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馳人生》:我願把我的一切奉獻給熱愛


文:南宮羽瀚

《飛馳人生》是我2019年看的第一部電影。當時在影院,全場大叫一個“燃”。特別是後面的半個小時,“巴音布魯克之戰”,把我一個不懂事車的人的興趣都提了起來。

如今《飛馳人生》全網上線,我又重看了一遍,這一次我看到的不只是“搞笑”“燃”,更是一種“熱愛”。



-1-  韓寒,已不再是當年那個“韓寒”

聊《飛馳人生》之前,我們先來聊聊電影的導演韓寒。

韓寒80後人,一個“大人”眼中的叛逆少年,一個曾經不被看好的“無知”少年。他熱愛這世界一切,卻有很多人不明白他的熱愛。

他高一的時候,因爲趕稿《三重門》而落下了很多功課。在《曉說》裏,他自嘲到當年自己一個體育特長生,結果考試時連體育也不及格。於是他選擇了輟學,學校老師問他:“你退學了以後靠什麼養活自己?”

”我靠版稅啊!”

“我靠版稅”這四個字,從韓寒嘴裏說出來的時候,臉上風輕雲淡。18歲那年,他背上行囊,帶着僅有的一萬元《三重門》的版稅,孤身獨闖北京。

到了北京後,他找到了自己新的熱愛——賽車。於是用版稅買了輛低配版的賽車,四處參加比賽,那幾年裏,韓寒走走停停,一邊學習一路向前,最終於2014年,他把那幾年裏遇見的人,看過的風景,道出了一部電影《後會無期》。

當時電影上映,由於文藝過頭,很多人都沒有看懂,包括我。我是看了兩遍才勉強看懂的,電影罵聲一片。之後韓寒也反思《後會無期》這部電影確實有點“用力過猛”。

2015年韓寒第二部電影《乘風破浪》上映。在《後會無期》裏摔過的跤,總結的教訓,雖然沒有在《乘風破浪》裏出現,但又因爲這部電影有些“拘謹”。情節並不是很好,最後依舊存在罵聲。

終於2019年,韓寒第三部電影《飛馳人生》上映。經過前兩部電影的教訓,這部電影擠進了“賀歲檔”前三名。影片也很好的講述了一個詞——“熱愛”,概括了韓寒的“一半人生”。

-2-

《飛馳人生》,影片講的是一箇中年男人的逆襲故事。

影片從一個過氣賽車手講起,他爲了解決兒子的戶口問題而違反規則,最後失去比賽資格。轉眼,從一個連拿五屆冠軍的大人物,變成了一個天天賣蛋炒飯的小人物。

果真,一個人站在高處的時候千萬不能犯錯,哪怕是小點的失誤,都會摔得粉身碎骨。

五年之後,張馳重返賽場,卻困難重重。

首先,賽車界新人的崛起,意味着更新的科學技術和更快的賽車速度。作爲一代老車手的張馳還有多少生存的空間?影片中有句臺詞:“是不是,我們就要退出這個舞臺了?”

當時在影院對於這句臺詞,我並沒有太在意。是後來重看的時候,我纔去思考了這句話。站在片中30多歲張馳的角度來看,人到中年,新人輩出,80後的人確實早該退出舞臺了。這是一種不捨和無奈。

天下是年輕人的,可是不給年輕人較量一下,誰又會甘心退出舞臺?於是有了張馳的一句臺詞:“我並不是想贏,我只是不想輸。”

對,其實這句臺詞表現出了張馳也開始感到累了,他也懶的去追求那些越來越不真實的夢想。甚至他有一種想大哭的衝動,那是一種從未有過的挫敗感,因爲誰認命的時候,都會有些不甘。

這讓我想起了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的1/4決賽。法國對戰阿根廷的時候,法國新星18歲的姆巴佩通過速度,狂斬了阿根廷後衛,直播鏡頭切換到梅西低頭的瞬間,我淚目了。

曾經叱吒足壇的梅西,有朝一日也被少年打敗了。“梅羅”時代終將過去,回想起梅西19歲第一次參加世界盃,解說員慷慨激昂的說:“現在上場的是阿根廷小將里奧梅西。看他靈活的變向,一路向前跑,後衛被他緩倒了,他提起腳打門,球進了!”

是啊,十多年後,姆巴佩踢贏了偶像c羅,跑倒了梅西。新星的崛起,終結了一個“梅羅時代”。

果然,舞臺是遲早要交給年輕人的。但是英雄垂暮人仍是英雄,誰也不能掩蓋他們的光輝。從嶄露頭角到至尊王者,再到瀟灑落幕,最後,世界上只留下了“哥的傳說”。


-3-

張馳五年的蛋炒飯生涯,對汽車、賽道的生疏,這樣的一個人重返賽場,何其困難?

可是這五年裏,他時時刻刻想着賽車,炒飯之餘,孩子的飛鏢靶子,餾米的篦子,家裏的馬桶拔子都成爲了他練車的工具,他說巴音布魯克賽道在他的心裏整整演變了五年,演變了3萬多次。

愛迪生說,天才是99%的勤奮加上1%的靈感。

作爲一個連拿五屆巴音布魯克賽道的冠軍的賽車手張馳,導演韓寒這樣的安排似乎也合情合理。五年的窮困潦倒,張馳靠着每天賣蛋炒飯,才攢了30多萬,加上好友的資助,也不過才40萬左右,距離一輛最基礎的賽車120萬,還相差甚遠。

這裏韓寒爆出了一句金句:成年人的崩潰,都是從借錢開始的。

真張馳和他的領航員在求贊助的路上搞笑帶過。不管是上圓夢節目還是找黑道大哥,最後在賽車去往賽場的路上,翻車被燒燬,領航員受傷。

這樣一個挫折,一個美好的情節交替,悲喜交加。隨着劇情跟進,賽車界新星林斬東幫助張馳修復了賽車,才使他重返賽場。


“生活中只有對手,沒有敵人。”

這是一種體育競技精神,是一場人與車,人與自然的競賽和考驗。

導演韓寒也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只是做自己喜歡的事而已,不屑於跟某一類導演比較高低。網上有很多人經常拿他和別人做比較。

電影中,巴音布魯克賽道困難重重,最後張馳在沒有領航人的情勢下,贏回了比賽。

或許韓寒想表述的是:人到了後半生,陪伴你同行的人會越來越少,所有的意外,都只能自己一個人扛。

當然,這也只是韓寒給成年人的一個童話,主人公張馳中年復出何談容易?然而生活中所有的艱難,張馳都能迎面而解,這一切都顯得太順了,所以,故事最後,韓寒把結局改寫成了:張馳衝出了賽道,擁抱大海。

沒有交代主人公的生死,故事結束。

原來所有年輕人能輕鬆完成的事,中年人要付出生命的代價。這讓我敲起了警鐘,所以趁年輕,因爲熱愛,我們爲什麼不去堅持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