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池》讀後感(二)


第二章:品牌是最穩定的流量池

1、不能直接導向購買的營銷行爲都是品牌營銷,即使其最終目的是導購。但是此類營銷路線較長、週期較長,目標可能也會在這個過程中變得模糊。

百雀羚失敗案例:缺少點擊轉化入口,錯失良機。(花費180萬元進行頭部自媒體KOL(關鍵意見領袖)投放,銷售轉化不足8000元;而百雀羚這次的創意,指向的是淘寶旗艦店促銷活動,加上其他各方面,總投放預算估計在300萬元左右,然而天貓店的總銷售額不到80萬元。)


2、品牌即流量:始終要解決的品牌問題就是6個字:認知、認同、認購。


3、最犀利有效的三種定位方法:

對立型定位:(是強競爭性導向(非用戶需求導向),是與對手顯著差異化的定位,適合市場已經相對飽和、後發創業的品牌。

瓜子(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特侖蘇(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侖蘇)。

USP定位:(人無我有)獨特的銷售主張,USP定位最容易形成的就是場景型口號,即在某種場景(或問題)下,你應該立即選擇我的產品,“……就用……”是常用句式。

斯達舒(胃痛、胃酸、胃脹,就用斯達舒”)

OPPO(“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

紅牛(“困了累了,喝紅牛”)

農夫山泉(“農夫山泉有點甜”)

升維定位:與第一種對立型定位的思維方向正好相反,作者把第三種定位稱爲升維定位。同樣是競爭,不跟競爭對手在同一概念下進行差異化糾纏,而是直接升級到一個更高的維度,創造新的藍海品類市場。

小米、樂視、RIO

定位之道,說法很多,系統方法論也很多,但上面三種是我畫出的重點,對應的是流量池思維的核心思想——快速獲取流量。只有定位準確,“定”住了用戶需求,這個定位才能快速立足並帶來流量。


4、強化品牌符號(視覺篇)

產品logo、主題色、產品包裝、傳播形式、品牌代言人匹配識別度、投放場景


5、強化品牌符號(聽覺篇)

聽覺符號是視覺符號外的一大補充,主要形式有兩個:口號與韻曲。很多廣告語因爲朗朗上口,才被大家口口相傳,從而形成品牌記憶。我覺得,只能看、不能說的口號太書面,還是差點兒意思。“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代表着還不夠直白、不夠落地,傳播會打折扣。

腦白金(送禮就送腦白金)

網易(網易嚴選的零食好吃到哭)

錘子(“漂亮得不像實力派”)

餓了麼(“餓了別叫媽,叫餓了麼”)

神州專車(除了安全,什麼都不會發生”)

瓜子二手車(“瓜子二手車直賣網,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天貓(“理想生活上天貓”)

恆大冰泉(“一處水源供全球”)等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