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破不說破,經驗之談,話太多一般活不過三集

每逢畢業答辯難,今年難上加難!

感謝翟天臨博士,由於學術造假,極大推動力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翟天臨博士跟看破說破關係不算太大,就是沒忍住炫了一下學歷,然後就乖乖下課了,本來悶聲發大財也是妥妥的,畢竟顏值演技都在線。

翟博士扮演的楊修也的確深入人心,因此我還挺喜歡這演技的(畢竟我早就畢業了),可能翟博士在入戲過程中也被楊德祖的才氣所折服,自己沒個文憑是在難以配上這種儒雅氣質。

那麼說到楊修的死因我們都知道是自作聰明,引火上身,具體典故已經耳熟能詳:

  • “活”字謎事件
  • 分食“一盒酥”事件
  • 揭穿“夢中殺人”事件
  • “密告曹丕”事件
  • “教植殺門吏”事件
  • “替植作答教”事件
  • “雞肋”口令事件

雖然,在奪位問題上,每個人的押注不同,失敗一方很難保全,因此,一旦進入奪位賽道就要全力以赴。
可是,楊修在處理問題上依然不能考慮全局,所謂洞察人心,僅僅停留在表面。

活”字謎事件、分食“一盒酥”事件全然沒有必要進行智力博弈,揭穿“夢中殺人”事件卻是槍斃一百個來回也不爲過。“密告曹丕”事件、 “教植殺門吏”事件、 “替植作答教”事件屬於技術範疇,可以進行爭取。

然而,在“雞肋”口令事件上,作爲一個掌局者,不能以整個集團爭取利益,不去將聰明才智用於做大蛋糕,反而將視野侷限在口舌爭鬥,已經與曹操的雄心壯志,一統天下豪情所不符,對於一個沒有業務能力而又只會搗亂的人來說,活到這裏已經很久了。

視野拉回今天,職場上依然不免明爭暗鬥,然而, 做好本職,開拓業務板塊纔是我們首先要考慮的事情,對於蠅頭小利的爭鬥,看破不說破,加快自己前進的步伐,每登上一個上坡,就必然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光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