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中年,工作難找貶值快?你想多了吧!

據統計,截止2018年末,我國人均預期壽命74.83歲,高於全世界的71.4歲。其中,上海、北京人均預期壽命超過80歲,分別達到80.26歲和80.18歲。人均預期壽命最低的西藏自治區也達到了68歲。

從以上這些數據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從年齡上看,中年人不僅不老,而且還處在大有可爲的“一朵花”的年紀。

至於題主所說的“進入中年,工作難找貶值快”這一點,個人以爲這是個僞命題,因爲在就業壓力增大的大環境下,任何人的工作都不好找,任何人不能在現有崗位上順應潮流都面臨“貶值快”的風險。而第二點“一旦失業除了跑滴滴及看大門的工作還有別的出路嗎?”個人以爲是個好問題,相信也是很多中年人在當下環境中比較迷茫的一種現象。

這裏需要說明的是,我是70後,妥妥的中年人,我也思考過這個問題,最終得出的結論並不悲觀,我想我們在很多方面還是有優勢的,藉此機會一一道來:

其一,我們不必只盯着“賣力氣”這一個點

當下的中年人,70後、80後佔主力。客觀來說,我們這撥人從小深受傳統教育薰陶,踏踏實實做人、老老實實幹事是最典型的羣體標籤。這種性格特質,是我們的最大優點,也是我們的最大缺點,很容易陷入“我只會幹點兒什麼賣力氣的活”或者“我幹不了什麼有技術含量的活”的選擇誤區。當然,我完全沒有看不起“跑滴滴、看大門”這樣的工作,我想表達的是,除了這些有一副好身體、不需要動多大腦筋的工作,還有更多的選擇。比如:我認識一個本地農民,50多歲,以前是我們縣裏有名的種魔芋大戶。這人很有心,邊種魔芋,邊總結種植經驗,現在不光自己種,還到各地傳授經驗。你想想,一個50多歲的農民,大字不識幾個,靠種魔芋成了“土專家”,算是名利雙收。再比如:我從去年9月份開始研究自媒體,當時就覺得自己還有機會嘗試嘗試新東西,我是寫公文的,都是寫字,應該有相通的地方,就這麼開始了,雖然目前沒有什麼收益,但我相信靠着我們這一代人特有的堅持和執着,哪怕接受新生事物慢一點,終歸有一天會摸着門道的。

其二,我們也有別人不具備的“核心競爭力”

天生一人,必有一用。當下社會,中年人年齡不佔優勢,這是事實。但年齡不佔優勢,並不意味着我們這些中年人就一無是處了。我們也有別人不具備的“核心競爭力”,這絕非“雞湯”,而是深思熟慮的結論。就說說身邊的例子吧,最近幾年,大概就是我進入35歲以後吧,單位陸陸續續進來幾撥90後年輕人,一起共事這幾年,通過若干次的實踐,我發現,作爲中年人的我們這一羣,相比於後來這些年輕人確實有些老了,不光年齡偏大,知識層次也偏老,學歷層次也偏低,好像哪哪兒都不如年輕人了。後來幾個中年同事一起聊天,七嘴八舌發表意見,我們也找到了一些當下小年輕所不具備的特質。比如,對工作的忠誠度,我們趨向於盡職盡責,他們趨向於“完成任務”;再比如,我們經驗更豐富,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更強,他們遇到問題有時會束手無策;還比如,我們幹事情更積極主動、會自己想辦法解決難題,他們很多人幹事情“推一下動一下”,遇到難題容易走捷徑,等等。這樣說,估計年輕人要噴,但我們遇到的現實情況如此,不得不說。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年人也可以“不油膩”,我們可以發揮我們“吃苦耐勞、敢做敢拼”的核心競爭力,挑戰一點與時代合拍的工作,不一定就那麼差。記得看過一則網絡信息,一家公司招一個什麼測試員,要求年齡60歲以上,開始以爲沒人應聘,結果不僅有人,而且很多,而最終應聘成功的是一位60多歲的老太太(實在抱歉,只記了個大概)。看看,60多歲的老年人都還有機會,中年人怕什麼?

其三,我們不一定非得選“給別人打工”這一條路

如今是開放而自由的時代,社會上提供給每個人的機會很多,除了給別人當僱員,我們其實也可以找找自己給自己打工的事情來做。比如,之前網上有個很火的視頻,一個30多歲的女收費員下崗了,向別人哭訴“我只會收費”,引起熱議一片;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另一個女收費員身上,她則沒有覺着下崗是個多大的事兒,轉身自己出去擺個小攤兒,慢慢發展起來,如今做大了,與當收費員的收入不可同日而語,直接從“溫飽”一步跨入“小康”了。這樣的例子並不少,上網搜搜就知道。

最後我想說的是,人到中年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一顆勇敢的心,沒有一份敢於突破自我的勇氣,從而白白浪費大好的時光。說點我能想到的“乾貨”吧,要不可能落個“耍嘴皮子”的名聲。中年人可以做的很多。比如,你要有點積蓄,開個小店、做個小生意,用心做,混個溫飽沒問題;再比如,你要有技能,不妨在自己的技能上想想辦法,自己做也行,幫別人做也行;還比如,現在自媒體已然火熱,找一個自己擅長的領域,把自己的人生閱歷、工作經驗、處世之道分享出去,堅持做,堅持實實在在地做,也會有出路,你像三農領域、生活領域這些與大衆息息相關的領域,以中年人的經歷,不愁沒素材;等等。沒有看到具體的問題描述,只能說個大概。

總之,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相信機會一直存在,機會就在你的身邊。你用心思考、敏銳觀察,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總有一條適合你的路子在前方等着你。同齡人,加油!共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