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妞成长记 | 如何才能让你学会收拾玩具

可能也是因为白天要工作觉得陪妞妞的时间少有种内疚心理,所以给妞妞买了很多玩具,在她还小的时候就买了水果切切乐、串珠、美高大积木及拼插类积木、堆堆乐、叠叠杯,后来又陆续入了木质钓鱼、太空沙、水彩笔蜡笔颜料、拼图若干、各种卡片、滑板车、三轮车、拼插火车轨道、大球小球、橡皮泥、玩具宝宝、毛绒玩具若干......

每天一到家就是看到一片狼藉。每次看到家里乱的一团糟,就下决心再也不给她买玩具了,可总是忍不住。我陪玩的时候,还会引导她,不想玩了的玩具必须先收拾好,收拾好才能玩其它的。可是阿姨没有这种意识,很多次我跟妞妞说收拾好玩具,她都会说“婆婆收”。每次教好她,隔天她都会忘,前几天还因为这个我冲妞妞发了脾气。现在想来,自己也太着急了,乱了章法。

一天晚上下班回家之后,就带着妞妞在她的游戏角开始收拾,从分类开始,拼插类的玩具放一个盒子,积木放一个盒子,拼图放一个盒子。。。都归好类之后,还又向她提问不同种类玩具的“家”分别在哪儿,她都能回答上来,也答应我每次不玩之后都会把玩具送回家。小熊绘本里的那本“收起来”,妞妞已经记住了,所以每次让她收拾玩具,都是跟她说要把玩具送回家,要不然玩具找不到家就会伤心就会哭了。在确认她都记住了也都能遵守之后,我还觉得挺有成就感。

可是第二天回家的时候,又恢复了往日,各种玩具混合在一起,根本不是分类放置,而且玩具都散落在垫子上,也没有送回家。我当时就生气了(现在回想可能更多的是生阿姨的气也是生自己的气),然后把妞妞叫过来,大声质问她:妈妈昨天怎么告诉你的?!玩具是不是要先分类?不同的玩具放在不同的盒子里,你不玩了为什么不把他们送回家?!为什么要弄的乱七八糟的?快来收拾好!妞妞是有点被吓到,捡了几个积木之后说婆婆收就跑开了,剩我自己在那儿生闷气,气阿姨不懂怎么教孩子,气我自己不能很好地教阿姨。生气的背后,是焦虑,生怕因为自己的缺席,错过给孩子立规矩、学习惯的好时机,生怕因为自己的疏忽让孩子的成长缺失。

平静之后现在想想,自己确实太着急了,我是不是没有先处理好自己的问题?对于一个不到2岁半的孩子,我要求的是不是有点高?我是不是没有根据她这个年龄段给予适合她的引导?如何才能让你学会收拾玩具,我应该怎么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1、玩具不是越多越好。虽然会把家里玩具隔段时间整理一次,把一部分收起来只留下一部分,但留下的部分还是有点多,妞妞一会儿想玩这个,一会儿想玩那个,注意力不会太集中,而且熟悉的玩具玩久了,她也就没有新鲜感不愿意再多玩。对于收拾玩具,看着一大堆的玩具,她也会觉得任务比较艰巨比较复杂,就会选择性的不去做了。每次早教课上,老师发一次玩具,要收起来的时候她都会特别积极地给老师送回去放在框里,这个任务对她来说她觉得自己很轻松就能做到,因为只有一到两个玩具在她手里。

2、教她收拾玩具需要考虑她的能力范围。收拾玩具,也是秩序感的体现,对于乱七八糟的环境有没有能整理出来的能力。每次我收拾她的玩具时,也都需要先捡起来、判断这是哪类玩具、这类玩具是放在哪儿的、放回去这样几个步骤。对于满地的玩具,如果全让妞妞去收,她不可能做到这么长时间的思考判断和行动,对于她来说,太难了。除了第一点说的减少玩具,另外就是需要用她能理解的语言给她明确的指导。比如,如果只告诉她,把玩具收起来吧!可能她还是很疑惑,这是哪类玩具、这类玩具是放在哪儿,每一个小玩具都需要这样思考,她做不到。所以,就可以明确告诉她,把这个茄子放回水果蔬菜的家,就是上面格子那个紫色的桶桶里。这样她一般都会比较配合。也不用因为说了一次两次她记不住需要收拾玩具而生气,孩子需要不断被提醒才能记得自己被要求遵守的规则。

3、发挥好一种玩具的各种玩法。可以只留少量几种的玩具,带她不断开发新玩法,隔段时间再去更换新种类。在她一岁半左右,带着她玩过几次猜水果蔬菜的游戏,把切切乐的水果,放在叠叠杯里盖起来,先从少量几个开始,盖着盖让她猜各种水果蔬菜分别在哪儿,当时她玩的特别开心。到现在,她还记得那个游戏,现在她会把水果藏起来让我猜。而这个探索更多玩法的过程,需要我带着她一起,而这也是她所期望的,妈妈你陪我玩。“孩子只需要一半数量的玩具,但需要父母两倍时间的陪伴!”

玩具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同理,陪伴在于高质量而不在于时间的长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