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死,到底是不是一種解脫

臺灣某主持人安樂死的視頻網上廣爲流傳。視頻充滿儀式感,老人和孩子都身穿禮服,表情凝重,在親人的歌聲中,老人吞食了藥片。

儀式很小,在我看來有種縹緲的感覺,很難想象,在那狹小的空間,一個靈魂即將升離。

老人臨死,到底內心想的是什麼呢?經歷了長久以來病痛的折磨,做出這樣的選擇,他肯定不是衝動爲之。但即使做出了這樣的慎重的離開決定,臨走在親人的一片和諧的歌聲中,他完成了人生的使命,抵達生命的彼岸。

但最後一刻 ,涌上心頭的,肯定不是對死的嚮往,他心中也一定充滿了對生的嚮往與無奈。


安樂死,到底是不是一種解脫呢?尋求這個答案,不妨先問問自己。

我們國人的觀點,好死不如賴活着。但眼見着自己的親人遭受病痛的折磨,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安樂死的觀念。

有網友說,自己的母親得了癌症,晚期時被折磨得皮包骨頭再無人形。長期住院治療,不僅耗費了人力財力,但關鍵是身體每況愈下,完全靠打液體來維持生命。到最後,腸子也已經潰爛,人更是疼得受不了,用止痛針維持着一天天煎熬。眼看着親人求死不得,求生不能,誰不是撕心裂肺痛徹心扉的呢。可,又有什麼辦法呢?

這種情況並非個例,病啊癌啊,人們談之色變。身體的孱弱和病痛,會一天天消磨人的意志,讓人失去自我,不再清明。這樣的生存,的確沒有質量可言,沒有尊嚴可談。

於是,越來越多的子女,想明白了,與其遍插管子這麼遭罪,不如安樂解脫。

安樂死的觀念,越來越多的人感到能夠接受,並表示如果自己到了那一步,也願意選擇這樣相對有尊嚴的離開。


但是,但是,這樣表示的,都不是病人,他們還處於置身事外的情境之下,距離走到那一天還有着無法計量的時間。

但老人呢,病人呢,他們的真實想法又是怎樣呢?你以爲他們在受罪,就會生無可戀而選擇死亡嗎?其實未必,人有無限的求生慾望,即使在最最艱難的時刻。

衆所周知,我國還沒有實行安樂死,但國外已經開始。前段時間有個新聞,外國某女同樣無法忍受病痛的折磨,選擇了安樂死並簽訂了合同,可是在執行中途,她突然反悔,可一切都來不及了。死亡,如期而至。

這說明什麼呢?

經受着病痛一天天的折磨,毫無質量的生存,感覺沒有意義。望着身畔的子女,看着親人爲自己而憔悴,而神傷,而不知所措,而勞碌,而輾轉反側,這也是一種痛苦。痛苦地活着,的確生不如死。但真的選擇死亡,那是多麼艱難的決定呀!我們想象她反悔的一瞬間,生與死的搏殺,生——還是佔了上風。

求生慾望,是人的本能。想着每天都會升起的太陽,想着春暖花開,想着鮮活的生命,想着走過的那些有光的歲月,誰真正願意離開呢?是啊,即便這樣承載着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摺磨,人也很難心甘情願地去選擇死亡。

每個人都怕死,即使是抑鬱症患者,他也是看不到生的希望,才選擇痛苦地赴死。


絕不否認,確實有那樣的人,他們具有一定高度的思想,他們有着清明的智慧,當他們身陷病痛無法自拔,他們不想苟延殘喘地生存下去,苦苦掙扎不得其果,不如做個了斷,他想要更有尊嚴地離場。於是,他們選擇——安樂死!

這樣的人很少,但可能越來越多!只要想法是真實的,發自內心的,深思熟慮的,無怨無悔的,那就是值得尊重的!

安樂死會存在下去吧!人類越來越多元,死的方式也必然如此。安樂死,是不是一種解脫?怎樣的選擇纔夠明智?人各不同,見仁見智!

或許有人願意受盡人世甘苦 痛徹心扉,只爲多看世界幾眼;或許有人尊嚴至上微笑離開,留給世界一個瀟灑的背影;也許有人追求圓滿,也許有人無悔缺憾。

無論如何,生之爲人,人生在世,有選擇的權利,是幸福的。


而我們,健康着的幸福的人們,要做的是——盡情地生活,感受生命的賜予,珍視每分每秒活着的美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