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会「顶嘴」是好是坏?你该怎么办了?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不少家长发现,自家娃在「熊孩子」的路上越走越远。

两三岁时,他成天把「不」挂在嘴边,到了四五岁,简直活脱脱进化成一个「小杠精」。

喊他吃饭,他说:

我现在只想吃冰淇淋!

让他看电视不能超过半小时,他说:

这不公平!

劝他早点睡觉,他说:

我为什么要听你的?!

孩子不会说话时,整天盼着他早开口,现在孩子说话越来越溜,老父亲和老母亲却分分钟想让他闭嘴!

这么小就会「顶嘴」,这是要造反吗,将来长大了还得了?

孩子为什么会「顶嘴」,父母又该如何引导,今天,我们请秦楠老师好好说说。

「杠」是孩子

成长阶段的必然表现

孩子学会了顶嘴,其实并不是个例。

不少家长表示,到了四五岁,娃们和商量好的一样都变成了这样。

其实,顶嘴是孩子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具体表现,是心理发展的信号。

1. 顶嘴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诉求与意见

周末兜兜想出去玩,但妈妈却给他安排了钢琴试听课。

不管妈妈怎么劝,兜兜就是不愿意去,还反驳:

我为什么要去,你根本没经过我的同意!

奶奶追着朵朵喂面条,朵朵不吃。

奶奶看怎么劝都没用,就埋怨朵朵不好好吃饭,还爱犟嘴。

朵朵生气地问道:

我不喜欢面条,为什么一定要吃?

我们不难发现,兜兜的「顶嘴」是因为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重视,而朵朵是因为吃不下去,而说出的实情。

这些「顶嘴」,其实只是孩子在表达自己的需求。

仅仅因为孩子的行为与家长期待不符,就被定义为「不听话」「顶嘴」。

2. 顶嘴也是孩子在试探底线

彭彭想吃冰淇淋,妈妈担心他吃坏了肚子,就拒绝了他。

彭彭觉得不公平,就质问妈妈:

为什么别人就可以吃?

他们怎么肚子不会疼?

我也要吃!

其实这个时候,孩子并不是在顶嘴,而是在试探你的底线。

这个时候如果只会说「还顶嘴」?反而可能会显得家长自己心虚,让孩子钻了空子。

相反,你要告诉他规则就是规则,既然我们约定了就不允许被打破。我会坚持,也同时希望你能够坚持。

从上面几个例子可以看出,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知识面的增加,孩子开始尝试将自己与这个世界进行「剥离」,他们希望更多地掌控一些事情,建立起自我的边界。

换句话说就是——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

「顶嘴」是正常的

那就该放任孩子吗?

如果我们为了维持权威而不让孩子「顶嘴」,其实是教育上的「偷懒」。

当下进行制止,我们能收获一个听话的乖小孩,但长此以往,孩子的表达能力被扼杀,也渐渐丧失了思考的能力。

长期以「杠」的方式交流,确实也不利于亲子间的正面沟通。

那怎么扭转这种局面呢?

我总结了三个步骤,希望能帮助大家摆脱跟孩子正面「杠」的局面。

1. 命令少一点,等待多一点

很多时候,孩子的「顶嘴」让父母觉得自己的权威被冒犯了。

为了重塑权威,家长往往会用不由分说的语气拒绝孩子,命令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执行。

但这样做,往往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控制的,跟父母在人格上是不平等的。

孩子要是建立了这样的认知,不仅会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容易变得唯唯诺诺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

以后再遇到这样的分歧,你可以多给孩子一点反思的机会:

你这样说,妈妈觉得很冒犯。

但是你可以好好想想,等你想清楚了我们再来沟通。

2. 用引导代替争吵

当孩子和你「顶嘴」的时候,引导孩子用「顶嘴」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引导他们说出原因,充分地表达自己。

孩子放了学回来不肯吃饭,哄了几次孩子反而急了:

总是让我吃吃吃,就不吃!

这时如果武断地说「怎么还学会顶嘴了」,多半会让原因被掩埋起来而无法注意。

相反,你可以问问:

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了?

你想自己呆一会儿吗?

一次良好的亲子沟通也许就这样展开了。

孩子的表达和分析能力,也会在交流中得到锻炼。

爸妈更应该像称职的助手,请孩子说出他的问题,并且提出自己的合理意见以供选择。

3. 表明底线

大部分的规则,其实都是在磨合中建立起来的,父母和孩子之间更是如此。

很多时候,面对孩子的辩解,家长很难判断这到底是孩子在表达意见,还是在「顶嘴」。

这时候,其实我们可以向孩子展示底线,申明边界在哪里,在这个边界范围内你都可以来跟我讲道理。

比如:

表达意见可以,不能发脾气;

讲道理可以,不能说不尊重父母的话;

定好的规则,争辩也不会更改。

如果孩子破坏了这些原则,那你也可以让他承担一定的后果。

一方面,可以让孩子遵守底线,另一方面,也能帮助你塑造权威感。

说到底,孩子「顶嘴」的本质其实是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了,而家长却没跟上,一直以小朋友的标准对待他。

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坚持原则的同时,也尊重孩子的意见,你会发现亲子之间的沟通越来越顺畅,孩子「顶嘴」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