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摘抄——《從容生活,溫柔處世》

第一輯

生命是一個說故事的人,雖老是抱着那麼陳腐的“母題”轉,而每一頃刻中的故事卻是新鮮的,自有意義的。

人的最聰明的辦法是與自然合拍,如草木在和風麗日中開着花葉,在嚴霜中枯謝,如流水行雲自在運行無礙,如“魚相忘於江湖”。人的厄運在當着自然的大交響曲“唱翻腔”,來破壞它的和諧。

——《生命》

現在如果要提高文學,必先提高文學欣賞力,要提高文學欣賞力,必先在詩詞方面特下功夫,把鑑賞無言之美的能力養得很敏捷。因此我很望文學創作者在詩詞方面多努力,而學校國文課程中詩歌應該佔一個重要的位置。

——《無言之美》

人愈有智慧就發現愈多的優異的人,平常人見不出人與人的分別。

——帕斯卡爾

——《隻言片語妙天下》

看倒影,看過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好比站在陸地上遠看海霧,不受實際的切身的利害牽絆,能安閒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景緻。

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我們一定要從實用世界跳開,以“無所爲而爲”的精神欣賞它們本身的形相。總而言之,美和實際人生有一個距離,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須把它擺適當的距離之外去看。

一般人迫於實際生活的需要,都把利害認得太真,不能站在適當的距離之外去看人生世相,於是這豐富華嚴的世界,除了可效用於飲食男女的營求之外,便無其他意義。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

在這紛紜擾攘的世界中,我們大部分時間與精力都費在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奔波勞碌,很機械地隨着疾行車流轉,一日之中能有幾許時刻回想到自己有性情?

文學沒有義務要變成勸世文或是修身科的搞頭獎章。如果釋“道”爲人生世相的道理,文學就決不能離開“道”,“道”就是文學的真實性。

文藝到了最高境界,從理智方面說,對於人生世相必有深廣的觀照與徹底的瞭解,如阿波羅憑高遠眺,華嚴世界盡成明鏡裏的光影,大有佛家所謂萬法皆空,空而不空的景象;從情感方面說,對於人世悲歡好醜必有平等的真摯的同情,衝突化除後的諧和,不沾小我利害的超脫,高等的幽默與高度的嚴肅,成爲相反者之同一。

一個對於文藝有修養的人決不感覺到世界的乾枯與人生的苦悶。

——《文學與人生》

美感是什麼呢?從積極方面說,我們已經明白美感起於形相的直覺,而這種形相是孤立自足的,和實際人生有一種距離;我們已經見出美感經驗中我和物的關係,知道我的情趣和物的姿態交感共鳴,才見出美的形相。

——《“情人眼底出西施”——美與自然》

第二輯

從草木蟲魚的生活,我學得一個經驗。我不在生活以外別求生活方法,不在生活以外別求生活目的。世間少我一個,多我一個,或者我時而幸運,時而受災禍侵逼,我以爲這都無傷天地之和。你如果問我,人們應該如何生活纔好呢?我說,就順着自然所給的本性生活着,像草木蟲魚一樣。你如果問我,人們生活在這幻變無常的世相中究竟爲了什麼?我說,生活就是爲着生活,別無其他目的。你如果向我埋怨天公說,人生是多麼苦惱啊!我說,人們並非生在這個世界來享幸福的,所以那並不算奇怪。

——《談人生與我》

強者惶然叫囂,弱者隨聲附和;舊者盲從傳說,新者盲從時尚。相習成風,每況愈下,而社會之膚淺頑劣虛僞酷毒,乃日不可收拾。

——《談十字街頭》

現在中國青年大半仍鄙視普通職業,都希望進大學、出洋、當學者、做官,過舒適的生活。這種風氣顯然仍是舊日科舉時代所流傳下來的。學者和官僚愈多,物質消耗愈大。權利競爭愈烈,平民受剝削愈盛,社會也就愈不安寧。

