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之书》如果生命只剩最后一天,你会怎么过?

前天晚上和老公一起在床上躺着,聊天聊到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对李咏的去世的惊讶、对重庆公交车事件的惋惜等,有很多感慨。我老公突然问我:如果生命只剩最后一天,你会做什么?我没有立马回答,以前也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然后想了会,我说,如果只剩最后一天了,我肯定不会睡懒觉,我会很早起来,和你一起去外面早餐店吃一顿饱饱的早餐,吃完后一起去逛菜市场买点菜,然后回家一起躺床上聊天,我肯定不会老捧着我的手机了,我会把它放在一边然后和你说好多好多话,时间太匆忙,我没法去外面玩一直想玩的东西,也没法去外面吃遍所有好吃的东西,我们可以一起做一些平常都会的事情,比如下棋、唱全民K歌,只要是我们一起做的就好。然后快到中午的时候一起在厨房做饭,你烧菜我给你打下手,一起吃顿好的,收拾下东西就回老家,买点好吃的带给我爸妈和爷爷,晚饭一家人一起吃一顿好的,吃完拥抱下我最亲最爱的父母和爷爷,告诉他们我很爱他们,谢谢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晚上和你一起躺床上......其实我心里还想说,时间快来不及了,我还要跟你说无数遍我爱你,谢谢你爱我、护我、包容我。只不过这句话我没说出口,就听到老公鼻子抽泣的声音,我拿手去摸他的眼角,才惊觉这个男人落泪了,我说你哭了啊,老公向来都是很阳光乐观的人,这还是我认识他这么久以来第二次流泪.....我想我刚才说的那番话真的触到他心底了,原来男人的心有时候也会那样敏感和脆弱。

接下来说说最近读的一本小说《尘埃之书》。这本书是我第一次微信中奖所得到的赠书,再次感谢“酷威文化”的免费赠书,同时这本书也是今年刚发行的,作者是澳大利亚的布劳姆普里瑟尔,本书是一本小说,它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的那段历史,小说是以真实的故事和人物为铺垫所改编过来的。而这真实的人物就是本书作者的外祖父杰库布 兰德和外祖母达萨 鲁比克瓦,而整本小说也是按着这两个人在纳粹时期的不同的生活遭遇而展开的。

奥斯维辛集中营,我想这个可怕的名字大家都知道,不止可怕,可以说是黑暗和绝望的象征!当时毫无人性的德国纳粹为了屠杀处理从各个地方而来的犹太人,而建立了这样一个集中营,其实当时集中营不止这一个,还有很多很多个,只是奥斯维辛集中营太具有代表性也是现在能被很多人记住的一个名字,就是这样一个有着“死亡工厂”之称的集中营,吞噬了千千万万条鲜活的生命,而就是在这样子的集中营里,达萨和她的妹妹艾琳娜靠着一些好心人的帮助、自己的纺织技艺和她们的母亲给予的救济,尽管从一个集中营转移到另外一个,她们还是幸运地活了下来,并且逃了出来回到了她们的母亲和妹妹身边,最终一家人得以团聚。

而作者的外祖父杰库布因为是一名上过大学的法学博士,因其学识渊博而被德国纳粹选中,分担一些如为纳粹抢夺来的所有犹太民族的书籍及物件的整理归档工作,成为了寥寥几个拥有“特权”的犹太人,幸运地免遭了其他犹太人所受的虐待和杀害,但他的母亲和兄弟还是仍然被困于集中营遭受着非人般的待遇,达萨与杰库布的相识便是在集中营里,那时候她们姐妹俩被转移到杰库布母亲古斯塔所在的集中营,并被安排睡在古斯塔的隔壁,在一次杰库布来看望他母亲的时候结识了达萨两姐妹,这一相识便结下了一辈子的情缘!

书中对集中营里犹太人所遭受的一切固然让人觉得残忍无情和绝望,但是其中一些事物的美好和温暖又让我对这个世界重新燃起了希望。例如艾琳娜过生日的那段描写,当时的他们在纳粹的管控下,不知道明天和死亡哪一个先来,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是毅然决定必须要过生日!营房中的每一个人的枕头下都放着半日的面包口粮,正如她们所承诺的那样,所以说,每一个人都没有放弃希望!每一个人都仍然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古斯塔负责做蛋糕,达萨安排了从布拉格寄来的水果干,虽然只有不新鲜的面包,虽然食材有限,但是每一个人都满心期待着,当宵禁令之后她们开始庆祝,所有人都在营房中央唱歌,她们对生活的态度就像所唱的歌《特雷津的三月》里面的“嘿!明天,生活将重新开始.......”这种乐观积极的态度深深感染了我,我觉得人活着就是这样,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总会有遇到磕磕碰碰甚至跌入谷底的时候,但是一味地抱怨或自暴自弃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甚至还会使自己的身心更受折磨,但我们可以做的是,在还有机会可以享受生命的时候,抓住一切机会尽情地享受,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有希望,生命就还有意义!

一辈子太短了,我们不能忘记过去,更要珍惜现在,才能憧憬未来!那天我还问我老公一个问题,我说如果万一意外先来,连最后一天都没办法拥有,那怎么办?老公说:那就把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活!

如果生命只剩最后一天,你会怎么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