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之書》如果生命只剩最後一天,你會怎麼過?

前天晚上和老公一起在牀上躺着,聊天聊到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對李詠的去世的驚訝、對重慶公交車事件的惋惜等,有很多感慨。我老公突然問我:如果生命只剩最後一天,你會做什麼?我沒有立馬回答,以前也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然後想了會,我說,如果只剩最後一天了,我肯定不會睡懶覺,我會很早起來,和你一起去外面早餐店吃一頓飽飽的早餐,吃完後一起去逛菜市場買點菜,然後回家一起躺牀上聊天,我肯定不會老捧着我的手機了,我會把它放在一邊然後和你說好多好多話,時間太匆忙,我沒法去外面玩一直想玩的東西,也沒法去外面吃遍所有好吃的東西,我們可以一起做一些平常都會的事情,比如下棋、唱全民K歌,只要是我們一起做的就好。然後快到中午的時候一起在廚房做飯,你燒菜我給你打下手,一起吃頓好的,收拾下東西就回老家,買點好吃的帶給我爸媽和爺爺,晚飯一家人一起吃一頓好的,吃完擁抱下我最親最愛的父母和爺爺,告訴他們我很愛他們,謝謝這麼多年的養育之恩。晚上和你一起躺牀上......其實我心裏還想說,時間快來不及了,我還要跟你說無數遍我愛你,謝謝你愛我、護我、包容我。只不過這句話我沒說出口,就聽到老公鼻子抽泣的聲音,我拿手去摸他的眼角,才驚覺這個男人落淚了,我說你哭了啊,老公向來都是很陽光樂觀的人,這還是我認識他這麼久以來第二次流淚.....我想我剛纔說的那番話真的觸到他心底了,原來男人的心有時候也會那樣敏感和脆弱。

接下來說說最近讀的一本小說《塵埃之書》。這本書是我第一次微信中獎所得到的贈書,再次感謝“酷威文化”的免費贈書,同時這本書也是今年剛發行的,作者是澳大利亞的布勞姆普里瑟爾,本書是一本小說,它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的那段歷史,小說是以真實的故事和人物爲鋪墊所改編過來的。而這真實的人物就是本書作者的外祖父傑庫布 蘭德和外祖母達薩 魯比克瓦,而整本小說也是按着這兩個人在納粹時期的不同的生活遭遇而展開的。

奧斯維辛集中營,我想這個可怕的名字大家都知道,不止可怕,可以說是黑暗和絕望的象徵!當時毫無人性的德國納粹爲了屠殺處理從各個地方而來的猶太人,而建立了這樣一個集中營,其實當時集中營不止這一個,還有很多很多個,只是奧斯維辛集中營太具有代表性也是現在能被很多人記住的一個名字,就是這樣一個有着“死亡工廠”之稱的集中營,吞噬了千千萬萬條鮮活的生命,而就是在這樣子的集中營裏,達薩和她的妹妹艾琳娜靠着一些好心人的幫助、自己的紡織技藝和她們的母親給予的救濟,儘管從一個集中營轉移到另外一個,她們還是幸運地活了下來,並且逃了出來回到了她們的母親和妹妹身邊,最終一家人得以團聚。

而作者的外祖父傑庫布因爲是一名上過大學的法學博士,因其學識淵博而被德國納粹選中,分擔一些如爲納粹搶奪來的所有猶太民族的書籍及物件的整理歸檔工作,成爲了寥寥幾個擁有“特權”的猶太人,幸運地免遭了其他猶太人所受的虐待和殺害,但他的母親和兄弟還是仍然被困於集中營遭受着非人般的待遇,達薩與傑庫布的相識便是在集中營裏,那時候她們姐妹倆被轉移到傑庫布母親古斯塔所在的集中營,並被安排睡在古斯塔的隔壁,在一次傑庫布來看望他母親的時候結識了達薩兩姐妹,這一相識便結下了一輩子的情緣!

書中對集中營裏猶太人所遭受的一切固然讓人覺得殘忍無情和絕望,但是其中一些事物的美好和溫暖又讓我對這個世界重新燃起了希望。例如艾琳娜過生日的那段描寫,當時的他們在納粹的管控下,不知道明天和死亡哪一個先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還是毅然決定必須要過生日!營房中的每一個人的枕頭下都放着半日的麪包口糧,正如她們所承諾的那樣,所以說,每一個人都沒有放棄希望!每一個人都仍然充滿着對生活的熱愛!古斯塔負責做蛋糕,達薩安排了從布拉格寄來的水果乾,雖然只有不新鮮的麪包,雖然食材有限,但是每一個人都滿心期待着,當宵禁令之後她們開始慶祝,所有人都在營房中央唱歌,她們對生活的態度就像所唱的歌《特雷津的三月》裏面的“嘿!明天,生活將重新開始.......”這種樂觀積極的態度深深感染了我,我覺得人活着就是這樣,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總會有遇到磕磕碰碰甚至跌入谷底的時候,但是一味地抱怨或自暴自棄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甚至還會使自己的身心更受折磨,但我們可以做的是,在還有機會可以享受生命的時候,抓住一切機會盡情地享受,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有希望,生命就還有意義!

一輩子太短了,我們不能忘記過去,更要珍惜現在,才能憧憬未來!那天我還問我老公一個問題,我說如果萬一意外先來,連最後一天都沒辦法擁有,那怎麼辦?老公說:那就把每一天都當做最後一天來活!

如果生命只剩最後一天,你會怎麼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