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200挑戰之96-105

No.96《馬伯庸:腦洞是可以練出來的》

一直很佩服想象力豐富的人,就像演講者所言,他們看到的世界和別人不一樣,多了一種看待事物的方式,擁有了對這個世界更多的掌控感。

很多時候,我們以爲想象力需要天賦,需要保持好奇心,殊不知想象力也是可以通過後天訓練習得。對於所遇到的人和事,賦予一個完整而合理的故事,本就是一件很有趣很有挑戰性的事情。從一個點出發,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建立和其他事物的聯繫,讓故事趨於完美,通過反覆練習強化這種思維方式,普通人的想象力也可以達到一個理想的水平,擁有更多的靈感。

No.97《你真的知道你行爲背後的動機嗎?》

不太明白怎麼會只有20%的人意識不到自己的選擇被調換了,而大部分人會忽略掉。無論是面部測試還是問卷調查,都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做出選擇並覈對結果,這個過程雖然是短期記憶,但還不至於那麼快忘掉或者含糊不清。

不過對於人類總會傾向於爲自己的行爲做出各種合理的解釋,這一點還是很贊同的。無論成功或失敗,無論犯錯或悔過,人都習慣給出一個個解釋,這種解釋往往更利於自己,美化自己。

演講中提到的用調換答案的方式來改善人際關係,改變投票意向還是挺有用的。給人們一個相反的答案,讓他們做出解釋,他們就會找出各種充分的理由來支撐自己的選擇。這樣經過主動思考得出的結論,他們會更加堅定。

No.98《爲什麼屏幕剝奪了我們的快樂?》

如果不曾因爲沉迷屏幕而失去某些珍貴的東西,如果不是深刻意識到無節制的瀏覽屏幕嚴重損耗了自己的精力,就不會有強烈的改變的慾望,不會刻意去控制停留在屏幕上的時間。

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並且體會到有更美好的事物值得花費時間去親身感受,就會自覺地拋開屏幕,迴歸初心,聚焦到使人身心愉悅的事情上面。

No.99《求助是一種能力》

1.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我們能看到的,只是別人外在的身體上的缺陷或正在經歷的事情,而一個人真正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又承受着怎樣的精神壓力,我們是沒辦法完全理解的。所以,面對人性的至善或至惡,人性表現出來的多面性,我們不應該片面地一邊倒地批評或讚揚。有時候,不惡意揣測和評論,就是最大的善意。

2.沒有人是完美的,每個人的生長環境、所受的教育、身體狀況、性格等,決定了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當自己不足以解決某些問題時,求助他人或許是最好的方式。機智地打交道,巧妙地化解彼此的尷尬,合理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在很多時候,不僅能讓我們得到需要的幫助,還會結識新的朋友,獲得思想的深度交流。

No.100《爲掌握而學習而不是分數》

演講者所說的把學習過程即時間看做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而把是否掌握知識看做一個固定的結果,這在理論上是正確的,學習的確是爲了掌握而不是分數,更不是完成任務。但這一點並不適用於學校管理,沒法逐個去衡量學生的掌握程度,去制定一個統一的標準,相對而言,分數是檢驗掌握程度的一個比較好控制的指標。

爲掌握而學習而不是分數,是每個學生都應該明白的道理,也是每個追求成長的人應該懂得的真理。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這個標準去合理規劃時間,調整進度,但在應用時,必須以結果爲導向。

No.101《如何讓選擇變得更加容易》

關於選擇果醬的實驗,在很多地方看到被引用,沒想到是出自這裏。每個人每天都面臨很多選擇,如何才能更高效更容易地做出決定呢?演講者給出了4種方式:精簡、具體化、分類、從簡入繁。

其實,這4種方式,不只會讓選擇變得更容易,還是自我管理很實用的方式,能應用在很多方面。比如,想幹成一件事情,首先要專注,去掉其他干擾因素,聚焦於做好眼前的這件事;和別人溝通,不要問範圍很大的問題,要具體化到封閉式問題,或者細化到一小部分的疑問,這樣更容易得到迴應;工作或生活中善於分類能有效提高效率;人們更容易接受從易到難、從簡到繁的過程,就像打遊戲通關一樣,在不斷增加信心的過程中,我們有了更大勇氣去面對、處理複雜的事物。

No.102《虛假的真人視頻—以及如何發現它們》

想起之前的一部電影,主人公變老的那部分,臉部神態也是用電腦合成的,工程量很大;皮克斯動漫裏關於光線的巧妙設計,讓每個場景、動畫人物的每個神態更加逼真,有帶入感;今天去參加新媒體千人峯會,大佬們講到未來趨勢時,講到了中國不僅有了無人超市、無人酒店,並且已產生第一個AI主播。

科技的高速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也促進了藝術的充分表達。人類的未來命運,也與AI技術密不可分。忘了是哪位大佬說過,人類與機器的界限未來會更加模糊,人越來越像機器,機器越來越像人。

No.103《指紋透露的信息超乎你的想象》

每個人的指紋都是獨一無二的,指紋識別技術就是應用這一點,通過圖像對比來確認一個人的身份。沒想到指紋所包含的信息遠不止此,可以通過檢測殘留的分子,細胞代謝產物等進一步推測一個人的身體狀況,或者跟事件相關聯的客觀事物。對於模糊不清,殘缺不全的指紋還原技術也是很驚人的。

指紋是一個人的隱私,我們在享用指紋識別技術帶來的便利的同時,更要增強防範意識。

No.104《爲什麼個人隱私如此重要》

1.科技能做到的事情,遠遠超乎普通人的想象,無論是一個很模糊的指紋透漏的信息,還是一張很平常的照片,都能將一個人的身體特徵和社交圈暴露無遺。這類技術對於偵查破案有重大意義,但同時爲不法分子提供了更多盜取用戶信息的途徑,增加危害社會的風險。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如果不加強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強大的搜索引擎會加重社會對個體的成見。

2.看到諸如無人超市、阿里無人酒店、AI智能寫作、AI主播等這類信息,會讓人莫名覺得焦慮。更有甚者,今天看到一則新聞,日本批准人獸雜交胚胎實驗,允許“生下來”並養大,目的是張讓動物長出人類器官。且不說是否真的能培養出來,這樣一個瘋狂的決定就足以讓人震驚了。世界如此瘋狂,人類的終極命運將會怎樣?

No.105《時尚如何幫助我們表達自我和信仰》

對於時尚,我們更多的是從設計師的表述、模特實拍展現出來的實際效果去看待,瞭解設計理念,設計師要傳達的美學觀點,以及旁觀者的視覺感知。很少了解真正喜歡時尚的人的內心,去了解他們是如何看待時尚,時尚又是如何影響他們的生活的。

很喜歡演講者說的一句話—我們的身體就是一張畫布。每天穿自己喜歡的衣服,裝扮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會讓我們有更多的對自己身體的掌控感,感受到自己與別人的不同,能夠引起別人的注意。以前希望自己是透明人,一件牛仔褲的出現,讓他渴望被這個世界看見,這是時尚帶給他的力量,讓他可以真正活出內心的自己。

演講者是個印度人,通過講述他奶奶的故事,說明了傳統、信仰對時尚的制約,限制着裝顏色,讓人們不得不壓制真實的自己。後面列舉了幾個著名設計師的例子,說明了與衆不同常常面臨各種挑戰,要麼抹去自己的棱角,和平常的大多數一樣;要麼堅持做自己,活出自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