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人生方向決定於,你想做什麼?你能做什麼?環境允許你做什麼?

文 | 月幽人

圖| 來自網絡


【0】寫在前面

2018年尾,總結,2019年頭,迎新。正巧,生日在公曆年的歲末年初,總結2018,展望2019,順祝生快!一文三得。

“心靈在路上”、“身體在路上”、“走在成功的路上”是別人的總結。想一睹“讀萬卷書的精神富足”,或者“行萬里路的眼界開闊”,或者“成功路上的鮮花與掌聲”,請君繞道而行。


【1】正視失敗,面對人生

活到現在,我的人生方向,就是沒有方向。因此,本文就是追根究底:我爲何這麼失敗?

瀏覽去年生日文,一句話鬼使神差地震憾着眼睛。

“昨天生日已經過了,那我就來個不一樣的總結,總結一下:我爲什麼這麼失敗?”

今年,如出一轍探討失敗。恐怖,生出一種把人生活成了恐怖片的感覺。害怕,明年,繼續寫下這個句子:我爲什麼這麼失敗?

我爲什麼這麼失敗?我爲什麼這麼失敗?我爲什麼這麼失敗?魔咒?太驚悚了。

謹以此文,獻給與我同頻的掙扎者。說成功,我沒什麼經驗,說起失敗,我倒是有話說。

人生規劃,成功者來寫,更有說服力。失敗者來寫,有點尷尬,人生,過得一塌糊塗,沒有說服力,行文稍不注意,瀰漫着喪氣。即使文采斐然,寫出來也不是榜樣,而是反面教材,警醒大家,多少需要點自嘲的勇氣。在挫敗人生的磨鍊之下,我正好具備厚顏。

我太渴望成功了,從渴望中就知道我的恐懼,我太害怕失敗。

當一個人害怕失敗,要麼急功近利,不擇手段,不達目的誓不罷休,要麼爲避免失敗,選擇逃避,直接放棄選擇。前者也許會成功,而追求的過程,註定贏得不光彩,因心態的扭曲,更大的概率還是失敗。後者活在自欺欺人的世界裏,不做,不開始,也就沒有失敗一說。

我是後者。沒有開始的勇氣,倒是有蹉跎的時間,回顧自己失敗的腳印,我看到了真相,內心發生了海嘯般的變化。

心態發生變化:允許自己失敗。

允許自己失敗,意味着果敢的行動力。哪怕終點是失敗等着我,我也敢開始嘗試自己的想法,敢於行動,抓住機會,而不是像個小孩一樣,雙手遮着眼睛,我害怕,我不敢邁步。

允許自己失敗,意味着正視失敗累積經驗教訓。即使一次又一次失敗,卻能在每一次的失敗中總結經驗,聽取朋友的意見,一次次縮小失敗的概率,而不是像個任性的小孩一樣,雙手堵着耳朵,搖頭說着:“我不聽,我不聽,我就是不聽。”


【2】腳踏實地制定計劃,讓計劃落地可生根

朋友說,你不是正在制定計劃,就是走在制定下一個計劃的路上,然後,再義無反顧地走上推翻前一個計劃的路上。如此,循環往復,樂此不疲。

某次,無意中看到十幾年前的一個日記本,幼稚的字跡裏寫滿宏大的人生計劃。年年歲歲,計劃換了一茬又一茬,我還是忠於當年的自己,是那個不斷造計劃,不斷推翻計劃的人。

總結,反思,得出結論:沒有行動,意志力不夠,不能吃苦,懶惰。

我真實的內心,上演着一場自我聲討的戲碼:我是不是不行呀?我真的不行。我確實不行。

每一次,規劃着雄心壯志,然後,按部就班實施,接着,不出意外地遇到現實阻礙,導致,計劃無法按計劃實行。於是,陷入質疑之中,懷疑能力不足,馬上,內心脆弱,自憐自艾,尋找安慰,最終,好不容易恢復過來,計劃已荒廢好長一段時間。然後,輪迴到推翻上一個計劃,再重新制定一個的怪圈中。

我的人生,從十幾歲開始,到現在的幾十歲,就卡在這個輪迴,從未翻篇。

命運也是樂此不疲地跟我玩着失敗的輪迴,讓我一直重複地考着相同的一道試題,而我考一次,零分,再考一次,零分,再考一次,還是零分。不得不說,對於零分,我還是蠻執着的。

連嶽說,挫折、失敗、不景氣、危機,可以說,每一個人一生都必須經歷這些,它是我們成長的成本,就像成爲蜘蛛俠要有一次生離死別。

成功者,最終能從挫折的灰燼中鳳凰涅盤,與成功攜手獲新生。失敗者,則倒在挫折之中成爲灰燼,與成功錯失終永別。這就是差距。

痛定思痛,發覺我的差距在,觀念上的盲點。

所謂計劃目標,只是一個預估的狀態,一個理想狀態,否則就叫實際目標啦!計劃在實施的過程中,還要根據操作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微調,調整到便於實施,然後,在微調的基礎上,生出一個新的計劃,再實施,再微調,直到可以完美地揉進生活中,不與現實起衝突。

