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我像什麼?生命教育幫我們從“心”認識自己

今天參加了一個關於生命教育的講座。

來自臺灣的心理老師首先拋出了幾個問題,讓我們討論,分別是:

我是誰,我像什麼?

我是誰?當這個最簡單直白的問題一遍又一遍地拋向我,我不停地在思索:我是一個女人,是父母的女兒,是老公的妻子,是孩子的老師,是……一個又一個的角色向我涌來。是啊,我是誰的誰,我的角色似乎都是建立在別人的基礎之上。

我們是關係裏的人,可老師目的似乎是要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發現一個真正的自己。於是,我調整思路,重新回答——我是誰?我是一個女人,一個愛學習的女人,一個愛漂亮的女人,一個有上進心的女人,一個積極實現自我價值的女人……

可是,我還是不知道我是誰,我被問得好迷茫。身邊的老師似乎看透了我的心,對我說,你是你!是啊,我就是我,顏色不一樣的煙火!歌詞都冒出來了,我的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可是心裏的虛無感還是揮之不去。我太久沒有和自己的內心對話了。

我像什麼!

直覺告訴我,我像條魚。是的,我應該是那條有着美麗鱗片在水中悠遊自在隨心所欲游來游去的魚。我渴望着自由,要求不高——有限的自由,足夠我暢快呼吸的自由。

身邊的人,提醒我,魚是很有邊界感的。

是的,我和人類隔着一個透明的魚缸,我希望自己是一條優雅的魚,不管身邊有沒有人駐足,有沒有人關注或者經過,我都能旁若無人地做我自己,心無旁騖地做我喜歡的事。我的存在,不是爲了別人的欣賞,但若有人欣賞,我也一定能夠泰然自若。

接下來的問題還有:

我的特點是什麼?

對我影響最深的人是誰?

希望自己成爲什麼樣的人?

拷問內心,當一個個問題的答案浮出水面,我好像看到了一個陌生的自己。和平時感覺到優越感相比,面對問題時,我其實更多的暴露出來的是多愁善感優柔寡斷和患得患失。說起對我影響最深的人,我首先思考的問題竟然是正向的影響還是負向的,我發現自己很容易被負面情緒影響。

至於成爲什麼樣的人,我只希望自己是一個在路上的人,永遠行走,永遠探索,追求,無止境。是啊,既然是這樣的心態,就應該改變自己的急功近利,以修煉自己爲目的,讓自己一路行走,一路成就,最終成爲楊絳那樣越活越好看越活越有氣質的女人。

針對自己的多愁善感,今天有個收穫就是用實際的操作來改變自己的心智模式,使之變得正向積極。

第一步:當遇到什麼問題時,首先告訴自己這只是一件事,沒什麼大不了。

第二步:想想,除了這種想法,我還能不能找到第二種想法。一定能的!

第三步:刪除自己思想中的負面的想法,鞏固正向想法。

事實上,我最近就是常常陷入思維怪圈,鑽進牛角尖不可自拔,其實人生無限可能,爲什麼沉浸到悲觀無奈的情緒當中呢!值得警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