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池》讀後感(一)


第一章:流量之困

  創業品牌和互聯網營銷的第一痛點:頭部的移動互聯網巨頭已經形成,剩餘流量甚少,由於線上線下等各流量源的巨頭壟斷,導致流量費用高企,獲客成本的持續攀高。

  流量池思維和流量思維是兩個概念:流量思維指獲取流量然後變現流量,這顯然已無法解決今天的企業流量困局。流量池思維則是要獲取流量並通過存儲、運營和發掘等手段,再獲得更多的流量

  初創企業流量面臨的三個問題

1、 流量少: (原因整體增速放緩;競爭的個體成倍增長。)

2、 流量貴:(原因:流量增速放緩是導致流量貴的一個直接原因;導致畸形市場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巨頭壟斷。除了線上流量巨頭之外,傳統媒體、視頻網站的刊例價(媒體官方對外報出的價格)

3、流量陷阱:2016年紐約廣告週上,“透明”和“信任”成爲大會熱議的關鍵詞,流量作弊已是營銷行業的全球性問題。廣告主不敢投放數字廣告,企業對數字廣告行業的不信任達到臨界點。

  這一章節中提到流量下鄉成了互聯網新的唯一流量出路、當前營銷已經分成兩個流派:品牌流(以傳統媒體或者廣告公司、公關公司爲主,偏重品牌帶增長的營銷方式)和效果流(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從傳統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從PC端到移動端,以數字精準投放的形式,以效果爲導向來做營銷)、急功近利營銷方法。

急功近利解析:

“急功”,是要快速建立品牌,打響知名度,切入市場,獲得流量。

“近利”,是在獲得流量的同時,快速轉化成銷量,帶來實際的效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