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頭髮的不同心理

三位朋友在家裏給我染過頭髮,他們選擇的位置都不一樣,反應了各自的心理,或注重的方面,很有意思。

大閨蜜選擇在陽臺上,她說那裏光線好,能夠看清。

男閨蜜選擇在衛生間,他說染完直接就洗,方便。

小閨蜜選擇在客廳的落地鏡子前,她要邊染邊照鏡子。

從中可以粗略看出,大閨蜜重效果,男閨蜜重實用,小閨蜜較自戀。

生活中,時時處處反映着人的心理,挺好玩的。

在生活中,大閨蜜是一個非常清楚自己要什麼的人,常常直取所需,很少糾結。

男閨蜜年齡不大,頭髮已灰白。但他不染,很勇敢地頂着白髮生活。我很佩服他。

不過,他自己理了一個很獨特、有個性的髮型:只在頭頂上留了一塊頭髮,其他三面則剃得精光。

初見他的人,還以爲他專門染的灰白髮、理的這髮型呢,酷而潮。實際上他是因勢利導、順勢而爲,反收到非凡的效果。

我的頭髮也大多白了,但我還沒勇氣以白髮示人,所以就一直染着。

小閨蜜比較自戀。在我家聊天時,她時常把我拉到客廳鏡子前,把頭擱我肩膀上,抱着我,然後,我們倆看着鏡子中的我們聊天。

這樣的時候,她總會看着鏡子裏的自己,撒嬌賣萌地問我:我美不美?

我看着鏡子裏的她,笑答:美!——人美,身材美,氣質美,聲音美,哪哪哪都美!你是全世界最美的!

她就會高興地大笑,說:瞧我多自戀!

嗯,有自知的自戀還不算太自戀。哈!

我把以上趣事說給第一閨蜜聽。她覺得十分有趣,竟然無比羨慕地提出,也要給我染一次頭髮。好像不給我染髮就吃了虧似的,她也要看看,她會選什麼位置。

像個孩子一樣,對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愛探究,是第一閨蜜的特點。

這都是我們的心理。

三位閨蜜給我染髮時,不論男的,還是女的;不論愛乾淨的,還是自戀的,三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

在用梳子把染髮劑梳到頭髮上後,都用戴着手套的手,把我的頭髮抓揉一陣,以使染髮劑更加勻稱,爭取達到最好的染髮效果。

他們都沒有看說明書,說明書早被我丟了,而我也沒有告訴他們要這樣做,是他們本能地都想到的。

這一點也很有意思,我從中看出,人們的內心裏,都有把事情做好、做到最極致的本能。這就是性本善的根苗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