連嶽說,好的行爲是這樣的:系統獲取信息,形成自己的觀念與決策,最後變成行動;行動需要更多系統信息,再次修正觀念與決策,進行下一步的行動。這像引擎一樣驅動人生。

而我,在第一次實施計劃受阻的行動之後,不是去獲取更多的信息,來修正計劃,接着採取下一步行動。每一次遇到阻礙,不是想去質疑計劃不合理,而是質疑自己。因爲深入骨髓的自卑,把力都用到了自己身上,就像左手與右手的博弈,誰輸誰贏,都是自我攻擊。

內在正確的觀念,如人生的引擎,因觀念上的盲點,我驅動不了人生,一直在原地打轉。

什麼是完美計劃?

我認爲的完美計劃,是可以微調成揉進你的生活,像一日三餐一般自然,執行起來不費勁,不會與現實生活的其它事件相沖突,自然而然去執行計劃,無需用到自律,一切已成習慣,習慣已成自然。

沒有完美計劃,只有最適合的計劃。

別人的計劃,再科學,再正確,再有效,那是別人的,是別人根據自身情況量身打造的,適合別人,不一定適合你。你只可借鑑其中放之四海內皆通用的精髓,而無法全盤照搬複製。

你得腳踏實地制定計劃,讓計劃落地生根。

站在自己的生活基礎上去制定計劃纔是腳踏實地,若不存在違反健康的壞習慣,你的生活大框架不變,將計劃的事情,安插進框架之中,這樣制定出來的計劃,纔可以在你的生活裏,一落地,即生根,慢慢扎進土壤裏,長成一顆大樹,讓你受益樹下的陰涼,讓你的人生事半功倍,進入加速度模式。


【3】平衡好“你想幹”與“你能幹”以及“環境允許幹什麼”三件事

古人云:“有志者立長志,無志者常立志。”

短短一句話,囊括了我上面第【2】節的廢話。不過,我並非無志,常立志只因,沒有平衡好“想幹的事”與“能幹的事”,以及“環境允許乾的事”三者之間的關係。

“想幹的事”好比一個人的理想,是一種真空無菌的美好境界,比如,我想當一個有影響力的大作家,寫出轟動世界的文學著作,嘿嘿!

“能幹的事”好比一個人的能力,是讓你客觀地看待自己,認識自己,明白自己的優缺點,綜合成個人實力之後,你能做出多少驚天動地的事情。比如,經過分析之後,我好像寫不了驚世駭俗的大部頭小說,只能寫寫自娛自樂的隨筆雜文而已。

理想與實力存在差距。如何縮小差距?

兩個選擇:

第一,通過學習,增強你的實力,讓實力匹配理想,用行動圓自己的夢。

第二,通過理智分析,降低你的理想層次,讓理想接地氣,屈尊靠近實力。

無論是選擇第一,還是選擇第二,有一個共通點,看到了“想做”與“能做”的現實差距,並且,願意正視這個鴻溝,採取行動去縮小差距。

而還存在第三種選擇的人。

每天在“想幹”的世界裏YY,自我美化,自我陶醉。在“能幹”的世界裏與挫敗共舞,留下一肚子的懷才不遇。若干年以後,在現實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打擊下,肚子裏懷得是怨,懷得是恨,懷得是失意,落下一臉的辛酸無奈,一副怨天尤人的衰相,不衰纔怪。

命運不公平?爲何打擊你?

目的是讓你走出夢幻泡泡,看看腳下的路,一步一個腳印。

命運是公平的。

願意面對現實的人,選擇第一種方式改變自己,或者,選擇第二種方式適應環境,大部分能走出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道路。不知悔改的人,身後是一條鋪滿失意與挫折的路。更有脆弱者,無法面對現實,而逃避到精神的臆想世界中去,落下精神的疾病。

我呢?最初幾年,選擇通過學習去提升自己的實力,多年過去,實力是有所提升,可還是配不上我的理想。因此,這幾年,我開始正視理想,不再好高騖遠,而選擇一個可落地生根的理想。

面對理想與實力的差距,我想改變環境,而選擇用知識武裝自己,練就十八般武藝,爲理想去拼搏。當努力過後,未能如願,我選擇適應環境,讓理想在現實中羽翼豐滿,翱翔天際。

趙曉璃老師說,當我們的個人能量不足的時候,我們絕不能忽視環境我們的“塑造”作用。

是的,無論做出何種選擇,都離不開環境的影響。

“環境允許的事”好比一個人需要面對的現實,人的生存離不開環境,優渥的環境,可爲理想插上雙翼,天高任你飛;匱乏的環境,讓你如折翼的天使,只能低空飛行,甚至匍匐前進。

比如,我的工作需要專心致志,需要全情投入,讓我留給寫作的精力大大減少。在閒暇時間,與家人在一起,沒有一個安靜的寫作環境,同時,照顧家人也要花費時間。時間不夠用,是我一個大硬傷。如此一來,我做一個基本合格的寫手都不夠資格,還談什麼作家夢,我意識到,好像只能當愛好。笑哭!

