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攀巖》-獻給相信不可能的人

No.95|斐語綸潷

如果把自己逼到極限,你很可能會崩潰,但有些事你不得不去嘗試,因爲它很酷,比如徒手攀巖。

31歲的Alex Honnold在不採取任何保護措施的前提下,只憑雙手雙腳,外加一袋鎂粉,完成了被稱爲攀巖界的“珠穆朗瑪峯-高度近千米的酋長巖的徒手攀登。

要知道,在保護措施俱全的情況下,專業的攀巖專家也要平均5-7天的時間來登頂。

90度垂直光禿的花崗岩壁完全沒有立足之地,只有幾道天然的裂縫和一些微不足道的凸點做支撐。

即便是再不要命,至今也無人敢徒手征服這塊巖壁。

因爲一旦出發,便再無退路,要麼就是活在巔峯,要麼就是粉身碎骨。

光憑“勇氣”兩字是難以概括這個“觸摸死神”之舉的。

不會有人光憑藉勇氣就去拿生命開玩笑,在那些偉大壯舉的背後,有着你想象不到的努力。

Alex Honnold之後的採訪中,他這樣說到:

它很美麗很壯觀,離地3000英尺,我仰望着巖壁,又告訴自己,根本不可能,它太恐怖了。

大自然一向以巍峨雄壯睥睨渺小的人類,面對雄山大川,很少有人有徵服的勇氣,更不用說是嘗試的舉措了。

而光是克服這樣的恐懼, 他用了七年的時間。

3000英尺的距離,意味着有數千種不同的手和腳的組合運動。

這需要他在繩索保護下,攀爬酋長巖成百上千次,通過每次的不同位置的考察記錄,尋找到最佳路線和落手落腳的位置,並且通過無數次的練習牢記於心。

這容不得一點差錯,錯誤的懲罰就是自己的生命。

光是一個側踢的動作,他練習了整整一年的伸展運動,就是爲了保證落腳的位置精度。

從地面到崖頂,一株草,一塊碎石,一隻巖縫中的爬蟲都可能讓你功虧一簣。

“我們小心翼翼地把石頭裝進袋子裏,然後用繩索拉下來,想象一下,我們爬上了1500英尺的巖壁,只爲了裝滿一袋子石頭,這感覺多荒謬。

也許這看起來很傻,但我們必須完成,我必須要確保在沒有任何保護的情況下攀巖時,周圍的一切都保持完美狀態。”

發生奇蹟的前提就是讓阻礙成功的因素儘可能地減少。

而這樣事無鉅細的精心準備也是讓Alex Honnold克服恐懼,保持最佳狀態的重要原因。

除了外部環境的勘察,你的心跳,你的呼吸。關鍵的時候它們會影響着你的感官,你的身體協調,而這些關係着你的生死。

Alex Honnold這樣描述這種戰勝恐懼的歷程:

疑慮是恐懼的先兆,而克服恐懼最實質的方法就是用足夠的時間來練習,爛熟於心。

那麼接下來就是將精心編排好的節目一幕一幕地在巖壁上完美演繹。

正如路遙所說:“只有初戀般的熱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種事業。”

成功從來沒有什麼捷徑,只有不知疲倦的練習和永恆不變的決心。

上千個手腳的動作外加攀登的路段搭配,他倒背如流

在他成功登頂之後的兩週後,兩位職業攀巖家試圖採取同樣的方式登頂,不幸雙雙墜落身亡。

誠然成功是帶有某種奇幻色彩的存在,它無法複製,比天氣還要詭異莫測,這也是千百年來人們爲之癡迷的原因。

戰勝的那一刻,征服的那一秒,一定是無法言喻的快感

雖然我們不會有膽量去挑戰那樣的極限,但透過片子,我們可以看到一種生命的原始動力,正如它的獲獎詞所說的那樣:

“讓我們一起感受主角爲夢想窒息的堅韌力量,勇敢追求挑戰的精神”。

生命如此渺小,卻又如此偉大。

謹以此片向生命禁區的先驅者致敬!謝謝你們給相信奇蹟的人一個希望!

~end~

一個公司開始“變壞”,從這裏開始……

奧數之後編程熱,有多少家長又開始急功近利?

企業招聘不得詢問女性婚育情況,就能避免職場女性的尷尬了嗎?

養而不教,如同扼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