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必成之心,創未有之業

文/曾卉

他們懷揣報國心,把一生獻給科研,挺起中國的脊樑;他們孜孜以求,用幾十年的時間,爲國定義“知識的力量”。他們是中國老牌科學家,或隱姓埋名,或執着耕耘,2019年1月16日,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去世,人民日報的官方微博便出現了這一段關於中國科學家的熱搜,我覺得科學家們的經歷就好比改革開放四十年,這一路我們走得荊棘叢生,這一路註定充滿挑戰。


40年的風雨征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憑着一股逢山開路、逢水搭橋的闖勁,憑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韌勁,成功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作爲一名語文老師,我從教材中就嗅到了一股改革的味道,2008年我剛上初中,那時候我所學的課文大多是《木蘭詩》《論語》等經典名篇,當我在2018年再次翻開2016年部編版初中教材,我驚覺這一本本教材簡直就是改革開放的縮影。


當我翻開七年級下冊第一課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所寫的《鄧稼先》便被其中的情節深深吸引,文中寫道“1985年8月鄧稼先做了切除直腸癌的手術。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術。在這期間他和于敏聯合署名寫了一份關於中國人民共和國核武器發展的建議書。1986年5月鄧稼先做了第三次手術,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戈壁灘上常常風沙呼嘯,氣溫往往在零下三十攝氏度,核武器試驗時大大小小的問題層出不窮,他們在那片土地上創造了從無到有的神話,1982年,鄧稼先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長後,一次井下突然有一次信號測不到了,大家焦慮萬分,紛紛勸他回去,他只說了一句話:“我不能走”。


如今斯人已逝,在此後的許多年,于敏一直踐行着他的臨終囑託,于敏構型,讓中國成爲世界上唯一能夠長期保存氫彈的國家,沒有之一!我永遠忘不了那句“中國需要我的時候我一定全力以赴。”讀罷,我不禁肅然起敬,改革開放所獲得的偉大成就皆屬不易,是這些“中國脊樑”爲中國穿上了堅不可摧的鎧甲,是他們創造了最有利於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從開啓新時代到跨入新世紀,從站上新起點到進入新時代,這條路決不能忘了爲此窮極一生的中國科學家們!


當我翻開第22課楊利偉所寫的《太空一日》,我又瞭解到不僅在覈武器研究領域,而且在航空航天領域我們也創造了從無到有的神話!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楊利偉成爲我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在文中他描述到當火箭上升到三四十里的高度時,火箭和飛船開始急劇抖動,產生共振,而且共振以曲線的形式變化着,痛苦的感覺越來越強烈,五臟六腑似乎都要碎了,他幾乎無法承受,感覺自己快不行了。僅僅透過簡單的文字,我的心情都隨之起伏,提到了嗓子眼,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飛船順利着陸,也預示着我國成爲繼俄、美之後第3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2019年1月11日1時1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3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中星2D”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中星2D”衛星是我國最新研製的通信廣播衛星,可爲全國廣播電臺、電視臺、無限發射臺和有線電視臺等機構提供廣播電視及寬帶多媒體等運輸任務。


中國航天從獨立發展走到現在,這一路的艱辛和努力,凝聚着無數默默奉獻的心血,這是一條怎樣的路?這是中國人以必成之心獨自走出來的路,如果說奇蹟有一種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


在改革開放40週年宣傳片《道路》上有這樣一段話:“路是理想爲在路上的人指引方向,路是信仰爲在路上的人賦予力量。路因爲腳步而存在,路因爲人才有意義,一條沒人走過的路,走過去才能成爲路,一條充滿挑戰的路走下去纔有答案。”世界上本沒有路,走出來了纔是路。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所走的路又是一條怎樣的路?習近平總書記曾用“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的壯志豪言以表決心,而改革開放四十年則是其最好的註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