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200挑戰之76-85

No.76 《薛曉嵐:輕鬆學習閱讀漢字!》

這個演講短小精悍,能讓人在短短6分鐘內瞭解漢字文化博大精深的原因。

之前跟一個老外朋友交流過他們學習中文的方式,相關網站和書本上基本都是以ppt中展示的這種方式來學習最簡單的象形漢字,不得不說是一種非常有趣且有用的方式。但是老外對於中國漢字的聲調,真的是夠抓狂的,分不清一二三四聲......

無論是學習哪種語言,老師都很重要。一個好老師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和情景,讓學生沉浸其中,喜歡上一門語言,並在短時間內取得快速進步。而一個不會教的老師,可能會磨滅一個人學習的興趣。

因此,在學習新語言和新技能時,選對老師、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No.77《講述“簡潔”》

近年來,隨着社會壓力越來越大,焦慮、浮躁、抑鬱、自殺傾向等問題逐年攀升,追求斷舍離、簡潔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似乎讓我們在重重重壓下喘了口氣,在隨處可見的簡約中獲得了一份內心的寧靜。

現在崛起的很多新品牌,無論是美妝、家居還是電子產品,都以簡約、高端的性冷淡風獲得年輕人的追捧。極簡主義的理念也滲入年輕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簡約的包裝設計、整潔的家庭陳設,雖然不能從本質上對我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改善,卻讓我們從心理上獲得放鬆,並且得到一種價值感的認可。任何一個長久的品牌,並不單單是靠產品品質,而是靠文化價值,這是一個企業一個品牌的靈魂。

人也是一樣的,在見慣了紛繁複雜的世界後,更追求平平淡淡的簡約生活。簡潔並不意味着簡單、低級,而是外在的一種呈現形式,內核是經過複雜的精心設計,對細節的極致追求,對人而言,是經歷了生活的千錘百煉之後的豁然開朗。所以,簡潔呈現出來的是高端、精緻,是平靜、放鬆。

No.78《丹尼爾 科恩:爲了更好的辯論》

辯論有3種形式:戰爭式辯論、論證式辯論、表演式辯論。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是戰爭式辯論,除了正式場合的辯論,我們常常爲了一個觀點與別人爭得面紅耳赤,只爲說服對方認可自己。其實很多都是沒有必要的,戰爭意味着失去,有時候在言語上勝了,獲得了那麼一點點愉悅感和成就感,但往往會破壞彼此的關係。

而對於正式的辯論,應該過多的考慮從中收穫了什麼,對於失敗者而言,收穫大於勝利者,他獲得了認知的升級。而對於勝利者而言,或許只是獲得了一點愉悅感和業內聲譽。如何才能讓雙方都在辯論中獲益呢?

首先,找到共性,和平地闡述各自的觀點,尋求解決問題的平衡點;其次,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辯論表現,汲取一些可以做的更好的經驗教訓。這樣,自己也會獲得成長。

No.79《古巴—培養全世界的醫生》

每個人所處的時代、國家、地區,所經歷的事情、所處的高度等不一樣,關注的問題也就不一樣。在中國,在一線城市,對於普通上班族來說,保障生計並獲得個人價值的實現很迫切;對於南非貧民窟的人來說,接受良好的教育、有完備的醫療條件、有充足的就業機會很重要;對有一定成就的人來說,關注社會問題並積極行動推動問題解決是一種新的使命。目前的我們,或許沒有能力去解決諸如醫療、教育、就業等社會問題,但每個人適當的關注並支持,也會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在某個時刻推動社會進步。

No.80《注意力無法集中?可能是你不會過濾垃圾信息!》

這個演講從腦科學的角度清晰地解釋了人的注意力無法集中的原因,缺點是略顯單薄,沒有過多的講解訓練注意力的方法,沒有說明是否可以通過後天訓練得到較大的改善,也沒有說明是否跟身體原因、心理因素等有關。

就我個人經歷和觀察而言,身邊確實有很多人做事情無法專注,每天過得恍恍惚惚。他們大多數被生活中的各種瑣事分散了注意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注意力集中需以身體機能完備爲前提,然後克服瑣事的干擾,以及心理壓力,才能把有限的精力放在一件專注的事情上。

這就需要我們保證身體健康,營養充足,有條不紊地解決好生活中的小事,同時適時地調節自己的情緒和心態,這樣纔會做到專注且高效。

No.81《如何提高練習效率?》

這個動畫做的很精美很生動!

