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有個徒弟|第四季3號投稿

文 / 無影

1、有個徒弟多好!

“這是俺徒弟!”
——我多想也能有這麼一個夥計,
      讓我拍着他的肩膀,
      這麼自豪地介紹。

不是普通的學生,
不是交了或沒交錢都是大爺的學生,
不是呼之不見蹤跡、喚之似未聽着的學生。

我想收幾個徒弟,
我希望有人對我執禮甚恭
出則在前面早早地挑着門簾兒一旁候着,
入則急急地跑過去,
替我挪開椅子、侍立一旁。

收徒弟,肯定是不能
簡簡單單地只教他們某一門課了。
不論是教這一科還是教那一科,
普普通通的上課,
所能教的都只是技法而已。

若說到收徒弟,
那麼,還要教些什麼、還能教些什麼?


2、孔子都教哪些方面?

說到師道,必提及孔子。那麼,就來看看孔夫子給他的弟子們都教了些啥?

孔門七十二賢,其中卓越的,孔子提及有如下幾人(後世所謂的孔門十哲):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
言語:宰我,子貢。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學:子游,子夏。

也就是說,孔子具體教授的有這四方面的內容:德行、言語、政事、文學

那麼,孔子具體都教了些啥呢?且翻書去查。讀孔子的傳記,翻一些資料,查來查去,總算有點頭緒了。

孔子重“”,
孔子向老子請教,也是去問“”,
孔子認爲“學而優則”,
他主張克己復禮,要以“”治天下。
孔子所追求的“”,就是周禮


3、孔子具體教什麼?

那麼,具體地
孔子都給他的學生們教了些啥?
沒有看到他的教學大綱,
只傳下來一部《論語》。

看起來,似乎他們的學習很輕鬆:
舞雩壇旁,大杏樹下,
天天席地而坐、高談闊論。

孔子具體都教的啥?——六藝
哪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中國周朝的教育體系,開始於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學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

《周禮·保氏》:

“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
一曰五禮,二曰六樂,
三曰五射,四曰五御,
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孔子既然要秉承周禮,讓學生學的自然也就是周制所要求的六藝。


4、有教無類?

孔子的偉大之處在於,他把之前只能是貴族享受的學習機會,向平民百姓開放了。所謂“有教無類”。

且慢,“有教無類”的話,如果什麼樣的學生都收的話,難道他的弟子不論什麼資質的,個個都能當官?

《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有“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

不是個個都能成材,但盡力使個個明理而已。周朝時候的讀書學習,那是貴族(所謂“君子”)才能享受到的。

《論語 · 述而》有載: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有悔焉。”
束脩是什麼?就是乾肉,十條幹肉。

孔子雖然打開了教育的大門,但學生還是得意思一點的。若論推廣平民教育、若講奉獻精神,現在都普及義務教育了,應該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欲求奉獻,公辦學校的義務教育即是也:學費全免,書本費亦不多,自行負擔者不過食宿費用、實驗活動而已。條件還不差:教學樓、操場、圖書館、食堂,各種設施一應俱全。

可爲什麼,還是有那麼多學生需要額外的輔導、需要所謂的“補習”?


5、因材施教

究其原因,這就涉及到孔子教學特點的“因材施教”了。因材施教沒有做到位,一切努力皆是白費,浪費!

因爲是普及教育,所以大家都齊步走,管你是高的矮的、還是胖的瘦的,只要進入此門中,都一樣。

雖然學生的年紀都相差無幾,但各人的天資秉賦、性格喜好確實都不相同。而一個班級中動輒四五十人,上面的教師確實做不到個個都顧及到。

平均下來,一節課四十五分鐘,滿打滿算,一個學生能分到的不過一分鐘而已,這還沒有扣除學生的練習時間、老師維持紀律的時間。

時間都不夠,所謂的循序善誘、啓發式教育又如何做到?想要“聞一而知十”,大部分也只能是希望而已。

學生人數衆多、有效學習時間有限、各項指標考覈繁雜,教學效果不盡人意,也就可想而知了。


6、孔子因何贏得世人敬仰

孔子,他爲什麼能得到學生的愛戴敬仰
思來想去,除了循序善誘之外,還應該有如下一些原因:

(1)教的都是有用之學:
        要想“仕”,就必須懂“禮”,這是剛需

(2)專業技術過硬:
        《孔子世家》中記載,很多禮儀上的問題,只有孔子能回答上來。

(3)交遊廣,有門路:
孔子家族雖然衰敗,但朝上追根,總算是文王之後,傳承有序。所以他生兒子的時候儘管年方二十,國君還是送了鯉魚當賀禮。

(4)自身也有資歷
        雖然真正從政的時間很短,
        但他有司寇的背景,有士大夫的身份。這收起學生來,是不是就很有號召力了?

(5)趕上了一個好時代
春秋時期,雖然戰亂紛紛,但也因此官學的典籍隨之散佚民間不少,官學勢弱,而民間私塾漸興。


7、學孔子,贏得學生的心

孔子自稱:“年十五始志於學。”縱觀孔子生平,孔子所收的學生,也大多是接近成年、目的明確“致仕之士”。

那麼,作爲從事基礎教育
作爲追求分數的公辦教育的補充,
一名體制外的輔導老師,
你,又有哪些可以借鑑於孔子的?
你,能否獲得學生足夠尊重

研究孔子的一生,
問問自己,該如何贏得學生的心?

想起了一句話:功夫在詩外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
不僅僅傳授技法,更要傳授心法

如同當父母一樣,要做一名引領者
而不僅僅是一名永遠追趕在後面的服務員

前路漫漫。
收徒之事可緩,
自我精進之路不可一日荒廢。
待爾著作等身,豈患無徒無孫?

尋章弄句小雕蟲
一切,還得用心來。



【無影原創。如需轉載,敬請聯繫。】

種下幾棵樹|文教練日誌
選題,是你看不見的第一步
檢查怎麼寫?
開什麼玩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