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坦然付出,不再注视谁的眼光

这算是一篇心路历程覆盘小日记,想写给关心我的人听。

半个月前,我入职了本地一个优秀的创业公司,凭借我可能还很不成熟的文笔。

这半个多月来,提心吊胆的时刻真的比放松的时候要多。


01 放假生病也要想事情

清明节的第一天,我回家的当天晚上就吐了三次。

把外公外婆吓得够呛,陈同学和我在一起3年也第一次看我吐成那样。

拖着很疲惫的身体,依旧不敢懈怠,因为第二天还有稿子要写。

我在沙发上躺了又起来,等着审稿意见的间隙偷偷眯一会。

外婆说我,“别把自己弄这么累,你们老板请你们这样的员工可是赚大了。员工病了一样拼命给他干活!”我笑着安慰外婆,“我的工作对于我来说很重要,所以不是老板逼我,而是我真的想把它做好。”

于是又吭哧吭哧地背对着他们写起稿子来,幸好有陈同学和巴菲帮我配着外公外婆。我的内疚才少了一点,当然因为工作太累而被唠叨的机会也少了一点。


02 每天重要的事情只有三件

因为每天的工作时间几乎占据了我的绝大部分时间,午休也比较少。

但是很奇怪,我的效率反而提升了。

创作模块的打卡文,因为时间有限,我能挤出来阅读和打卡的时间不足30min。可是一连斩获了2次最牛作品,而且还是在作品有明显缺头少尾的情况下。(我不掩饰,我是开心的。)

我的关注点只能很功利,就是书本里提供的方法和观点,

是否可以直接用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


每天告诉自己,因为时间有限,最重要的事情只要三件。

这样一来,反而任务更明确也不纠结自己没做什么。

我原本钟爱的练字也只能暂停,因为我知道目前阶段的自己确实拿不出1h每天的时间来练字了。


03我的感悟

来了新公司,接触了新同事,学习新文化,我感觉自己被打卡新世界的大门。

第一天上班,就发现公司里每个人都加对方“老师”;

第一天上班,就发现同事之间像和大学同学相处一样轻松;

第一天上班,就发现原来每周的学习分享人人有份……

新的环境给了我太多的惊喜和感动,这里年级最大的老师每天都有最灿烂的笑容鼓励同事迎接挑战;这里的上司不是管人,而是问“我能帮助你些什么”?;这里的同事都自来熟又有边界感,可以开玩笑更可以说真话;这里的老板是95后但是从不打鸡血,都是员工在相互打鸡血……

我在我的新同事们身上看到了数不清的优点。

市场部同事为了帮编辑挡住催稿的压力宁愿自己被商家怼;

还没毕业的实习生妹妹毫无怨言并且超努力的加班到凌晨,只是因为想让上司没那么累;

主编为了让下面的编辑成长更快,把上班时间都用来帮助编辑解决问题,而自己却偷偷加班到凌晨2、3点;

任何一个同事遇到困难,其他人听到都会尽可能放在手边的事情来帮助对分头脑风暴……


04 心态转变

真的很神奇,也许是因为到了对的环境。

我开始不逼着自己端着“不好意思”的外表,而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以前在工作里,遇到问题。我第一反应是害怕,现在不是。我的第一反应是,“别慌,总有办法解决。”于是便把焦虑丢到一边,先沉下心来想办法解决问题。

解决不了的绝对不会因为不好意思问人而藏着,大大方方地向比自己年纪小的同事提问。


以前的工作里,遇到新挑战。我最好的反应也就是深吸一口气,然后不确定地说“好吧。”而现在,我是会很感恩有机会锻炼和表现自己,勇敢地说谢谢并且告诉自己,“不试试你怎么证明自己不行呢?”

试了又不会怎么样,放手去做就好。


以前我会很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眼光,可是现在我能越来越坦然地做自己。比不了外表,那我用勤奋来弥补;比不了文笔,那我用少犯低级错误来先提高自己;比不了俏皮,那我淡定修炼自己不着急。

以前每一次当着领导和第三方沟通的时候我都会很怂,但是进公司的第一天我就被教育。“我们要理解和尊重甲方,但绝对不是把甲方当上帝一味妥协。我们之间是合作共赢的平等关系。”

因此,我开始在第一次和甲方沟通的时候,就get到他们有意见不是在找事,而是因为需求没有被满足。

这种需求往往未必是利益上的,而是态度上的。当我们能够用理解的态度,站在共同利益和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自然对方就能感受到我们的好意从而把我们当自己人。


不仅仅是谈判的心态变化,更多的是觉得是因为自己更有自信,更无所畏惧了。


我用了很多省略号,是因为还有很多感动的瞬间我已经记不住了。

我只知道,我有一群很靠谱的战友、有一个很支持我工作的男友、有嘴上心疼但是为我成长而高兴的家人!

一口气啰啰嗦嗦,写了不少~

想给看到并关心我的小伙伴们知道我近来一切安好,谢谢你们的关心和爱。

晚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