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200挑戰之116-125

No.116《深度睡眠對大腦的好處—以及如何睡得更好》

睡眠不足以及睡眠質量下降會誘發很多疾病,還會使人容易做一些衝動的決定。提高睡眠質量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還可以提升幸福感。衡量睡眠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是深度睡眠時間,可以通過播放一些頻率相同的音樂來增進深度睡眠。

就個人而言,做到睡前遠離手機、杜絕胡思亂想也是很好的提升睡眠質量的一個方法。很多人晚上睡不着是因爲睡眠節律打亂,或者容易胡思亂想。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大腦,睡前停止思考,堅持一段時間後能做到很快入睡,且晚上不容易醒來。

No.117《我們不背棄痛苦前進,而是帶着痛苦前進》

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諾拉經歷二胎流產、父親去世、丈夫離世,命運對她的確很殘忍,而她,終有一天能站在舞臺上,幽默地分享自己所經歷的痛苦,不是堅強二字能形容的,而是在痛苦到想死去之後,對生命和死亡所悟得的智慧。

沒有經歷過痛失愛人的人,彼此是無法感同身受的,在別人眼裏,尋找新歡和再婚就是放下了過去、走出了心理陰影、幸福的結局。但只有他們自己知道,那份愛永遠存在,已成爲自己身體的一部分;那份悲傷依然參雜在日常複雜的情緒中,以往的回憶依然烙印在腦海裏。他們與和自己有着相似經歷的人一起分享彼此真實的感受,相互寬慰。

《親密關係》裏講到歸屬需要是人類長期演化的產物,人類只要得到持續的關愛和包容,這種需要就會被滿足,所以很多人在痛失摯愛後會再婚。在普通人看來,再婚是幸福的結局,而在當事人看來,再婚不是結局,是人生的分叉,是新的篇章,是帶着過去的愛、回憶和悲傷,在人生的下一個階段與另一個愛的人一起生活。正是過往的經歷,把自己塑造成了現任喜歡的樣子。

悲痛再大,還是要繼續前進,繼續生活。

那些經歷過悲傷的人,最終還是會展開笑顏。

No.118《圖示值得傳播的思想》

所有的東西似乎都可以用數據來分析,製成精美的圖,並從中找到某些相關性,以預測趨勢或者站在更高的視角去看待這些獨立的“個體”。

分析24000個TED演講中的主要思想及其相關性,結合區域特色和社會趨勢,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及演講者的思想。

No.119《怎樣識別一個金字塔騙局》

有句話說:世界上最難走的路,往往就是捷徑。那些想走捷徑的人,往往走成了彎路。的確是這樣,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太多的人想一夜暴富,靜不下心來沉澱自己,所以很容易被一些傳銷組織盯上。

傳銷與直銷邊界模糊,普通人很難識別。直銷有公司制度、有實體產品,通過銷售產品賺錢,而那些金字塔騙局是通過拉人頭的方式賺錢。兩者的共同點是都有提成,多勞多得。不得不說,會洗腦真是一項可怕的技能,就像教會組織和宗教的領袖,他們能煽動羣體的情緒,並掌控他們的心智,讓參與其中的人覺得自己正在幹一件偉大的事情,心甘情願不惜血本投入,即使賠了依舊執迷不悟,歸結於自己能力問題。甚至把這項“高收益”的投資項目掏心掏肺的推薦給親戚朋友,讓他們一起參與。

真正害人的不是傳銷,而是人的慾望,是一夜暴富的念頭和不勞而獲的僥倖。如果真的能認清現實,明白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腳踏實地去幹,放棄一夜暴富的妄想,用日積月累的努力許自己一個明朗的未來。我相信就不會有那麼多人被金字塔騙局輕易洗腦。

No.120《社交生活可能是長壽的祕籍》

無論到什麼時候,面對面的交流方式都是最有效、最有利於身心健康的。工作上的約見,能體現誠意,增進關係,更有利於談成合作;朋友間的線下活動,能讓我們更全面的瞭解彼此,傳遞信息和情感需求;日常生活中多與接觸到的人交流,更容易讓人保持心情愉悅。

No.121《我們對慈善的理解大錯特錯》

我們對慈善的誤解源於不夠了解以及苛刻的要求。即使是非營利性組織,基礎營運的支出也是挺大的,而且同其他企業一樣,都需要營銷、需要廣告宣傳來擴大影響力,才能更好的募集資金,更有效地推動社會問題的解決。這些工作做好了還好,做失敗了就會被世人譴責。

對慈善苛刻的要求,讓我們聚焦於募集的錢用在了哪裏,如何用的,是不是開銷過大,是不是被濫用等,而不關注最終的結果—是否解決了社會問題,以及在解決問題的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風險。

如果我們每個人遇到問題時能多點理性和批判性思維,不盲目把道德和節儉扯在一起,才能更好地推動問題解決。

No.122《我們如何研究生活在腸道中的微生物》

腸道微生物羣是一個複雜的生態系統,微生物菌羣的平衡嚴重影響着人類的身體健康。每個人的腸道微生物種類和數量跟生活環境和習慣息息相關,通過檢測腸道菌羣,人們可以預測疾病,也能通過調節微生物菌羣平衡的方式改善身體狀況。

No.123《一位帕克蘭教師給我們所有人留下的家庭作業》

一直覺得槍支自由是件很可怕的事,尤其隨着社會壓力增大,有越來越多的人出現了心理問題,那些擁有槍支的情緒不穩定的人,就像顆不定時炸彈,說不好什麼時候突然想不開傷害自己或他人。

至於誰應該對槍支暴力事件負責,演講者提到的三個選項都需要,但真正的問題在於政府的態度。政府是否支持槍支自由,決定了生產商的發展,最後纔是擁有槍支的暴力犯罪者。三管齊下,才能更有效地降低槍擊暴力事件的發生率。

No.124《珍·古道爾幫助人與動物共存共處》

最近剛好在看《行爲設計學—零成本改變》,其中關於如何說服自己或他人改變的分析及提供的解決辦法深有感觸。

對於今天看到的此類演講,說實話,真的像學術論文一樣枯燥冗長,雖然在到處宣講,但是聽者只會覺得有道理、環境問題挺嚴重、我們要堅持可持續發展、要與動物和諧共處、要減少森林消失等。理性的一面覺得我們的確應該保護環境、保護地球。但是並沒有觸動人類的情感層面,也就很難發生本質且持續的改變。況且沒有列出關鍵決策,沒有提及普通人當下該做什麼具體的事情去改善,所以並沒有多少人會積極響應並行動。

總覺得科普工作者、環保人士、健康生活倡導者等多種希望通過宣講來促進大衆發生行爲改變的人,都應該瞭解點營銷知識和用戶心理,然後結合自己的專業性,同時調動聽衆的理智面和情感面,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No.125《我們從在線教育學到了什麼》

現在的確有很多平臺可以免費學習國內外名校名師的課程,內容豐富且基本每門課都有作業,讓想學習的人能夠真正方便地接觸到優質課程,並在做作業的過程中更好地鞏固和理解所學內容。

很贊同演講者最後說的那段話,學校和老師不應該去填充學生的思維,而是去點燃他們的創造力,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前可能沒有重視這一點,或者說體會不夠深刻,只是當作正確的廢話,執行起來是如此空洞無力。

當自己真正通過學習不同行業的底層邏輯、做事情的科學的方法論以及刻意訓練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方式,並由此取得一些創造性的成績時,便真正開啓了心智,進入到了一個正循環,這時才深刻體會到教會一個人獨立思考,教會他解決問題,真的是受益一生。思維一旦點燃,自己就是光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