當然,綜合理想與實力,我們可以去先改變環境,再創造環境,再適應環境。

比如,我可以去學習時間管理,好好利用我的時間,改變時間不夠用的局面。比如,我可以去多認識寫作圈的優秀的人,建立一個支持自己的人脈系統,去向他們學習成功的經驗,去創造一個適合自己成長的環境。

能改的,能創造的,一一做了,剩下無法改變,無法撼動的部分,那就只有去接受,並且適應環境,由環境來塑造自己。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要想立一個長長久久的志,就得以自己的能力爲基準,縮小理想與現實環境的座標差距。

如果,執着於自己想做的事情?想當大作家、大畫家、大導演,而不去考慮自己有沒有實現的實力,而不去考慮環境給你提供了可利用的資源,那就是個夢。夢中,理想美到發光,一觸碰到現實的骨感,“啪”,破滅。

行動時,從環境允許你做什麼開始,一件事一件事地去做,像燕子築巢般,一次銜一根樹枝,一點一點地,去築就自己的理想。撇開環境,空談而已,註定失敗。


【4】在有限的環境中,天賦所在,即努力的方向

環境,既可塑造人,也可限制人。有時候,生在一個怎樣的環境之中,是人力不可控制的事情,可控的部分是,惡劣的環境中,找到讓你閃光的天賦點,興許,還有出頭之日。

職業規劃師趙曉璃老師說,未來的競爭不是吃苦耐勞的競爭,不是投機倒把的競爭,更不是資本追逐的競技,而是天賦才能的競爭。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有人擅長唱歌,有人擅長跳舞,有人擅長畫畫,有人擅長寫作,有人擅長演講,有人擅長講課,有人擅長表演,有人擅長主持,有人擅長銷售,有人擅長管理,有人擅長權謀,有人擅長投資,有人擅長協調關係,有人擅長普通等等,每個人都是自己擅長領域的獨特存在,若是在這個領域持續發力,經過10000小時,相信是可以成爲專家的,至少是半個專家吧!

物慾橫流的當今,我們活在主流價值觀裏,對自己擅長的天賦是如此的小心翼翼,只要是與主流聲音不相符的選擇,統統被屏蔽在視野之外。只要是與世俗成功相背離的路途,都鮮有人走。

兩眼盯着新聞輿論中的紅利行業,盯着紅利行業中的尖端人物,一窩蜂地跟着風向跑,可你想過沒有,你看到的都是金字塔尖的人,他們成功,正得益於,對自己天賦的堅持。

他的地盤,並不一定是你的戰場,也許是你人生的墳場,你的搏浪,只不過是他成功的炮灰而已。

真正要學習的是,尖端人物對天賦那種意志堅定的選擇,不受外界的動搖,尊從內心的選擇。

在籍籍無名時,他們也有過挫折、失敗、危機,面對這些考驗,他們始終如一地堅定初衷,從未放棄,纔是我們的精神營養。

成功的路上,沒有對手,很多人選擇自我放棄。如果成功是一條漫漫長征之路,很多人掉在了沼澤地裏。

任何事物都有符合其自身節奏的發展規律,每一份職業也是一樣的,有一定的發展規律,選擇一份職業之後,會經歷新手期、熟手期、高手期。每一份職業因自身的職業特點不同,各個階段的時間長短不一,而不同的職業之間,也因職業性質,相同的階段也時間各異。

很多人,是沒有捱過新手期的摸爬滾打,忍受不了一個人趕路的孤寂,都死在了新手期。我悲哀地發現,自己在寫作圈裏,連新手都不算。

以寫作爲例,有人說你至少做到日更兩年,纔來談放棄,有人說誰沒有個50萬字的廢稿。以時間來,超兩年NNN多年了,可我沒有日更。以字數來說,自娛自樂公開發表在網上的還不夠10萬字呢,哪來的廢稿?

我是連門都沒進呀!一個整天在門外徘徊的人,有什麼資格說失敗。

我犯了一個大忌,沒有尊重職業發展規律。夢想着一文成名,一飛沖天。到底是愚蠢?還是無知?其實,無知=愚蠢,一回事。

處在新手期的人,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拼得都是體力,拼得是時間,唯有如此,才能由量變達到質變。這纔算入門啊!

我的空想,由量變達到了質變,已經達到神一級別啦!

是誰戳破了我的夢幻泡泡,是現實,2018年,現實打了我太多次的臉,終於,被打醒了。


【5】寫在最後

 

能看到這裏的都是真愛啊!

看到最後,定會猜中2019的目標吧,我不說出來,我等着下一次生日文的時候,來公佈答案吧!

看看現實給我的考卷,我能得多少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