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去人設的代價,沒那麼輕鬆——讀李尚龍新書《人設》有感

自一月以來忙於備考,疏於更文,幾度想放棄終是不捨,近日數篇文章皆是轉載,未能用心,向各位常給我點讚的朋友說聲抱歉!今日所寫是原創書評,希望和大家一起討論~

李尚龍出新書了。在公衆號上看到這則消息的我內心雀躍,自讀完《刺》以後,對這位“雞湯作家”少了曾有的偏見,能夠緊跟時下熱點寫成小說的,確實很少,並且小時質量也不錯。趕緊抓來一睹爲快。

尚鑫,草根明星,從不被任何人看好的屌絲男逆襲爲一夜爆紅的國民笑星,爲名聲所累,最終在事業和情感的壓力下,抑鬱自殺而亡;
白雯,尚鑫女友,一心爲利,不惜出賣自己,得到了事業上的成功,心靈卻備受折磨,最後角色洗白,退出娛樂圈和男友隱居麗江;
王子齊,渣男。不想給他太多評價,對作者最後把這個角色接近洗白的情節也不甚喜歡;
王琳,王子齊伯樂兼貌合神離的妻子,是個可悲可嘆但不太值得可惜的女人,自己製造了婚姻和事業的悲劇,王子齊的“渣”也有王琳自己造成的因素;
張一,柔弱女小三,娛樂圈一姐,演技了得,最後也算是被作者洗白了…

作者描寫的是娛樂圈的故事,明星們帶着人設面具掙錢牟利,頭頂光環、賬戶進錢、享受着掌聲和衆人的喜愛,久而久之便在名利場忘記了真實的自己,何是真悲?何是真喜?有了麪包,愛情、親情、友情又在哪裏?“我”還是“我”嗎?尚鑫是不幸的,他丟了自己,放棄找回,最後在海邊結束了生命;白雯是悲哀的,利慾薰心丟失了自己和真情,也是幸運的,急流勇退及時抽身。

另外三個娛圈大神呢?千金散盡、名利盡失,能否翻盤逆襲?文末並未詳細交代,看似光明,卻也讓人不屑——若不是作者筆下留情,人物的命運哪有這麼好?現實生活裏,有幾個人能做到說丟就丟,翻篇再起呢?

且不提娛圈,即便是普通人也是戴着人設謀生過日子。

我們在家爲人子女、爲人父母,是家庭角色:爲子女的,儘量是報喜不報憂,爲的是讓父母少操些心,寬心生活,爲子女的本事有限,不能讓父母錦衣玉食遊玩四海,唯能做的就是多些快樂少些憂愁;爲父母的,承擔着孩子人生第一教師的重則,再是年少時吊兒郎當的,一旦有了孩子立馬改了模樣,整日研究如何扮演好父親母親的角色;

在職場,我們積極上進,和諧同事,不求多大功只求少犯錯,人際矛盾最好不要有,上級儘量不要得罪,做事盡力,兢兢業業,能有一丁點進步就能滿心歡喜;

社會裏,一心秉承“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善念,再累也會讓座,即便知道乞討者可能是欺騙者也不忍心拒絕,不與人爭執,心懷感激。

收盡周身的刺,最終扎傷了自己。我是誰?我爲什麼不能拒絕無理要求?我爲什麼不能推辭力所不及的求助?我爲什麼要按照“規則”走完這一生?

社會的標準化角色是每個普通人的人設,我們穿着社會約定的戲服,戴着標準化的笑容過着每一天,誰脫去衣服誰就是另類。

但是社會也需要創新,也需要真誠,人設真的是好的嗎?而丟掉人設的代價,我們承擔得起麼?

在我看來,生命數十載,能平安健康的活着已實屬不易,命運如此善待,我們更應做真實的自己。生活不需要千篇一律的面具演員,而需要多元化的活生生的人,活出最真實的自己,去做有興趣的事情,去嘗試內心期盼的事情,找到生活的嗨點,哪怕是下班獨處的一小會兒,也能收穫煙花綻放轉瞬即逝的快樂。

我們都是平凡人,也應在平凡中開出小小的花兒來,就如數百年前的那首詩“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何必帶着面具度日?少了心裏的束縛,相信我們會過得更精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