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 | 《銀河鐵道之夜》宮澤賢治

寫在前面 :

·1933年,37歲的宮澤賢治因過度勞累致病去世

·作家生前留下了94篇童話,一千多首詩歌。最廣爲人知的便是《銀河鐵道之夜》和詩歌《無懼風雨》

·作家生前作品無人問津;死後其在文學上的才華才逐漸被發掘出來

·他是詩人、作家,也是農業改革家、教師

·比起閃耀的才華;更吸引人的是他高尚的品格;瞭解他的生平,更能夠領會其作品的意義




摘抄 :


01

越過黑黢黢的鬆櫟林,天空豁然鋪展開來,白茫茫的銀河亙連南北,山頂的天氣輪柱清晰可辨。眼前的山坡遍佈着盛開的鮮花,不知是風鈴草還是野菊花,散發出如夢似幻的芬芳。一隻鳥兒不停地叫着,從山丘上空掠過。



02

究竟什麼是真正的幸福,世上無人知曉,但只要朝着正確的道路堅持下去,不管途中遇到怎樣艱難痛苦的事,攀登高山也好,滑下陡坡也罷,都能一步步地靠近幸福。



03

雖然素昧平生,但自己願意將身上所有吃用的東西,全部送給他,幫他分擔痛苦與憂傷。



04

可是現在的我,一邊瞧不起這個人,一邊又吃着人家的給我的糖果,自己也感到相當困擾。



05

爲了得到最大的幸福,就要飽嘗各種悲傷,這是上帝的旨意。



06

“你們要到哪裏去啊?”

“我們一直往前走。”




我在圖書館借來這本書看了一次後,因爲喜歡,又買了一本收藏。

這是一本,寫給小孩的童話書,但不僅僅只有孩子喜歡看。

作者宮澤賢治,按照現在的話來說,是日本的“國民童話家”。

他出身名門,心繫底層,爲了推進日本的農業改革做出很多努力;

畢業以後放棄了繼承家業和良好工作,離開了優渥的生活環境,選擇去研究農業技術。

白天在田裏勞作,晚上還要爲農民們上課。

也許正因如此操勞,年紀輕輕他便因過度勞累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這樣的一個人,筆下的文字是如此晶瑩剔透。

是的,晶瑩剔透。

看的時候我想不到別的形容詞,只覺得作者一顆炙熱而天真的心在文字間閃耀。

那個烈烈燃燒在天空裏的銀河,開向天際的列車,羣星璀璨而明亮,散發出的光芒照亮了一條勇往無前的生與死間的道路。

兩個幼小的男孩,攜手踏上那輛閃閃發光的小火車,在靜謐夜晚裏開啓前往銀河的旅行。

途徑無窮無盡的美麗星星,和一個又一個可愛的人。

最後,他們明白愛與犧牲的意義。

我想,那也是宮澤賢治追尋自己理想的真實寫照吧。

真正的屬於理想主義者的文字,字裏行間看不到苦楚,就只有天真而敏銳的熱情,懷着赤誠的心,燃燒着自我前行。

懷着祝福,懷着期盼,懷着純真的愛意。

而文字間淡淡的哀愁,又顯露出他的了悟來。

宮澤賢治並非執着於“犧牲”,而是因爲,熱愛生命,崇敬生命,因此選擇了把這最珍貴的東西分享與他人。

無論是生活中,還是文字裏。

寫出這樣的故事的宮澤賢治先生,願您在銀河鐵道列車上搖搖晃晃、過得幸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