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性綁架vs生態思維

  01.

  先來看一個案例:

  一個年輕人終於從師範院校畢業,他進入到了一所中學裏面教學。剛工作那會,他每天都積極備課,並且充分利用課間的時間和學生交流,即使是其他老師看來枯燥乏味的教師會議,他也會認真地掏出筆記和小本開始記錄。

  可隨着日子一天天這麼過去,送走了幾批學生,他突然發現自己沒有以前的初心了,他覺得很疲憊,想到自己是從名牌的師範類院校畢業,如今卻要日復一日重複着這樣的工作,他覺得自己被生活徹徹底底綁架了。

  我先不和你說我的觀點,但我想先和你聊標題中的兩個關鍵詞:策略性綁架,生態思維。

  02.

  先說第一個關鍵詞:策略性綁架。

  在我整個成長過程中,有過兩種相反相成的感受:

1.成長意味着,能探索人生不一樣的可能性。

2.成長意味着,被綁架到存量網絡無法自拔。

  什麼叫探索不一樣的可能性呢?

 

  我想說,一個人的成長邊界,不取決於他的想象力,而取決於他的見識。何家槐有一篇小說,名叫《母親》。講的是一位長期在家操勞的母親阿南嬸,聽說火車後心馳神往總想一見的故事。然而,小說中的阿南嬸一直都沒有邁出家門去看看火車的樣子,因爲:

  她成年忙碌,尤其是在收豆的時候。……屋檐下,或者枯樹枝中間的豌豆,用一個笨重的木槌打豆。

  每當有人看火車回來,阿南嬸都會興奮而好奇地問:“你們可是看火車去的?”,或者問“象蛇一樣的長嗎?”、“火車跑得很快嗎?”,人們都被問得不耐煩了,就說“阿南嬸,最好你自己去看!”

  但阿南嬸去不了。她還要在家裏用木槌打豌豆呢,家裏還有一大堆雜事呢。

  小說時不斷出現這樣一句話:

  “阿南嬸,誰也不會阻止你!”

  可是,作爲讀者的我們明明知道,有什麼阻止了她去看火車。

  我曾經以爲高中生活就是很單純的每天背書做題,然後經歷一次次考試,最終去往自己從小就夢寐以求的那個學校。可我如今發現我自己錯了,我見到了更大的世界,我看到了無數鮮明的案例在向我炫耀着生命的精彩,展現着在這個年齡可以有的更好的姿態,我於是意識到了,我自己不該只是那樣單純的度過高中三年。

  你看,我的能力,我的想象力,沒有和以前有不同。僅僅是見識有了拓展,於是我就敢想了,敢做了。

  那什麼叫陷入到存量網絡無可自拔呢?

  一個人一旦開始行動,他的行動就會產生連帶後果。就拿開頭的那個老師來說,他辛勤地在教師這個行業上努力,他自然逐漸成長了起來,開始懂得如何更好地把課備好,並且和學生相處好。於是,他的社會關係,他的外部反饋,各種外界的誘惑和獎勵,都在把我往這個教師這個單一方向上馴化。

  由此可以預知:他的班級管理能力,他的備課能力越來越強,而且這方面的進步會呈現加速度。但在燦爛的表象下,他又無法不生髮出一種懼怕:我是不是被綁架了,甚至被囚禁了?我是不是在告別其他的可能性?

  我今年高二,由此和初中同學剛巧在書店碰面,他發現我手上抱着的都是社會學、金融學的書籍,還極其吃驚地問我什麼時候這麼喜歡讀書了,還是讀這樣的一些書。要知道,初中那會,我可就是個不折不扣的中二青年。

  這不是什麼可笑的事情。我高一那個暑假就意識到了:自己以後不可能在單一的領域深耕作很久,也不可能習慣於在體制裏努力。我不想到了我大二的時候,還是和現在一樣,讀着哲學,學着金融。那說明我沒有擺脫過去的自己,我被過去“綁架”了。

  實話說,今天的我們,處在這個國家,這個星球最好的時期。我們有的是以前的人做夢都不敢想象的自由度,那麼,我們本就該做出一點前人想不到做不出的事。

  如何改變呢?我說一下思路:第一,讓自己的一部分人格,與存量網絡產生隔斷。拒絕被綁架。

  第二,這部分被隔斷的新人格,必須被強制加入一個新的社會網絡,然後融入新的社會關係,也就是,主動選擇被綁架。因爲,無綁架,就無成長。

  如何建立這個所謂的全新的社交網絡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03.

  另一個關鍵詞:生態思維。

 

  問你個問題:一個遊戲主播該如何爲自己增加額外的收益呢?

  你可能覺得他需要去提升自己的技術,在遊戲之中植入一些其他的廣告,或者是去賣一些衣服等衍生品。

  有沒有更好的選項了?

  這就要用到生態思維了。

  也就是直接把自己置身到觀衆的視角去看。

  觀衆看你的直播,可能會順手拿起一些瓜子和小零食。

  在冬天看直播,手冷,可以推出暖手寶。

  腳也可能冷,你可以推出有關的墊子。

  再比如賣鼠標和鍵盤,都是藉助這樣的思路。

  那麼那個老師可以怎麼做?

  比如:他可以繼續留在公立學校,但是他可以讓自己成爲一個主播。主播哪些呢?

  我們從學生的生態來看,一個學生課後學習累了,他打開b站,點開某個主播的遊戲視頻,一看發現居然是自己的老師...然後他就開始拉着更多的人,在課後的時間裏,時而看老師展示高端操作,時而看老師講解一些科普知識,或者是拆解一本學習方法類型的書籍...

  這看起來荒誕的事情,發生在體制內的老師是多麼的不可思議,不過更加可能帶來的影響是:你從一個原本只能在體制下工作數十年的,而且發現自己逐漸覺得無趣的老師,最終成爲了一個全網公開的網紅老師。

  關於這點,我就先不做拓展了,關於生態思維的應用,我後面還會做更進一步的闡釋。

  願你早日找到適合你自己的社交網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