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道痕

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道痕,或深或淺,或長或短。

布里特-瑪麗是一個將自我包裹的很嚴實的女人,未有兒女,年過半百丈夫出軌。大半個人生全部傾注在丈夫和丈夫的兩個孩子身上,在某天的早晨醒後,她忽然意識到所有的期待都過了保質期。

她的故事簡單來講便是因爲婚姻問題,開始出走自我禁錮的世界,開始跳出枷鎖發現了不一樣的世界和未知的令人期待的自我。

書中的婚姻問題、女主年老色衰無收入等不是討論的範疇,本書對我觸動最大的是布里特從小開始的心底的那道痕。

01 井然有序的日常

布里特是位特別愛整潔的人,不光從日常的物理擺設,還凸顯在她的日常安排上,所有的生活軌跡必然遵循一定的規律,用清單一步步走完每一天。這種外在的緊繃控制感就如同對自我傷痛的把控,絕不外露一樣,必將其隱藏在只有自己能看到的角落,是遺忘還是祭奠,決定權在自我手中。這也是她從失去姐姐開始形成的自我保護硬核,就算是共同生活了半輩子的丈夫,都不曾抵達過。

02 一瓶小蘇打

布里特酷愛用小蘇打打理一切,一開始以爲僅僅只是潔癖。故事講到四分之一,當她對老鼠說,“人的靈魂就住在碳酸氫鈉裏面,碳酸氫鈉帶着靈魂離開身體後,就什麼也不剩了,只剩下抱怨屍臭的鄰居”。讀到這裏開始理解這是一種紀念姐姐的方式,她的靈魂住在了碳酸氫鈉裏,無時無刻的陪伴着自己,是想念亦是一種自我譴責,一種從小就被被動的認爲,死的可以是自己的歉意。

只是,從這一刻開始,老鼠成了布里特開始面對傷痕的鏡子。

03 陽臺的小花園

布里特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陽臺花園,她愛這片小天地,傾注了很多的心血去餵養它,在情感上甚至多於對丈夫的愛。丈夫從來沒有到過陽臺,就像從來沒有走近過她的內心一樣,這片獨特的花花草草是布里特日復一日地從鄰居丟掉的垃圾房裏或者街上撿回來的。她用這種拯救無家可歸的植物的方式紀念沒有能力拯救的姐姐。

姐姐被布里特用這種方式融入了日常,揉進了心裏的每個角落。

04 婚姻的裂痕是好是壞

因爲婚姻的變故,布里特出走博格,一個與自己井然有序的人生毫無匹配點的地方。這個城市彷彿是布里特心裏的另一個自己,懶散的小鎮居民、雜亂的一切擺放、對足球毫無理由的熱情、出口不講文明的大人和小孩……什麼都是相反的。

當海盜告訴她,“請待在那兒,因爲你很重要”時,布里特第一次感受到自己被需要的存在。

失去聰明女兒的父母,只記得德國生意的丈夫,傾注心力疼愛的丈夫的孩子們,他們都沒有告訴過自己很重要,於是,布里特從不記得自己其實可以很重要。

蹩腳的成爲博格足球隊的教練,認識銀行、白狗、坐輪椅的女人、薇卡、奧馬爾、薩米……

新的生活,因爲跟過去毫無瓜葛,布里特開始接近最原始的自己。

05 薩米的離世

“死亡是無力的終極形態,無力則是終極的絕望”。

薩米的去世讓布里特直接重新面對了一次姐姐的死亡,薇卡、奧馬爾是心底的自己,互相擁抱的時刻已經分不清是誰擁抱着誰。

薩米和布里特一樣,是一個廚具擺放絕對整齊的人,三個孩子組成的家庭猶如年過半百的自己的分身。看到布里特與薇卡一起用小蘇打刷洗至黎明的降臨,淚如雨下,碳酸氫鈉裏住着薩米也住着姐姐的靈魂啊。

悲傷彷彿從不在乎以什麼形式去體現,就這麼貿然的到來。

06 不會跳下去的自己

布里特的姐姐總會爬到最高處的礁石處往水裏跳,彷彿所有的熱情都藏在激起的浪花裏,動感亮眼,而布里特卻是跳不下去的那個人。

一次無意中砸到自己的足球,一羣需要她的孩子們,一切打破原有規則的小鎮日常,布里特的殼開始出現裂痕。

一個博格的新足球場是給薩米的交代,孩子們的禮物,更是布里特對自己原諒的開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