推出很多健康飲品,成爲了市場主流產品。

3、併購對百事有利的企業,如生產健康營養產品的純品康納果汁有限公司、桂格燕麥公司、俄羅斯最大的果汁生產商列別江斯公司、俄羅斯乳業巨頭維姆比爾丹公司,讓百事根據競爭力。

1994年,盧英德加入百事,當時百事淨利潤僅有17.5億美金,市場佔比29%,可口可樂爲71%。2003年,百事的投資回報率爲29%,首次超過可口可樂。2008年,百事淨利潤上升到56億美金。

不管是當初揣着500美金從印度到美國,還是選擇百事而不是通用電氣,盧英德都勇於嘗試,而不是一直待在自己熟悉的舒適環境。

如果她按部就班,可能就多了一個家庭主婦,少了一個商界女強人。

06

不管做什麼,要兼顧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

盧英德成爲百事總裁後,每年都會拿一部分錢來做慈善,她認爲一個企業的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是分不開的。

企業投入資金到慈善事業,消費者對品牌會有更高的認可度,促進產品的銷售,利益好了,又可以拿出更多的錢做慈善,如此進入良性循環。

在中國,百事公司投資了母親水窖,讓偏遠地區,飲食困難的人可以喝上乾淨的水,在內蒙,百事投資錢,用於沙漠變綠洲工程。

越是有良好前景的公司,在慈善的投入越多,因爲這是一個企業的責任與使命。

像盧英德一樣,有一個好的家庭和智慧的母親是人生之幸,如果沒有,那就用自己的努力來彌補遺憾。

在前行的道路上,勇於嘗試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在自己選擇好的路上,竭盡全力,再加上天賦,就能有所成就。

但想要一直風光無限,有能力還不夠,還需要有好的德行,與周圍人相處融洽,事業有成、身邊有人才是最大的成功。

圖片源自網絡,感謝創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