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的在職考研夢今年又掛了,該何去何從,深度剖析。

背景

畢業6年了。記得剛畢業2年那會,由於機緣巧合,幫大學老師做一些科研項目。老師比較感謝,帶我去北京一些科研院所參觀,被那種科研氛圍和條件所感觸,由於自己對技術也十分熱愛,能坐得住。再加上老師說也建議我試一下研究生,因此心理就躁動起來。

考研動機目的

因此在心裏分析了無數遍,我爲啥要考研

  • 雖然目前感覺生活很安逸,但是感覺人生應該活得更有意義。
  • 在城市有房貸,從事軟件開發,爲以後轉型提升,抵禦中年危機,增加更多的籌碼,有更多的職業選擇。(比如轉型做it培訓老師,進學校做老師,搞科研)。
  • 接觸更多,更高層次的人才,有更多的選擇。
  • 心裏有個搞科研的夢想,雖然是個學渣。。。。
  • 目前在公司,輕鬆完成工作,感覺也沒太大的情景。雖然不甘平庸,但是依然平庸,心中憋着一口氣。

曲折考研路

分析了當時已經結婚買房,需要供房貸,因此決定考在職研究生。因此有了一下經歷

  • 14年報在職工程碩士,沒準備,沒去考場。。。。

  • 15年考在職工程碩士(裸考),報了個軍校(感覺軍校比較神祕,高科技)
    初試過了,當時工作正在廣州搞封閉開發,也沒太多時間準備,因此複試倒在了數據結構。還有一個原因是複試看出身,優先部隊幹部,公務員,大學老師,社會就是這麼現實。

  • 16年改革,取消在職工程碩士,增加非全的考試形式,提高了含金量。裸考,肯定不過。
    雖然裸考,但是嘗試了一次,感覺沒有想象的難,報的是河南本地院校,過線就能上的那種。

  • 18年下定決心認真考一下,立志很遠大,但是做不到。離國家線差24分
    從後半年纔開始投入更多的時間學習。感覺其他科目裸考沒太大問題(常年從事開發,對英語和數據結構還是經常用的),就集中精力突擊高等數學,11月後下班每天學習到半夜1點多。成績出來後數學過線,英語意外比上次第了10幾分。之前計劃好,如果發揮好一點,能剛好過線。

總結分析

  • 心懷大志,又不去真實落實,有何用?
  • 整個考研的過程,是猶猶豫豫,心懷僥倖,浪費時間,也對工作產生了影響。到頭來什麼都想做卻什麼也做不好。還是張宇老師說的對,考研不是隨隨便便都過的。不是學霸,還是要認真準備。

糾結的人生

  • 雖然研究生對我來說不是必須的,但是越是得不到就越想得到,要不要再堅持,感覺已經很近了。
  • 還是好好發展自己的職業,提高職業技能,爲自己以後發展做準備。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