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學生親子溝通問題、厭學、沉迷手機調整成功案例

家長敘述:女兒小云今年16歲,剛初三畢業,原計劃今年九月要去國際學校上學了。小云平時和父母的溝通並不好,不過她的成績不錯,在學業上父母也不會多管她,但從初三起她的成績嚴重下滑,產生了厭學情緒,只對手機上癮,整天花費大量時間打遊戲、上網聊天。暑假即將結束,小云的學習狀態越來越差,她甚至和父母說自己不想再讀書了。焦急萬分的父母想盡辦法和小云溝通,但女兒毫不理會他們的勸說,軟硬不吃,讓父母束手無策。

從小成長環境:小云的爸爸是再婚的,和前妻有個女兒,後來與小云媽媽結婚後又生了她和弟弟。爸爸平時比較寵溺孩子,幾乎要什麼給什麼,可女兒感覺不到父愛。小云認爲媽媽對她比較偏心,經常要求她讓着弟弟,每當姐弟倆吵架媽媽總幫着弟弟怪罪她,爲此她感到非常不滿。

女兒自述:在家媽媽對她還不錯,但總是幫着弟弟,且對她管得很多。她和同學在房間裏聊天時,媽媽會在門外偷聽,自己沒有一點隱私。爸爸對她毫不關注,只會給她物質上的東西,感覺爸爸一點都不像是“爸爸”,而是個若有若無的人,自己對他既不牴觸又沒有什麼感覺,只能想到錢。自己不喜歡和父母溝通,同時也覺得他們不會理解,沒法溝通。在學校她一直很害怕班主任,因爲班主任每天都要罵她好幾次,對她非常兇,導致她上課時的緊張感越來越強烈,對學校的抗拒感逐漸加深。

青少年心理諮詢專家萬麗珠老師在全面瞭解小云的情況之後,運用專業心理技術與小云建立了信任關係,與她進行了順暢且深度的溝通。萬老師發現小云父母對小云的親情表達方式有一定偏差,讓女兒感覺不到正確的親情,而在學校的壓力又無從抒發,只能通過玩手機來排解。經過一段時間的諮詢,小云和父母恢復了良好的溝通,學習壓力也被消除了,她不再沉迷手機,諮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