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到的總是最好的

發現自己週期性的有那麼幾天,嘴特饞。但糾結地是,自己喜歡吃的都是“垃圾食品”名單上最常見的那些,什麼炸雞、薯片、辣條,顧及自己易上火、腸胃差的體質,只能剋制自己的食慾。當然也有放縱自己的時候,不過隔天喉嚨發炎、拉肚子的情況多了之後,就再也不敢任性了。但想剋制與生俱來的食慾,實在太難,那些自己想吃的食物就在腦袋裏揮之不去,不僅如此,還有那些只存留在時光裏的美味,更是常常撩撥地我心不在焉。 

最常在我腦中出現的有三樣:初中學校門口的油餅、高中學校門口的雜糧煎餅、大學門口裏的鐵板燒。

初中是在離我家20公里的鎮裏上的,所以週日到週四必須寄宿,遂每週必有生活費,那時我的生活費是每週15元。這生活費是沒有多餘的,但自己怎麼着都會想法子在週五下午剩下5毛,爲的就是能在等回家的班車時,去買校門口的5毛一個的油餅。老太太就坐在凳子上,跟前爲一個膝蓋那麼高的火爐子,爐子上有一口油鍋,那油餅比手掌大些,油餅中間是三匙包菜再加一塊醃過的瘦肉,我最喜那塊瘦肉,那瘦肉就是西瓜裏最中間的一口,最好吃。我們常常都是買剛剛從油鍋裏拿出來的,迫不及待地趁着熱乎勁吃起來,餅皮焦脆,裏面的包菜清脆,吃的不亦樂乎,最期待咬到最中間的那塊瘦肉。有時,兜裏除了車票錢,沒有多餘了,就管同學借錢,因爲肚子那饞蟲實在折騰得厲害啊!

這愛吃的習慣一直伴隨着我成長,到了高中,迷戀上了校門口的雜糧煎餅,雜糧煎餅一份2.5元,高中吃一頓一葷一素的飯,也不過1塊8,平常裏實在是捨不得吃,實在忍不住了,就不吃飯直接拿雜糧煎餅當飯吃。雜糧煎餅精華就是脆,脆餅香脆、蘿蔔丁甜脆、青菜生脆,全都裹在薄脆的餅皮裏,再配上那甜麪醬,口感滋味都俱全。後來也在一些地方吃過雜糧煎餅,始終覺得味道不一樣,而且也沒有以前的分量足,那時可是能頂飯的。如今只能反覆在腦中回味那味道。

之後,上了大學,大學門口的夜市是大學生們夜晚活躍的場所之一,供應着大學生衣食住行所需要的大部分商品,尤其在涼爽的夏夜。我和舍友常常晚上9點一到,就肚子餓,不謀而合地一起出門覓食,我們最喜的一家是一個乾瘦且高的大叔的鐵板燒攤子,所有葷素提前被竹籤串上了,按串點,我最喜歡的就是豆皮卷春菜,既便宜又好吃,百吃不膩。春菜清甜爽脆,豆皮在熱鐵板上被煎得焦脆,再被撒上適當的調味,咬在嘴裏實在享受,自此我開始喜歡上了吃春菜。大學沒畢業,就發現鐵板燒的大叔好久沒擺攤了,想必是回安徽老家了,大叔一直都是一個人在經營,家人都在老家,辛苦大半輩子,是時候回家享受闔家歡樂了。

就像一些人一樣,會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來了又去,有些味道也是如此。但不同的是,有些人會被淡忘掉,但那些味道總是很清晰地紮根在記憶中,時不時躥出來在腦袋裏久散不去,並且隨着時間的推移,像酒一樣在記憶中發酵,那味道愈加的濃厚和難以忘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