神經生理學的研究讓我們越來越清楚大腦的運作機制,爲如何高效記憶、高效學習,如何改變行爲習慣等提供了充分的理論依據。

作者講述了學習一項新技能時大腦神經連接建立的過程,以及提高練習效率的方法。大腦從最開始的“無路”狀態的弱連接,到經過刻意練習形成暢通的“高速公路”,需要專注練習,強化頻率,有規律地突破,最終刺激大腦形成密集的專項神經網絡,響應特定需求。

這與《逆商》中講到的學習新技能及改變行爲習慣時提到的大腦運作機制是吻合的。學習新技能是在大腦皮層,也就是有意識的灰質區域進行的,這一過程需要專注。後期經過反覆高效地練習,這種想法或行爲習慣會深入到潛意識、無意識區域,從而能不假思索地流暢地完成一些動作或習慣。

新技能可以通過學習掌握,習慣也可以通過刻意練習改變。從下定決心開始的那一刻,大腦就在努力建立並強化新的突觸連接,而壞習慣會因爲長時間不用而退化。

所以,除了不可控的外在因素,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改變自己呢?

No.82《布拉德皮特的臉是如何做出來的?》

不得不說,看完這個視頻還是挺震撼的,竟然可以用電腦做出如此逼真的數字人臉。以前只知道用化妝術來形象的展示演員不同年齡段的面部狀態,從未想過爲了拍好一部電影,耗費155個人兩年的時間去建立各種數據庫,多次突破技術限制,把一個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做到極致。這真的是一件很有挑戰性又很有意義的事情。

很佩服這個團隊的堅持和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爲人類帶來了震撼的作品。

No.83《一種“自我修復”的瀝青》

生活中接觸到的大多數日用品、物料,都經過了大量重複的研發測試、成本覈算等流程才投入使用。後續也會不斷尋找新的替代材料或通過優化方案來實現更高效能、更低成本。用心去發現,去探究,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生活中不僅充滿了美、哲學,還有科學。

No.84《拍攝電影改變世界》

一部好的電影,不僅讓人看了感動、有所啓發,還能推動社會變革,讓我們所生活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也就是填補“機會鴻溝”和“希望鴻溝”。

No.85《如何克服內心的空虛感?》

空虛感,全人類的煩惱。很感謝分享的這個視頻,讓我明白空虛感的普遍性及如何直面並減弱空虛感。

有時候,當自己熱衷於某件事,幸福感成就感倍增的時候,空虛感就會弱很多,偶爾出現也能很快化解。然而,當我們遭受重大挫折時,先是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然後陷入擁有過而失去的深深的空虛感中。無論是悲痛還是空虛,都會讓人想逃離,想麻痹自己。飲酒、性愛、暴食、吸毒等,會讓人暫時忘卻這種感覺,清醒後又被空虛感的陰霾籠罩。這種持續的無助感會讓人喘不過氣,從而進入一個惡性循環,傷害自己的身體,懷疑自己就是個廢物,從此一蹶不振。

空虛感是每個人都有的,學會接受並調整,能讓自己過得輕鬆點。

1.持續的自我成長與提升

不斷去學習能提升自己能力的知識,參與一些能讓自己認知升級的活動,更新自己的圈子。會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讓在成長過程中的成就感來削弱空虛感。

2.創造新事物

可以去學習音樂、藝術、舞蹈等,獲得一些精神上的愉悅。或者去做一些手工藝品,看到自己親手創造的實體物品,也會減弱空虛感。

3.冥想

接受空虛感是人類身體的一部分,多關注身體的其他部分,把空虛感渺小化。這種方式會讓我們更加理性地找方法去緩解空虛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