中國青年的毛病在潔身自好者不能團結,能團結者又不免同流合污,所以結果齷齪者勝而純潔者敗。談到究竟,惡勢力在一個社會裏能夠存在,還要歸咎於純潔分子的惰性太深,抵抗力太小。

——《談理想與事實》

每個有志氣的人,在他的生平都不免爲三件事操心。在學校時代,他關心學業;離開學校,他關心職業;有了職業,他關心事業。

最親切最實在的學問大半不是從書本得來,而是從實地親身經驗得來的。古人所謂“到處留心皆學問”,就是有見於此。同時,到處留心學問的人可以說“學”與“事”相得益彰,不至犯不學無術的毛病,在職業上才能成就真正的事業。

要想把一種職業做好,必須把職業當作學業看。

——《學業 職業 事業》

俗語說得好,“惟大英雄能本色”,所謂藝術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世間有兩種人的生活最不藝術,一種是俗人,一種是僞君子。“俗人”根本就缺乏本色,“僞君子”則竭力遮蓋本色。

情趣愈豐富,生活也愈美滿,所謂人生的藝術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慢慢走,欣賞啊!——人生的藝術化》

只有死功夫固然不盡能發明或創造,但是能發明創造者卻大半是下過死功夫來的。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天才與靈感》

第三輯

與其用有限的力量於十件事上而不能把任何一件事做好,不如以同樣的力量集中於一件事上,把它做得斬釘截鐵。

——《最好的字句在最好的層次》

弗洛依德派心理學很明白地告訴我們:近代人的許多心理變態都起於人性的自然要求不得適當的滿足。所以新近哲學家們都以爲最健全的人生理想是多方面的自由發展。

——《遊戲與娛樂》

人的一切又意義有價值的活動,像上帝創世一樣,都是從紊亂中創出秩序。

推廣一點來說,一切人工設施,一切社會制度,一切合理的生活,都是一種藝術,都是從紊亂中所掙扎出來的秩序。

——《在混亂中創秩序》

第四輯

人生要充實豐富,必須有多方的興趣與多方的活動。一個在道德、學問、藝術或事業方面有濃厚興趣的人,自然能在其中發見至樂,決不會感到人生的空虛。

我感覺到現在青年人大半缺乏青年人所應有的朝氣,對一切缺乏真正的興趣和濃厚的熱情。他們的志向大半很小,在學校只求敷衍畢業,以後找一個比較優裕的差缺,姑求飽暖舒適,就混過這一生。

世間有許多人所受的環境影響幾乎完全相同而成就卻有天淵之別,這就是證明個人的努力可以勝過環境的影響。

對自己負責任,是一切向上心的出發點。

自信是一個不幸的人,就隨時隨地碰着不幸事,自信是一個勇敢的人,世間便無不可征服的困難。沒有自信心就沒有勇氣,困難還沒有臨頭就自認失敗。

——《談青年的心理病態》

苦悶總比麻木不仁好,苦悶至少表示對現實的缺陷還有敏感,還可以激起求生的努力;麻木不仁就只有音訊墮落那一個歸宿,苦悶是波瀾,麻木不仁就是死水。

——《給苦悶的青年朋友們》

今日有理想的青年到明日往往變成屈服於事實而拋棄理想的墮落者。

——《一番語重心長的話——給現代中國青年》

人生的最高目的是至善,而至善就是幸福。幸福是“生活得好,做得好”。它不只是一種道德的狀態,而是一種活動。

慾望的滿足只“像是扔給乞丐的賑濟,讓他今天賴以過活,使他的苦可以延長到明天”。

人要把心磨成一片大圓鏡,光明普照,而自身卻無動無作。

——《看戲與演戲》

人生快樂倘若想完備,一定要保存一點孩子氣。孩兒氣的好處就在有時使人偶爾把現實的重載卸在旁邊,讓心靈偷點空兒休息,好預備再出力。

——《消除煩悶與超脫現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