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總結

1

阿德勒認爲,關係是一切煩惱之源,同時也是一切幸福之源。

關鍵在於建立什麼樣的關係。

健康的關係是“橫向”的,人與人之間雖不同卻平等,每個人都處在獨立又能與社會和諧相處的狀態,社會成員互相尊重,互相貢獻。

這樣的關係會成爲幸福之源。

病態的關係是縱向的,人與人之間存在等級和高低貴賤。這樣的關係中,社會成員之間的相互競爭、干涉,個人會爲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同時需要他人的認可。

這樣的關係會成爲煩惱之源。

阿德勒認爲每個人都會有自卑感,但是健康關係中,會和理想情形下的自己對比,最終會催人奮進。

不健康關係中的人會和他人比較,形成自卑情結,讓人停滯不前。

2

弗洛伊德認爲,兒時創傷決定了人後天的性格和世界觀,這被稱爲“決定論”或“原因論”。

與之相對,阿德勒認爲人根據自己的“目的”來選擇記憶中的“創傷”,這被稱爲“目的論”。

在“目的論”中,既然目的是自己選擇的,那麼就可以自己改變,這是阿德勒的一個基本觀點:人是可以改變的。

3

一個人如果想生命中的縱向關係(這是大多數人的關係狀態)改變成橫向關係,阿德勒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論。

大前提,是要做到課題分離。

阿德勒認爲人生有三大課題:工作課題,交友課題和愛的課題。這也反映了社會中的三大關係。

要想處理好關係,要堅持一個基本原則:分清自己的課題與他人的課題,這也就是課題分離。

在這個前提下,使用三種方法來改變人際關係:自我接納,他者信賴,他者貢獻。

自我接納:接納真實的自己,活在當下的每一刻,有甘於平凡的勇氣。

他者信賴:無條件地信任他人,相信他人是好的。

他者貢獻:無條件地爲他人服務,幫助他人。

這三者形成了一個閉環。

能夠真實地接納自我,也就能夠真確的看待他人,從而信賴他人,一個能夠接納自己並信任他人的人,與別人會建立最健康的夥伴關係,因此也就能夠做到無條件地幫助他人,即他者貢獻。而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又會產生貢獻感,這可以讓一個人更好地接納自我。

健康的人際關係如此發展下去會形成“共同體感覺”,就是把別人看作夥伴並能夠從中感覺到“自己有位置”的狀態。

4

在課題分離的前提下,做到自我接納、他者信賴、他者貢獻,縱向關係就會向橫向關係演化。

但是做到這幾點很難,因爲人都有拒絕改變的傾向,改變會讓人恐慌、害怕。

這之中重要的一點,便是“勇氣”,這也是書名的由來。

課題分離,不受他人的課題干擾需要勇氣,接受真實的自己需要勇氣,無條件地信賴他人需要勇氣,無條件地自我貢獻更需要勇氣。

那麼如何獲得勇氣呢?

對共同體的價值感會讓一個人產生勇氣,比如來自共同體的感謝、關心等。

因此這也形成了一個閉環,勇氣可以讓關係從縱向變成橫向,產生共同體感覺,共同體感覺可以增強勇氣。

想要找一個突破口,從縱向關係走向橫向關係,阿德勒給出的答案是他者貢獻,他認爲這是改變最好的起點,人生的“引導之星”。

這就是阿德勒的理論體系。

5

這個系統中,我也存在一些疑惑。

1 “目的論”的目的是如何形成的,阿德勒沒說,是天性還是家庭?如果是後天的家庭難免又面臨創傷的問題,但是純天性決定必然不具有說服力。

這是很大的一個問題。

2 貢獻感如何脫離他人的認可需求。單純主觀的貢獻感會不會是一廂情願的自我滿足?

3 阿德勒說計劃對於人生來說完全沒有必要,並且沒有可能,是否過於武斷?如何區分計劃和方向,不設定任何人生方向嗎?

4 接納自己與追求進步是否矛盾?一個完全接納自己的人還會考慮進步嗎?會不會如佛家一般清醒寡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